这个答案,这个说辞,让程紫玉一下想到当日的张管事,也是一样的话,一样看自己好戏的表情。所以……
“是朱常安对吗?”
知书唇角勾了上去,没有否认。
果然,果然是他。
程紫玉心里不舒坦的,是朱常安和朱常珏之间的合作已经深入到了这种地步,可她却到今日才肯定下来。
“你还记得去年六月,你给林夫人一开始做的,后来被打碎的那四只蛤蜊光高瓶吗?后来市场上还出现了类似的仿品,你当时还念叨,你明明就把它们砸了个粉碎,怎么还有人能仿的那么好?记得吗?”
程紫玉再次愕然。
想起来了,当日……为了布置西行,她把林夫人定制,已经烧制完成的寿礼高瓶给砸了。为了不叫碎片流出,她当日特意嘱咐,一定要全部砸成粉末,她正是安排了知书去办的。
“我没有都砸碎,而是拿了些碎片给爷,那就是我的投名状呢。”
“还有呢?”程紫玉再次将一把掐死知书的冲动给生生压下了。
“爷让我问你,可还记得你大婚那日,他送给你的那信里,提到了他给你的大婚礼?你应该一直没猜到那份大礼是什么吧?”
“是什么?”这一件的确一直挂在她心上。
“其实那日,就是温柔染病的日子。也就是那日,爷对你的报复就开始了。爷近不了你的身,所以选择从你的身边人下手。
爷知道你看重温柔,所以他要你永远记得,你大婚的那日,最开心的那日,就是温柔因为你慢慢倒下的日子。他要你记得,你一生中最重要的那日,就是你所有在乎之人因为你而开始走向沦亡的一天。他要你,将来最后悔的就是你和李纯的这门婚事。他要你连你们的大婚都不敢回想。
爷说了,就算他败了,将来你和李纯也没法幸福。你们每到三月初三都笑不出来,你们要一辈子都活在痛苦之中。
对了,我听说,何思敬,也正是你大婚那日被人引导着与鲍公子结交上的,只是你还算机灵,倒是帮着红玉基本避开了一击。若不然,你姐和何思敬合离在先,何思敬和你再惹了官司在身,就是你娘,你外祖母都得一个个倒下。
其实原本爷还准备了一些其他手段,但你的运气不错,由于京中出了变数,珏王倒下太快,所以还有许多为您量身打造的计划都还没来得及实施。
因此你也用不着一味怪我,其实没有我也会有别人。谁叫你是那么多人的眼中钉呢?
只是我不明白,爷那么厉害,你为何总小看他,看不上他,他究竟比李纯差在哪儿了?你若早些接受了他,可不就没这些事了?所以要怪,还是只能怪你自己。”
“你们……什么时候的事?”
知书的面上终于漾出了一丝柔笑。
“早,很早,比你和爷相识还要早。我与他偶遇山头,爷风华逼人,我一见倾心。话本上说的‘公子世无双’,写的就是他。就像云开雾散,我一下就明白我要什么了。
我读再多书,写再漂亮的字,都比不上他的一个笑。你明白吗?
我喜欢他,哪怕就只远远看着他守着他。
所以,先前爷对你有意时我特别高兴,我以为你一定会跟他的。我都做好准备了。你若跟了他,我便安心了。我只要能时时看到他,我就心满意足了。可我不明白,你为何对他敌意那么大,连一点机会都不肯给他,还总编排他陷害他谋算他……”
程紫玉想起来了。
当日知书的确有好几次都提到安王不错,还就自己对朱常安的出手质疑过,后来自己和李纯定下来后,她似乎也还劝过自己。她一直不喜欢李纯,还带了隐隐的恶意,原来原因在这儿。
……
第675章 朱四密信
知书脸上露出了忿忿,鸣出了不平,所以爱或许不需理由,但恨肯定是有缘故的。
“你故意在王家花宴上为难他,你故意让他出洋相,你还设计王玥与他的名声沾染上,当时我便开始厌恶你了。为什么?你不喜欢他就放过他啊,你为何还要让他白白因着王玥几乎坏了名声?他风华绝代,王玥怎么配得上他?你不是在害他吗?
你还吊他胃口又故意骗了诓了他的宝石和明珠,他一个没有母族支撑的皇子已经够难了,你竟然这般对他。他被歹人刺杀已经够可怜了,可你还关着门不让他进去,害他被歹人刺中,九死一生,还是被抬回京城去的。你就没想过,他若死在了那儿你对得起自己良心吗?你的心好狠好毒,简直叫人生怕。
还有南巡,他也没对你如何吧,可你一直在为难他,生生将他一个儒雅公子给逼成了什么样……”
原来如此,程紫玉一声低笑。
正是知书早早认识了朱常安,所以一直在关注他。那么朱常安被“刺杀”返京后,山上工坊发生的那些只要她想打听,又怎会瞒得过她?
在她眼里,自己该是如何残暴无理之人。呵。
原来知书早就这般不平了。她和金玉一样,早就迷上了他,早就为他心疼愿为他累,当日金玉拼命弄银子,大概也有帮衬朱常安的心思?
然而关于其中误解,程紫玉也懒得解释了。
“所以,你从那时就怨上了我了?”
“是,你做的一切,当时便让我对你厌恶瞧不上,我当时便不想与你为伍。而他对你所做的一切,我也都看在眼里,他那么努力,他要存活,他不反击怎么办?”
“你那么喜欢他,那我入京时,你为何拒绝和我一起?”
程紫玉一直想还前世的恩情,想着要好好补偿,所以她当时几次三番提出了要将知书也带入京中,却每次都被拒绝。可分明前世知书听闻入京时很高兴,二话不说就应下了。
当时程紫玉还以为是今生程家发生的种种变化使得知书心境也变了的缘故。可显然不是。
“是爷要求的。他说他要去西北了,我入京也未必能看到他几眼。还不如多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也能多学点东西。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怕李纯。那人的眼神太犀利敏锐了,有一次,我就只是对他流露出了一丁点的敌意,他就捕捉到了。接下来的两三天,他看见我就会时不时盯我一眼,叫我一直心头发毛。
我怕他发现我的不对,爷也觉得我该避开他些,所以让我留在了荆溪。”
程紫玉又一呵笑。
朱常安是想着知书一旦跟到将军府就会处于严密监控之中,届时所有优势都荡然无存,别说做小动作,就连与他联络都很难吧?
此刻的程紫玉倒是无比庆幸,亏得醒来后她从西行到南巡,几乎所有重要事带在身边的都是入画,否则她是不是早就功亏一篑?早就被朱常安玩弄于股掌了?
“他答应了你什么才让你这么义无反顾?”
“一个他身边的位置。那是我梦寐以求的。我既然已不想效力于你,自然要寻出路。你对付他的手段太可怕,程家在荆溪又一家独大,我若离开你得罪你,只怕很难闯出名堂来。与其这般,我还不如帮帮爷,若能挣个前程,也算是光宗耀祖了。总比入画那样,沦为你的爪牙强。”
若是这样说,程紫玉倒是能理解几分了。
知书是觉得她终将扬眉吐气,才会以此刻这样平等的姿态和称呼来面对自己吧?是呢,她的梦想若实现,她也是皇亲国戚了,怎么还能认自己这个主子?
“你就没想过你的家人?你来泼我污水,你如何得善了?他们怎办?若被追究呢?”
“你又怎知,我的家人没有得到他们要的一切?我入京前,我的家人已经离开荆溪了。所以我没有后顾之忧。哪怕你不饶我,只要能为爷做点事,我也心满意足了。”
程紫玉垂上了眼。
她本还想着,拿知书的家人出来说个事或者能让知书有所顾忌,但既然朱常安已经掌控了知书家人,那么显然,哪怕知书再怎么转换心意,哪怕没有那什么可笑的深情,就是为了家人,她也不得不为朱常安卖命。
只是,在想到前世后,程紫玉心里的悲痛却在不断放大。
所以,知书和朱常安相识的时间应该和金玉差不多,简而言之……前世的自己到死都没看透知书。
前世知书和入画的结局一直是今生她心头不敢触及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