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牧连连表态:“少傅放心,再也不会有下一次了。”
“就算有下一次,恐怕你这竖子也能哭到我原则尽失。”疏长喻失笑道。
景牧低声嘿嘿笑了笑,脑袋在他怀里拱了拱:“真的没有下次了,少傅。”
疏长喻轻叹了一声,笑着抬手摸了摸他的发顶:“且看你日后的表现。”
——
下课铃已经打了五分钟了。
班里逐渐有趴在桌子上睡下了的学生,还隐约有窃窃私语的声音。而讲台上的历史老师兀自自顾自地拿着课本喋喋不休。
“启成宗景牧的‘永和宫之变’,这个是考试的重点。”他说道。“关于永和宫之变的起因、□□、时间、意义,这些全都是一定要背的。前年高考才考过启成宗继位之前罪己诏的选段文献分析题,每年选择题也都会涉猎到……”
有个女生凑到一侧的好朋友身边,轻声道:“哎,你知道吗,启成宗的故事,要拍电视剧了呢!”
她旁边的女生惊讶道:“启成宗拍电视剧?他不是都没登上皇位,当了一辈子摄政王?而且他也一个妻妾都没有,他的电视剧有什么拍的?”
另一边,一个女生嘿嘿笑着凑上来,那神情特别的贼眉鼠眼:“这个你就不知道了吧?野史上头说了,这个启成宗和他们当朝丞相疏长喻有一腿呢,听说他不当皇帝,也是因为要和疏丞相一生一世一双人呢!”
“啊?他搞基啊!”
那女生皱起了眉头,盯着历史书上那个启成宗画像。
画像中的启成宗景牧,天庭饱满,须发浓密,一对铜铃似的眼睛,面黑如铁。他手里握着朝服的腰带,头戴冠冕,身材尤其高壮。
而就在他的画像旁边,就是大启丞相疏长喻。
那疏长喻看着身材也是清癯,颧骨尤其高,一双眼睛神色极其和善,只背有些弓,看起来便就是个干瘦的慈祥老头。
“他俩……?这就有点??”
那女生的表情特别纠结。
旁边那个贼眉鼠眼的女生连忙澄清道:“你可别看 历史书上面胡乱画的!这些画像都是夸张!野史里可是有记载的,这两个人都是当时不可多得的英俊倜傥,才不是正史画像上这样的呢!”
旁边两个女生嘿嘿笑了起来:“说得好像你见过!”
那个女生闻言,像是一定要替景、疏二人正名一般,从书包里小心翼翼地掏出违禁物品——手机。
她在手机上点点戳戳,最后调出了一张照片:“你们看《启成宗本纪》的定妆照!我觉得这两个演员,就是疏长喻和景牧本人了!更神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我才知道疏长喻字敬臣,这次演疏长喻的,就是影帝舒静沉!”
那两个女生接过手机,皆低声呼道:“好帅啊!”
那手机上的两人,侧身站在一起。高出一些的那个眉眼锋利,身穿深色冕服,一双眼睛鹰隼一般,鼻梁尤其挺拔。他抿着薄唇,眼睛里是冷冰冰的不可一世,看向镜头。
而另一个人,穿着蟹壳青的大氅和披风,身长玉立地站在那人身侧。他眉眼清冷,神色却有种将天地纳入怀中的温和,便就是个清风霁月的匡时文臣。
那两个女生对着手机低声惊呼了起来。
“这……也太帅了吧?!”其中一个道。“疏长喻居然是我家静沉演的!演景牧的那个演员是谁?也太帅了吧,怎么从来没见过?”
“说是个特别有身家的二世祖,才毕业,进的演艺圈。”那个女生道。“也姓景呢,叫什么我一时忘了……但是,你知道吗!他也比舒静沉小三岁!历史上头,疏长喻就比景牧大三岁呢!”
“这也太神了吧?!这对CP我先磕为敬!”
就在这时,一只沾满粉笔灰的手无情地将这只手机抽走了。
三个小姑娘抬头,便对上了历史老师铁面无私的脸。
老师看了一眼屏幕上的剧照,冷哼了一声。
“《启成宗本纪》?这种电视剧,都是对历史的胡说和戏说!你们要是真的想了解这个历史人物,不如好好把历史书上的内容背清楚!”
接着,老师下达了命令:“你们三个,把启成宗‘永和宫之变’的意义抄写十遍,明天交给我,再拿回手机!看这些电视剧有什么用?电视剧上讲的东西,能让你们拿分吗……”
老师一边说着,一边拿着没收的手机回到了讲台上。
三个女生呜咽了一声,看着历史书上关于“永和宫之变”的那厚厚半页的意义,纷纷拿出了作业纸。
“永和宫之变的意义:一,推翻了封建王朝‘立子以嫡不以长’的传统,改变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深刻影响到了后世关于王位继承的体制。二,在永和宫之变以后,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的变革,提高了相权,削弱了王权,但是只延续了一朝,在此之后相权已然处于持续削弱的趋势,是封建王朝之中相权的一次崛起……”
那三个小姑娘一边在口中细碎的念着,一边飞快地写在纸上。
窗外的阳光透过光洁的玻璃窗,落在记满笔记的历史书上。
—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港真……你们想看现代篇嘛_(:_」∠)_
——
还有一些后续莫得交代清楚,只是阿发觉得在这里完结比较酷,所以后头还会陆续撒糖次der~
零点还有一更!这一章完全是不小心漏出来的_(:_」∠)_
第90章 番外一
此番京中政变, 景绍将疏老将军急召回京。他原本是担心乾宁帝死得突然,这老将军会有怨言, 便干脆将他召回京城控制起来。
他圣旨写得并不清楚,只一个劲让老将军回京。疏老将军从没做过抗旨的事情,收到圣旨, 便从边关急急地赶回来。
他守卫大启王朝几十年,从没让大启的边关乱过, 却没想到这一次,大启是从里头乱起来的。
疏老将军急匆匆地将雁门关丢给自己的女儿赶回京城, 但那个写诏书召他回京的皇帝……人都没了。
疏老将军回了京城,进宫见到的是先帝遗诏中要立作新帝的景牧。见他的时候, 景牧没穿龙袍, 穿的仍旧是他当亲王时的冕服。
眼看着乾宁帝还有些许时日才下葬,疏老将军见着景牧这番打扮,心中也颇为欣慰。
这新帝看起来谦逊又孝顺, 想必先帝立他为新帝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新帝”景牧见着疏老将军,态度颇为热情。疏老将军礼还没行下去,景牧便上前将他扶了起来, 请他在一边坐下。待亲切交谈了片刻后, 景牧还留了他在宫中用膳。
疏老将军看着这个少年俊杰的新帝, 越看越满意, 心道大启此后几十年,定能有个太平盛世。
却不料,酒酣之后, 新帝却说起了胡话。
“疏将军。”景牧笑眯眯地问道。“你说我这五皇弟景淙如何?他虽则年幼,但聪明机灵,也不受什么条框束缚,我觉得由他来继承大统,是再好不过的了。”
疏老将军听到他这话,吓得手一抖,半杯酒都洒在了衣袍上。
“陛下这……说的是什么话?”疏老将军问道。“先帝早已拟下圣旨,且待先帝下葬,陛下您便要登基了。五殿下就算再优秀,也不可乱了长幼尊卑啊!”
景牧笑着摇摇头:“我志不在此。”
“那陛下志在何方?”
景牧笑着摇了摇头。
疏老将军这才隐约想起来,自己家的三儿子还给景牧做了一年多的少傅。此番湖州告急,还是景牧亲自去救下的自家儿子。
疏老将军问道:“这……陛下,莫不是犬子思维过于跳脱,引得陛下误入歧途了?”
景牧闻言,笑着摇头道:“少傅很好。”
接着,他举杯道:“无论疏将军您同意与否,我都已经下定了决心。日后景淙登上皇位,还请老将军不吝襄助,我便感激不尽了。”
说完,他一仰头,将杯中的酒喝尽了。
疏老将军待吃饱喝足摇摇晃晃回家的时候,都觉得此情此景太不真实了。
这……哪里有人将到手的皇位拱手让人呢?当初乾宁帝夺嫡那会儿,他还年轻,可是在京中见证了那般血雨腥风的。结果到了景牧这里,一路领兵杀回京城之后,居然学起孔融让梨那一套了?
疏老将军实在是想不通。
疏老将军就这么揣着满肚子疑问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