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娘子+番外(168)

昆哥有些不好意思还是到了沈氏身边。

沈氏将昆哥拢在怀里。

“姑母还回去扬州吗?”

看着昆哥闪烁的眼睛,沈氏立即明白过来,昆哥说的回扬州是问她还会不会住去家庵,沈氏摇摇头,“过阵子我会回去看你祖母。”

昆哥脸上露出笑容来,“若是祖母也能过来就好了。”

“昆哥跟杨敬先生学的怎么样?”

听到沈氏问起学业,昆哥顿时滔滔不绝起来。

……

到了各家开始做饭的时候,江仲还在沈家新宅子外面徘徊。

“二哥怎么办?”

沈家才搬新家,从来来往往的马车上就能看出来,今晚沈家的宅院必定是不能收拾妥当,东西杂乱就容易出事,虽然他们对沈家的新宅子知晓的不多,沈家的下人未必就熟悉。

“我们今晚下手。”

今晚,会不会太着急了些。

“若不然再等等?”

江仲摇头,“今天无论成败,我们都要动手。”既然他和赵大人已经说好,他就不能失言。

一直等到天黑下来,沈家院子里的灯逐渐熄灭。

江仲吩咐兄弟,“找不到沈老爷没关系,我们只要将沈家的院子点着。”

最好烧的是有干草的马厩。

“等到沈家的院子烧起来,自然会有人来救火,到时候你们就趁乱离开。”至于杀沈敬元的事,就由他来做。人多眼杂反而容易出乱子。

都安排妥当,走街串巷的包更人离开,江仲挥了挥手。几个人影顿时跃进了院子。

时间比江仲想的要慢,好不容易等到沈家院子里冒出青烟。然后有吵闹的声音传出来,江仲这才进了沈家的院子。

他脚刚落地就向垂花门跑去。

过了翠竹夹道就看到了挑着大红灯笼的主屋。

江仲站在院子外微微有些迟疑。

他会选在京外杀沈敬元,那是因为不想祸及沈家的家眷,为了哥哥报仇顶多杀一个奸商,不能连累妇孺。

可如今一来,难免要惊动沈家的女眷。

他不是杀人不眨眼的盗匪,江仲退了两步,走进翠竹林。沈家走水,沈敬元这个一家之主迟早要出来看情形。

沈家院子里吵闹的声音越来越大,很快主屋就开始有了动静,有婆子披了衣服去敲门,大约一盏茶的功夫,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快步出了来。

这就是江仲要等待的时机。

等到沈敬元走过来,江仲不声不响地抽出腰间的刀靠过去。

只要办的利索,顷刻之间就能要了人的性命。

他能感觉到刀锋舔血的滋味儿。

空气里仿佛已经有血腥气弥漫开来。

沈敬元离他只有两步之遥,江仲准备迈出最后一步,手已经做出了准备挥刀的姿势。

脚才踏出去。江仲的脸色顿时变了,他忽然之间觉得有一股力气从他背后传来,让他整个人向后倒去。

江仲顿时拿出了在战场上的本领和反手握住了后面那只大手。

那只手任他扭拽着。却如磐石般纹丝不动,很快江仲被摔翻在地上,几只火把聚过来,他看到了黑着脸的大汉,一个穿着海棠色的官服的男子从不远处走过来。

“一共几个人?”

那男子沉声问过去。

立即有人道:“这是第七个。”

“让何亭长,将院子里的草堆灭了火。”

亭长?

他闯进来的不是商贾沈家?

江仲顿时怔愣在那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眼前这个人到底是谁?

……

姚家。

张氏决定要将姚宜闻请回来,沈家搬到了她的眼皮底下,婉宁在院子里安插了许多人手。张氏越来越觉得不安。

欢哥过来玩了一阵子,范妈妈劝说了她一番。和她讲了几句妾妇之道,在姚家。她毕竟还要依靠老爷才能做好一个当家主母。

她不能让这些年的努力功亏一篑。

想着这些她带着人特意去了书房,老爷看奏折的时候,她在一旁磨墨。

只要等着老爷回到屋子里,她就会想尽办法让老爷听她的话。

床铺已经铺好,张氏才卸掉头上的发簪,就听到外面一阵脚步声,丫鬟上前打帘,姚宜闻走进来。

张氏忙去服侍姚宜闻换衣服。

桌子上还放着一只药碗,热腾腾的药散发着苦涩的味道。

姚宜闻顿时响起张氏这些年喝药的苦处,只是为了再给他生下一儿半女。

“身上的病怎么样了?”姚宜闻问过去。

张氏眼圈立即红了,系扣子的手也停顿下来,“妾身不想吃了。”

“那怎么行,”姚宜闻皱起眉头,“已经吃了这么长时间,这样停下来岂不是前功尽弃。”

“老爷已经将妾身当做一个毒妇……”张氏说着提起帕子擦眼角,“妾身嫁给老爷这么多年,最终却落得这样的结果,早知如此,当年老爷就不该跟父亲求娶妾身。”

姚宜闻想起当年父亲说起这门亲事时的情形,他吓了一跳,勋贵家的女儿怎么可能会嫁给他做继室。

姚宜闻不禁叹了口气,“婉宁也是个好孩子,今天还问起你的病,说吃了那么多年的药也不见好转,哪日要帮你请个郎中来看症。”

张氏心里顿时警钟大作,姚婉宁居然要找郎中来给她看病。

张氏还没说话,外面顿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章 大事

“怎么了?”看着进来的管事妈妈,张氏问过去。

管事妈妈禀告,“外面来了不少的官兵,说是抓什么人,门房看了看去的是沈家的新宅子。”

这就是姐姐说的沈家要出大事?

张氏装作若无其事,“抓了什么人?”

管事妈妈禀告道:“门房认出了顺天府的经承。”

顺天府的人到了,那就是真的出了事。

张氏一直在等着沈家的动静,却没想到是这样的消息,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张氏看向银桂。

银桂点了点头,借着端水的机会出了屋子。

张氏道:“您别管了,反正顺天府的人已经去了。”

姚宜闻颌首,“这是北城料想也不会出什么事。”

管事妈妈退了下去,看着热腾腾的药,姚宜闻道:“还是将药喝了,你年纪轻轻不好就落下这样的毛病。”

张氏低下头,紫鹃看准了时机亲手端了药过去,张氏迟疑了片刻才端起药碗将药吃下去。

吃了药,张氏服侍姚宜闻去内室里,正准备歇息,银桂进屋里来端灯,张氏跟着走到碧纱橱。

银桂低声道:“抓了七八个人。”

张氏点点头,“沈家呢?沈家出了什么事。”这是最重要的。

抓人不抓人她不在乎,她只想知道,沈家有没有死人。

银桂摇了摇头,“没有,那些人刚刚进沈家,就被沈家的家人按住了。”

张氏的脸色顿时变了,就算她不知道姐姐和姐夫到底要做什么,但也绝不会是这样的结果。

……

赵璠在府里等消息。

离上朝还有两个时辰。御史言官的奏折已经准备好,弹劾李成茂在宣府为所欲为,打着收军屯的旗号侵占民田和废寺田。等到江仲动了手,余家闹得胆战心惊。到时候李成茂百口莫辩。

陈文实也会被安上放纵姑爷的罪名,毕竟在宣府还有不少陈文实的旧部。

这样一来,拉下了陈文实,将来去宣府的人就会变成勋贵,他也就会有机会去宣府立下军功,那些军功牌不能便宜了别人。

赵璠小杯小杯地尝着酒,等着好消息传过来。

“老爷,老爷。”

管事的声音从耳边传来。赵璠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

“到了上朝的时辰?”赵璠摇了摇手,“今天不轮我备朝。”

“老爷,”管事眼看着软榻上的赵璠又要闭上眼睛,“殷先生来了,在外面等着您,说有要事禀告。”

赵璠这才想起来,他将外面的事都交给殷先生安排。

“快……快将殷先生请过来。”

殷先生踏进屋子,顿时闻到一股浓浓的酒气。

老爷这是早早就庆贺上了。

也怪不得老爷,那天他听了这件事,也觉得万无一失。沈家已经要买余家的田地,下人探听来的消息也是沈四老爷准备去宣府。

商人在意的就是眼前的利益,既然田地没事。他们也不会想到政局上来。

上一篇:美人三千笑下一篇:奉旨休夫

云霓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