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省城在哪儿,远不远啊?”方梅离开这个家去县城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她连省城在哪个方向都不清楚。
“坐驴车得五个多小时,比去县里可远的多了。”方妍也没多说,起身往王允泽的家去。虽然叫她大哥五大三粗,看着都唬人,可是大哥这性格是真不适合做生意,况且还人生地不熟的,她还是不放心让大哥去。王允泽人机灵,出去摆个摊肯定不会吃亏。
王允泽正蹲在家门口晒太阳,“呦,书呆子怎么有空上我这里来了?”
“少耍嘴皮子,你和家里说一声,明天跟我去县城帮我看摊子。”方妍也不和他客气,直截了当地说要他帮忙,半辈子的好朋友她最清楚不过了,王允泽不喜欢别人和他拐弯抹角。
“没问题,难得书呆子找我帮忙,要我赶着驴车不?”王允泽他阿爸是生产队里管牲口的,借头驴拉车还是没问题的。
“暂时还不用,我让老三找老孙叔借来了板车,东西也不多。”方妍打算去省城找好菌子的销售渠道,再向王允泽他阿爸从生产队里借牲口拉车。如果真要去省城,靠两条腿走下来,钱没挣到,人就得先倒了。
方妍刚走,王允泽他娘就过来紧张兮兮地问道:“这丫头过来啥事?听说她还要继续念大学,不会是找咱家借钱吧?”
王允泽无奈地说道:“娘啊,人姑娘就是让我陪着去县城里帮个忙。”
他不敢说是去做投机倒把的事情。
“帮啥忙?天不亮就得去。”王允泽老娘一瞪眼。
“您就别管了,方妍和我从小玩儿到大,她找我帮忙我能不去吗?”王允泽说着就要进屋去。
王允泽他娘看着儿子的背影,在他身后狐疑地说道“你个混小子,别是看上人家姑娘了,我可没有彩礼钱给你娶媳妇。”
王允泽差点栽倒在地上,回头无奈地说道:“娘,胡说什么呐!”
第五章 省城
方妍决定带王允泽去县城以后,揣了五块钱,吩咐老三用白面多烙了几个大饼,找人帮忙总得给人吃饱了。
天还黑着的时候,姐妹俩就赶紧起来,把装菌子的袋子在板车上放好。
王允泽还没等方妍叫他,就自个儿过来了,赶巧顺便搭了把手把货给装好。
先在城口集上卸了一半的袋子,让老三方梅守着摊子。
方妍对方梅说道:“三儿,你就守着这里,要是先卖完了,就去找你小波哥,觉得道儿不熟悉的话,就等着他来找你,被人欺负了,就跑路去找王允泽,不然就直接回家去,姑娘家的可别吃亏了。”
方梅点点头,二姐怎么说她就怎么做。
方妍又带着王允泽去了城里的集市,摆好摊子,就坐在板车沿儿上,还能休息。
王允泽比她想象得还上道儿,做事麻溜儿的很,一小会就卖了五十多斤的野山菌。毕竟是在城里面,买的人也多,再说这年月里,什么东西都是限量供应的,还得需要各种票才能买,这野山菌却什么票都不要,营养高不说还很好吃。
“遇到事不许冲动,这可不是在村里,要是有找麻烦的,就先跑路再说,不准和人意气之争。”方妍对着王允泽叮嘱。“怎么样都是安全第一,千万别吃亏了。”
“行了 ,我知道了,书呆子怎么现在话这么多了,不像你啊。”王允泽感觉方妍像是变了一个人,唠叨的不行,简直和他娘有一拼了。
听见王允泽答应之后,方妍也就能放心去省城了,“王允泽,那我先走了,我要去趟省城,你和我家老三汇合了就直接回家,不用等我了。”
“行了行了,快走快走,我这儿还要忙活呢。”王允泽心里也是有些兴奋,这一会儿就能挣五块多,书呆子方妍怎么突然这么有头脑了?
方妍朝口袋里装了几张粮票,快步往汽车站去了。
汽车站很小,发省城的车每天只有两班,方妍来得还算早。找到一个靠着窗的位置,正要打个盹儿,售票的人就来了。
“同志,三毛钱。”一个老大姐斜挎着一个军绿色的帆布包,收了钱,撕了一张票给方妍。
得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才到了省城,方妍下车就直奔公交站,在站牌上看了看,实在想不起来是那一路公交了,毕竟都三十年了,方妍只能询问身边的人:“同志,去蔬菜供销公司坐几路车?”
汽车站经常有像方妍这样,破烂解放鞋,衣裳几乎全是补丁的农村人,旁边的人也不惊奇,和气地说道:“省蔬菜供销公司?41路。”
现在的供销公司还都是国家经营,和供销社是一个性质,供销社也会从个人手中收些干货,比如皮毛、草药、蘑菇之流,还没有私人的批发市场,“对对,同志麻烦您能给指个路吗?”
“就从这里坐41路,坐7站就到了春光路,到春光路南段抬头瞅两眼就能找到蔬菜供销公司了。”
“真是谢谢大哥了。”方妍的记忆也像潮水般涌回来,好多的事情自己想不起来,经别人一提醒就瞬间想起来了。
公交车在马路上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像是要随时散架一般。这时候公交一站一分钱,坐7站,就是7分钱。
蔬菜供销公司地上散落着一些菜根泥泞,都是下一级的供销社车辆往来拉货,空气的土腥味方妍也懒得理会。
绕了一圈,终于找到一个挂着“接待室”牌子的房间,还没进去,方妍就被人拦下了,“哎,哎,东张西望的找啥呢?”
“你好,同志,我找下供销公司的经理。”方妍扭头一看,一个老头站在自己面前,身上的中山装洗得发白,想着是有求于人,便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
老头打量了一下方妍,一看就是农村里来的,眼里有些不屑。
方妍心想,果然人靠衣装马靠鞍,这一身行头在村里在寻常不过,在城市里就得被人看轻。
“老叔您受累,抽烟。”进来之前,方妍花了5毛6买了两包三峡门,虽然她是女人,但是也明白有时候烟就是一种社交。
老头接过方妍递过来的烟,拆开抽了一根,正是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表情缓和的不少。
方妍笑着问道:“我也不懂烟,您老将就着抽。”
前世方妍“铁饭碗”端了七八年,下海做生意又是二十几年,什么人没见过,相由心生,打眼一看也能心里有谱,这老头可不是什么清高人士,所谓小鬼难缠,说的就是这类人,说难缠也好对付,花钱能办成的事都不叫难事。
老头吧嗒抽了两口,两指夹着烟对着方妍说道:“小同志,秉着为人民服务,找我们经理有啥事?”
方妍笑着说道:“我们是崇明阿子营县里的,您老也知道,这梅雨季节雨水多,林子里全都是野山菌子,营养都高得很,我们自己也吃不完,本着为人民服务,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目的,所以,村里就采了不少,看看咱这供销公司收不收?”
“我当甚事呢,你可来着了,赶上政策了。”老头笑着指着墙上宣传栏上的一份文件说道:“识字不,瞅瞅。”
方妍仔细看了一遍宣传栏上的文件,主要是省委书记今年在全省民生发展会议上的讲话,强调发展特色农业是社会主义大农业发展的的一个重要方向,发挥各地各村自身的独特优势,百花齐网,要求各级党政领导提高对特色农业发展的认识,尽快发展各地区各乡村特色农业。
方妍脸上一喜:“多谢您老了,这可是一件大好事。”
方妍跟着老头从侧边的楼梯上到了二楼。老头扭头说道:“在这儿等着,别乱跑,我先进去给你问问。”
方妍赶紧应承下来,马上老头就出来了,冲着她招了招手:“小同志,进来吧,这是我们张经理。”
老头把方妍领到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面前,男人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面庭饱满,一身精肉,一副壮汉的样子。老头把人领进来就出去了,经理问道:“你们村里就让你这个小女娃过来?”
方妍可不敢说说是自己私人做的,就顺着话头往下说,“王经理,这不都是为人民服务,村里人大字不识一个,进城了两眼一抹黑,我念过几天书,就让我过来了,而且这车票来回就得6毛钱,多来一个人就得多掏份钱啊。”
王经理点点头说道:“你能做得了主不,我也跟你说实话,这政策是要发展,但是也得你们村里有这个条件实力才行,你们的菌子是什么产量?量少了我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