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娘子+番外(86)

大手和小手握在一起。

……

婉宁也握紧了沈氏的手。

没想到眨眼就到了要分开的日子。

沈氏眼睛里满是泪水,“好好照应自己。”一说话,眼泪就掉下来。

姚宜州亲自来接婉宁,可见姚家二房是真的将婉宁放在了心上,沈氏将给沈老太太做的抹额拿出来送到婉宁手里,“我也没准备礼物,这个总是亲手做的就给二老太太带去,二老太太不嫌弃才好。”

二祖母不会嫌弃。

“母亲不要回家庵那边住了,就住在外祖母身边,这样也好互相照应。”婉宁将头靠在沈氏肩膀上,沈氏伸出手来抚摸婉宁的发鬓。

“母亲还这样年轻,为什么要过那样的日子,我小时候母亲明知道父亲不喜欢我打算盘,母亲还顺着我的心思让我学。”

“我现在还记得母亲说:只要有这个本事,就算母亲不在身边也能在这个家里安身立命。”

“被人从池塘里救上来,我想了许多。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很多事,不能自暴自弃束手待毙。”婉宁说到这里,听到沈氏抽噎的声音。

婉宁抬起头。伸出手指将沈氏的眼泪擦掉,“母亲,咱们一家人会有好日子。”

一定会有好日子。

“在此之前,母亲要好好保重身子。”

沈氏脸上挂着泪水,嘴边却是笑容,点头应允,“好,母亲都听你的,等母亲病好了,就去你身边照应你。”

来扬州的那一天。头顶乌云密布,空气里充满了潮湿的味道,她归心似箭,恨不得立即见到久别多年的母亲,跟祖母说了两句话。她就径直去了母亲住的院子。

她跪在雨水里,雨水冰冷刺骨,见到母亲那一刻却什么都忘记了,睡在母亲暖暖的被窝里,让母亲梳理着她的头发,她终于知道她为什么要这样抗争。

如今就要离开扬州,虽然头顶是艳阳天。她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身边少了母亲的照顾,没有了最关切自己的人,心里就好像硬生生被挖走了什么。

婉宁跪下来向外祖母和母亲磕头行礼。

母亲忙着上前将她拉起来。

“也不多待几日,就这样慌慌张张的……”连外祖母的声音中都带了哽咽。

沈四太太忙在一旁劝说,“等您身子好了。我和老爷就来接您去京中住几日,您不是最喜欢京里的糕点。”

“都容易的很,咱们沈家在京里有宅子,还不是说去就去得的。”

沈老太太摇摇头,“年轻的时候身边有你们绊着脱不开身。老了没用了,又哪里都去不得了。”

“您还不老呢。”沈四太太笑道。

童妈妈带着下人将婉宁的东西都收拾妥当,姚宜州也来跟沈老太太辞行。

沈老太太看着姚宜州不禁叹口气,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当年姚家二房一脸的高傲不和沈家来往,姚家三房倒是为人亲和,好像不在意他们商贾的身份,谁知道姚沈两家结亲之后,一切都反了过来,关切沈家的反而是姚家二房,看不起沈家的是三房。

看着外祖母的笑脸,婉宁一时失神。

外祖母年纪大了,不知道将来她还能见几次,年纪这样大的长辈张罗着给她做点心,陪着她说话,跟着她又哭又笑。

这样的日子,这样的幸福,得到一次,就仿佛让人尝到一丝将来要失去的恐惧。

婉宁又跪下来向沈老太太磕头,“外祖母,您一定要长命百岁,等着外孙女接您去京里。”

沈老太太伸出手来,“快起来,快起来,外祖母等着你。”

……

沈敬琦坐着慢慢地喝茶,看看沙漏,他心里开始有些不安。

论理说,婉宁都快走了,长房老太太应该打发人来叫他过去说运茶的事,怎么却没有半点的动静。

沈敬琦觉得自己想的没错,长房一定会求到他。

肇氏撩开帘子进门,沈敬琦立即抬起头来。

“大嫂问我们到底去不去长房?”肇氏道。

长房没来叫他们,他们怎么去。

“老爷,”外面的管事妈妈上前道,“长房那边传信过来,请老爷太太过去呢。”

沈敬琦眼睛顿时发亮,“来了,他就知道,婉宁走之前定然会将这件事说出来。”

“走,”沈敬琦得意地看向肇氏,“收拾收拾,我们去长房。”

刚到沈家长房门前,沈敬琦就看到一辆辆马车向前走去,婉宁准备要走了。

*****************

☆、第七十八章 诺言

肇氏忙让人扶着下了车,快步走进垂花门。

沈氏拉着婉宁走出来。

婉宁向肇氏行了礼,肇氏忙道:“早知道这样着急,我应该早些过来,差点就要送不上。”

沈敬琦一脸的讳莫如深,不时地去看沈老太太和婉宁。

“好了,好了,快走吧。”沈四太太催促。

沈氏点点头,“免得让姚家的车马等着,”说完将手里的镯子退给婉宁,“这是你外祖母给我的,你戴着。”

母亲身无长物,能给她的只有这个随身戴的镯子。

婉宁上前一步抱住了沈氏,“母亲一定要听女儿的话,好好养病,外祖母也要母亲照应。”

婉宁和沈氏分开,童妈妈带着几个丫头来服侍婉宁上车。

坐进马车里,车开始缓缓前行,婉宁撩开帘子向后张望,马车转了方向,再也看不到外祖母和母亲。

将婉宁和沈四太太送走,沈老太太让沈氏扶着进了堂屋,沈敬琦也在屋子里坐下。

沈老太太安慰了沈氏几句,看看屋子里的人,“都留下来陪我老太婆吃饭吧,老二过几日就要押送米粮去边疆换盐引,我们一家子也没有多少日子团聚。”

老太太说起他去边疆的事,也就是说,不会用他上京。

沈敬琦有些惊讶。

沈老太太正好看出了端倪,一脸的笑容,“老二你看着我做什么?”

沈老太太话音刚落,管事进门禀告,“老太太,祝三过来回话了。”

管事将祝来武带进屋。

祝来武道:“老太太,东西都准备好了,等四太太和姚七小姐回到泰兴,我们也能搬运,不会误了事。”

沈老太太听了颌首。“要仔细着,你素来办事妥当,四老爷才将这件事交给你,千万不能出差错。”

祝来武低着头。“您就放心吧。”

沈敬琦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开口询问,“老太太说的是什么?要搬运什么去泰兴?”

沈老太太看向祝来武,祝来武笑着道:“是城砖,从仪真搬运城砖去泰兴。”

搬运城砖?

怎么会突然搬运城砖。

沈敬琦怔愣住,这是要做什么?婉宁要城砖做什么?

沈敬琦道:“我们家今年捐过城砖了,为何还要买来。”

祝来武一脸笑容,沈老太太也掩嘴笑,“都说你鬼的很,怎么今儿倒不明白了。好端端的捐什么城砖,我们是分船带运城砖,既然我们跟着朝廷的船去京城,就要照朝廷的规矩办事,带运朝廷吩咐下来的东西。”

跟着朝廷的船只去京里。这话从何说起?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果能带运城砖,那么船上带些自己的货物那就稀松平常。

也就是说,婉宁的茶叶可以光明正大的用船运送,他还以为婉宁会来求他。

什么时候,婉宁打通了这个关节。

这个孩子怎么会懂得这样多,不但定好了船只。还在仪真买了城砖,将整件事想的这样周详。

肇氏也隐隐约约将整件事听了清楚,不禁埋怨地看了沈敬琦一眼。

看到妻子的目光,沈敬琦的脸豁然红了,整个屋子里看似只有妻子知道他心里所想,其实老太太不会不明白。所以才会那样笑他。

他一心认为婉宁会来求他,谁知道竟然会是这样的结果。

“一转眼孩子都大了,”沈老太太说着站起身,“我还记得你们兄弟小时候经常过来玩,兄弟三个因为抓个蛐蛐打起来。晚上都被罚了跪,小厮偷了饭菜给你们,我和老太爷过去的时候,你们哥仨高高兴兴地边说边吃,没菜了就用馒头沾菜汤,那时候老太爷就说,你们虽然不是同房出来的,就像是亲兄弟一样,日后就算再打架也不用跪祠堂了。”

沈老太太接着道:“老太爷去世之后,沈家的生意一落千丈,现在正是兄弟齐心的时候,千万不能因为什么闲言碎语就闹起来……”

上一篇:美人三千笑下一篇:奉旨休夫

云霓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