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女儿又暗搓搓的去找了一下妈妈现在和年轻的照片,按照米哈教的对比方法惊讶的发现,妈妈这边的女性亲戚都很少有眼部周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单眼皮会变得线条更分明和圆润,反而会变得更好看。
那还动什么刀啊!二十五岁之前能用双眼皮贴,二十五岁之后就能让眼睛自然的形状出彩了,于是博主的女儿放弃了她本来也有点害怕疼的计划,默默去找了一些贴双眼皮的技巧或是突出单眼皮美感的方法。
也是这一次,博主从女儿这里知道了米哈的名字,心里还暗暗惊讶米哈作为明星艺人,这么典型的公众人物形象为什么会详细又认真的来讲这些东西,但从米哈的身上他也意识到之前和女儿的矛盾在哪里了——作为有经验的成年人,哪怕他们是父母也不愿意仔细去听女儿的诉求和需要,正面问题去寻找原因,只会用对孩子失望的眼神来武断的下一个结论,让孩子受不了的来“叛逆”。
他们觉得割双眼皮是个很危险不靠谱的事情,可只给孩子一个命令式的结论,而不是去关注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其他的解决途径,直到米哈的出现,她毫不回避也并不搪塞,认认真真的告诉大家该怎么面对自己、去如何改变以及怎么来考虑整容这个问题。
是米哈眼光独到,发现了别人都没有看到的点吗?
不,是大家都知道那么些道理且不愿意去面对和仔细研究,更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真正来说出来,表态和发声。
博主并不指责别人,他就说他和妻子两个人起码就是没这份勇气的,尤其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很多话他们知道却也不愿意再说出来了,还会找不少借口来掩饰,少那么几分直接和勇敢,所以换位思考,他们夫妻两个都是有点佩服米哈的,知道她说这些话的同时背后藏起来的那些压力。
于是,怀揣着这种暗搓搓的感情,他们一家三口来到了电影院支持《阿姊》,先不说博主的内心复杂了,就是女儿和妻子都已经抱在一起忍不住的掉泪,走出影院半天都有些回不过神来。
所以,博主改了又改,删了又删,直到现在才写出了自己第一篇可能也是唯一一篇的艺人评价,他在看完电影浏览其他网友的影评时,想到了米哈之前关于整容的发言,犹如背后过电一般的反应过来,这两件看似没什么联系的事情在说明着什么。
从没有追过星的博主为了写这篇文章,还去从女儿那里翻找到米哈之前的作品、访谈以及综艺,这些点点滴滴的痕迹让他确信,米哈一直在做同样的事情,她在努力走到公众的面前,然后发声。
去代表小阿姊发声,去代表很多和她年纪相仿困惑的女性发生,去代表米哈本人在内很多弱势群体发声,米哈无惧于大众的审视,每一步都走的很坚定和冒险,把一切都拿出来拼。
博主在文章后面自嘲,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些都是米哈经纪人来炒作和安排的,但是他作为半个同行的媒体人可以很明白的告诉大家,如果米哈没有自己作为动力源,甚至身边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支持和鼓励她,经纪人团队绝对不可能让米哈走这条路的。
他也查过赵雅茴的信息,从她之前带过的艺人来看这是个温和有余魄力不足的经纪人,能让米哈一步一步做出选择走到今天肯定还有其他人的提携,在《阿姊》之后博主发现苏导是其中之一,博主也期待着更多类似的力量可以帮米哈推一把。
所以,现在的他愿意发文来支持米哈。
这篇文章像是一条线穿起来了之前很多网友似有所感但还说不明白的情感,然后让他们纷纷附和,是的,这就是他们一直对米哈复杂情绪的总结。
一方面觉得米哈倔强又刺头,一方面又觉得米哈勇敢而坚决,除了米饭之外大部分的网友或观众都是对米哈心情复杂,然后感觉心底有些小火焰跟着米哈蠢蠢欲动,他们不太能详细概述出这种感觉,直到看到能用文字来表达的博主才连连跟着点头。
是的,就是这样的,米哈可能不是最讨喜的那个艺人,可是,她是给人印象最深的,只要看过米哈的作品或是见过她的综艺或访谈,很少会有人忘掉米哈的。
当然,还有很多人会迷糊,明星艺人不就是要走到大众视线之中吗?为什么米哈走到公众的面前发声,就被描述成一件有些燃的事情。
很快大家就知道二者之前的区别了,后者是有风险、会被伤害和攻击,没有一定实力做不到的。
因为国内一些比较小的影院被攻击了,当地一些人愤怒的要求《阿姊》撤档,说这是让人学坏的罪魁祸首,把家里的女人都教的不安分,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求米哈和主创都来道歉,最好被相关部门抓起来,说这是挑拨社会矛盾。
很快,一些凑热闹的女德班、贤淑才女课堂的公众号或是补习班也纷纷表态,说米哈这种女演员不安分,是要被鞭打教育,否则放古代都是要被浸猪笼的。
居然敢去说四五十岁的中年女人生活压力大,很少受到关爱和尊重?一看就是挑拨妇女勤俭持家,为家庭付出和忍辱负重的禁.片。
十几岁的女孩再怎么不受家里喜欢,命也是父母给的,不仅不乖乖听父母安排还敢打弟弟,谁给她的胆子,就该打断腿早早的卖掉,忤逆又不孝,什么,还有小阿姊反抗摁着亲爹捶的剧情?这简直拍的丧尽天良,挑战孝道!
怎么说呢,要是不爆出类似的新闻,愿意支持米哈和主创团队的网友和新入坑粉丝可能还没有那么多,大家总算是知道什么‘军阀姨太太’、‘现代女德班’这种强行降智、反社会反人权的机构都是什么人去支持了。
同一片山河,同一份水土,怎么人和人的差异有这么大?
就算再怎么蹦跶的黑子在这个时候都没有脸去支持这些在小地方打砸影院的人了,毕竟,说出去黑子都嫌丢脸,怎么大清亡了这么多年,又是经济发展又是文化改革的,还是留了这么一群封.建余孽?
还让米哈浸猪笼?别的不说,要是这个人真的敢走到米哈面前,米哈能让他变成他最喜欢的旧社会大内总管。
好在这次都不用米哈和主创团队表态,已经有很多网友去识别这些出事的地方都是哪里,还圈了当地的派出所和公安,打砸事件这么恶劣不管一管?毁坏财物这么严重不管一管?
越是嚷嚷的声音大,越说明自己的利益疑似受损,大家想想老阿姊和小阿姊,直接反着推就能猜出来都是什么人来反对电影上映的,肯定是那些在家啃父母作威作福,结婚吸媳妇的血压榨老婆的劳动力,等老了之后还能大着脸说‘孝顺’二字让儿子女儿把自己供奉起来的家伙。
只有对家人实行严格的三剥削和多层次吸血经验,才会看到电影之后气急成这样。
而且,还有不少网友仔细去研究了这些地方的新闻,想知道这里会不会有什么亲生父母把女儿贱卖的事情,或者说,为了给儿子找老婆去和人.贩子买人,买卖人口这件事情是底线问题,哪个黑子敢借机生事就是要完蛋的节奏,所以被网友这么扒,还真的找到两个被拐的女孩。
亏得《阿姊》的上映带来的关注,再加上这群闹事的家伙让公安系统加派了警力,让这两个女孩还没有被转手卖到更偏僻的地方,等到了警察的解救也成功的回到了家。
在这两件事情的宣传之后,有很多看过电影的观众都会再买票去二刷三刷来支持,毕竟闹事的人多少还是影响了一些票房,他们想帮忙补回来,就当为那两个回家的女孩子积福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网友录了家里的长辈甚至爷爷奶奶的观影体验,都是年纪差不多的同龄人,这些中年人或老年人看完电影就特别的动容,有的想到了他们曾经遭遇不幸的同伴或兄弟姐妹,有的感慨旧社会吃人还是现代社会好,有的更是喂年轻人吃狗粮拉着彼此的手,不会让老阿姊或小阿姊有任何出现的机会。
看,好和坏永远都是分人的,《阿姊》的热度触怒了一小部分的人,却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这就像林君说的那样,追求平等和自由是社会的大势,谁都不能挡住这股力量,再怎么渣滓的家伙都要被曝光碾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