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时医到+番外(362)

可是姚御医说的却是康王妃。

康王妃,那个建了养乐堂的女人,那个让伤病有所治有所养的女人。

现在京城里到处传颂的女人。

陈老院使声音低沉,“你可别后悔,进太医院不是容易的事。”

姚御医道:“学生断不会后悔。”

陈老院使半晌才叹了口气,挥了挥衣袖。

姚御医慢慢退了出去,走出太医院这块四方的天,姚御医长长地舒了口气。

他不在意同僚们奇异的目光,因为他要的东西已经不在这个太医院里,他不能再浪费时间,他不能再失去所求。

不管是因为什么,他能明白这一点就是上天对他最大的恩赐。

姚御医刚要前行,身后传来呼声,“师父,师父。”

太医院的两个学生余生和赵传追上来。

看着两个还没有教成才的学生,姚御医道:“日后要跟着太医院里其他师父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做一个好太医。”

这话让他们心里突突地跳,尤其是姚御医深切的目光,是真的在关切他们,好不容易遇到这样的老师这就要分开。

“师父,我也跟着你去保合堂。”赵传脱口而出。

余生愣在那里,不知怎么的,听到赵传这话,他不觉得赵传愚蠢更不觉得赵传是口不择言,他只是觉得赵传说出了他的心声,“师父,带我们一起去保合堂吧!”

望着两个学生,姚御医忽然觉得全身的血液又开始流动。

欢快,热腾的流动。

从学生的眼睛里,姚御医看到了和自己一样渴盼的目光。

“好,我们一起去保合堂。”

一起去那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地方。

……

一个太医走了不要紧。

紧接着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学生陆续跟着走了。

太医院仿佛除了一个豁口,所有有用的人争先恐后地流出去。

陈老院使不知道怎么说出自己的心情。

坐在椅子上,只觉得身边空荡荡的可怕。

太医院到了该有变化的时候,陈老院使看向丁院判,“我将向朝廷上奏折辞去院使之职。”

丁院判顿时脸色苍白,刚要说话。

陈老院使摇摇手,“我已经老了,不能去向保合堂请教医术,我希望你做了太医院院使之后,能改变太医院的情形,向保合堂和康王妃请教,不要让太医院成为一个笑话。对你来说,这时候做院使不一定是个好事,我已经背不起这个责任,你要做好,才能对得起太医院。”

从来没有人给过他这样大的责任,丁院判眼前一片迷蒙。

要向康王妃好好请教,要仔细学医术,不能让太医院成为笑话,不能让太医们成为笑话。

……

董夫人将贺礼送去康王府,没想到春和迎上来,“我们王妃回老宅子了。”

望着康王府里来来往往的下人,“莫不是那边还没有搬妥当?”

春和立即笑着摇头,“不是,王妃要将老宅子腾出来做药用,所以让工匠重新修葺院子。”

那么大的院子要用来做药。

董夫人有些诧异,“能用得完吗?”

春和道:“我也不知晓,不过听我们王妃说,日后恐怕还不够呢。”

从保合堂到杨家祖宅又到周家的旧宅子,康王妃到底都用来做什么啊。

“我们王妃说,若是您先过来就请您等一会儿,”将董夫人让到亭子里坐下,春和接着道:“您可能还不知道,若是没有这么多的地方,用这么多的人手,哪里能做出新药来。”

原来新药是这样做出来的。

一盏茶的功夫下人来道:“王爷和王妃回来了。”

董夫人忙起身迎出去,看到杨茉,董夫人不由地心跳加速,“康王妃,王爷已经知晓了吗?”

杨茉望着董夫人点点头。

董夫人虽然已经料到,但是脸色仍旧难看,“那王爷。”

“王爷去了您府上,您现在就在这里安坐。”

董夫人冰凉的手一下子拉住杨茉,夫妻同心,可是她没想过有一天要揭穿老爷。

……

文正公府内,董绩将周成陵请进书房坐下,专门让人沏了尚好的龙井,“王爷,”董绩眼巴巴地看着周成陵,“兵部那边可有消息,为何不准我离开京城?”

周成陵看着董绩,不知怎么的董绩觉得那双眼睛虽然平静地不起波澜,却泛着深入骨髓的寒意,他全身的血液一下子从身上褪去,他顿时僵立在那里,心中满是惶恐,“王爷,到底出了什么事?”

周成陵声音冷淡,“你不知晓?若是我没有打胜仗回来,此时此刻你会在哪里?”

周成陵是宣王的时候对他十分礼遇,不止是因为他支持周成陵,而是因为两家关系私底下一直很好,于是他们之间讲的是交情而不是地位。

现在周成陵却以一个王爷的身份质问他。

周成陵是知道了刘砚田的事。

“我只是……”董绩不知道从何说起。

“你在外纳了妾室又生了儿子。”

面对哭哭啼啼的妻子,他能板着脸训斥妻子嫉妒,面对儿子他能拿出长辈的尊严,可是面对周成陵,董绩只能感觉到无尽的威严,让他觉得此时此刻他就是绕在周成陵脚下谄媚的一条狗。

他这条狗应该对主人忠诚。

没了忠诚,他就什么也不是。

董绩心头疾跳,他胆怯,他惊恐,他不敢去看周成陵板着的脸,“我只是看江氏可怜,就将她留在身边。”

周成陵收回落在董绩身上的视线,“这么多年连妻儿都不曾提起过。”

周成陵的心思谁也摸不透,董绩不知道周成陵想要说什么,康王家有不纳妾的家风,难道因为这个就厌弃他。

外面忽然传来一声女人的惊呼。

门豁然开了,一个女子跌跌撞撞地进了门。

董绩看过去是江氏身边的丫鬟翠娥。

蒋平道:“王爷和公爵爷说话,这个下人在外面偷听。”

董绩睁大了眼睛,喝斥翠娥,“你在这里做什么?”

☆、第三百四十章 哀求

翠娥神情慌张分明是在撒谎。

周成陵看向董绩,脸上露出讥诮的神情。

董绩忽然明白过来,翠娥是在偷听他们说话,翠娥是江氏的丫鬟,自然是受江氏指使,江氏为何要偷听他和周成陵的谈话。

“你那姨娘去清华寺上香,在清华寺见了刘砚田的女儿刘妍宁,两个人说了半个时辰的话。”从董绩的角度看过去,周成陵的眉眼舒展仿佛没有什么特别的神情,就是这样的表情却让他看起来毛骨悚然。

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原来问题在这里。

怪不得刘砚田知道他在边关吃空额,和报给朝廷的少了四分之一的兵卒,因此在边关打了败仗。

吃了败仗后,他恐朝廷追究,战报回京时他将败仗说成了胜仗。

他还想到底是谁将这件事告诉了刘砚田。

他猜这个猜那个……

原来说出这话的人是他自己,董绩眼前仿佛看到他倒在温柔乡时,将所有的战情都亲**付给江氏的模样,从前只觉得风花雪月,现在却觉得恶心的想吐。

原来刘砚田早就知道他丑陋的一面,早就看透了他,他还装作正人君子,义正言辞地和刘砚田交涉。

董绩浑身出满了冷汗。

他那么宠爱江氏,将她们母子藏了这么多年,生怕她们回到京中受苦,就一直带在身边,看着江氏娇媚的模样,他就想起妻子老迈、长了许多皱纹,颜色黯淡的脸,他不愿意直视那张脸,他愿意时时刻刻看着怀里的美娇娘。

甚至他慢慢连昭儿都不喜欢,而是喜欢好不容易得来的老儿子。

他还以为这辈子捡到了宝,还以为江氏和老儿子是上天给他的恩赐,却没想到是这样。

江氏啊江氏。他捂在手心里的江氏和儿子,却是别人安排在他身边的耳目,他有今日不怪董昭打了败仗,是因为他早就在身边养了一条蛇。

董绩想到这里祈求地看向周成陵,“王爷,”说着整个人如同一滩泥般跪下来,“您救救我吧,我该怎么办?”

周成陵面无表情地打量董绩,“你知道的那天就应该跟我说,到了现在。我已经没办法。”

没办法?不可能,王爷总是有法子,董绩跪过去,“王爷就看在我们两家一直交好的份上……”

云霓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