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又扭头去看秦小悠,“小悠,过来找我有什么事儿?”她知道不会是上货的事情,那件事他们已经说好了,小悠这丫头不会做无用功的。
秦小悠上前一步,身姿摆得恭恭敬敬,“周阿姨,我今天过来是想问问您,我们学校附近,哪所小学最好?”
说完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蹭了蹭脚,一副打扰了人家的害羞模样,看得周桂珍直发笑,这才像个小孩子的模样么。
秦小悠磨蹭了一下,重新抬起头来,“阿姨也知道的,我家一直住在村子里,对市里的情况也不太了解,就想来找您问问意见。”
“我们村子那边的学校教学质量太差,我弟考了九十出头,竟然还是全年级第一,我爸就想把我弟转到市里来念书。”
“主要是想找个师资力量雄厚些的,起码别耽误了小孩子,如果环境也能好一点,那就更完美了。”
原来是想给弟弟转学,周桂珍了然地点着头,“噢,是想给你弟弟找个学校啊,要说离你们学校近一些的,那就要数达盛市文化路小学了。”
“文化路小学是新建没几年的学校,虽然历史没有多悠久,但学校环境和教学质量都是一流的。”
“这几年小升初的成绩,在达盛市也是名列前茅的,现在已经成了很抢手的小学,近两年的招生都已经在限制名额了。”
秦小悠眨了眨眼睛,“限制名额……?那是不是说,想要转学进去会很困难?”事情有点难办啊。
她没想到才八几年,就已经有人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质量和教学环境了,原本以为会很容易办到的事情,没想到会很棘手。
可是已经知道这个学校是最优质的了,秦小悠实在不想退而求其次,上辈子耽误了弟弟,这辈子无论如何也想给他最好的。
“周阿姨,您能跟我说一说转学都需要哪些手续吗?”不管有多难,秦小悠都想要尽自已的全力试一试。
“手续倒是不难办,只要村里和学校能开出介绍信就成,主要问题是这边肯不肯接收,所以还是得先跟文化路小学这边接洽好了才行。”
听到周阿姨这么说,秦小悠攥了攥自已的小拳头,“谢谢周阿姨,您可是帮了我家大忙了,不然我还得像只无头苍蝇似的乱撞呢。”
说完也不耽搁,想抢着下午上课之前的时间,赶去文化路小学,好运气能碰上领导最好,碰不上也可以先去看看学校的环境,了解下大致情况。
抬手跟周阿姨道了再见,秦小悠转身就想跑走,结果被周桂珍一把给抓住了,“都这个点儿了,不先吃饭,你急着干嘛去?”
“我去文化路小学看看,如果能碰上校长或者教导主任在,我就跟他们说说家里的情况,说不得磨一磨就有用了呢。”
“碰不上领导的话,我就在学校里转一转,好歹知道一下学校的情况,回去也好跟我爸妈和弟弟形容一下。”
周桂珍轻叹了一声,这么小的孩子,就把家里的事情全部扛在了肩上,真怕这小小的肩膀承受不住呢。
把人拽到身前,刚要开口说话,赵安琪已经伸手握住秦小悠的另一只手,“小悠,我陪你去,咱们俩一起去求校长。”
女儿的语气坚定,让周桂珍有一瞬间的恍惚,感觉女儿像是突然间就长大了,有了责任心,有了承担生活重量的勇气。
伸手在两个小姑娘的头上轻轻按了一下,“走啦,咱们先去吃饭,弟弟转学的事情,阿姨给你想办法。”
秦小悠赶紧开口拒绝,不论是吃饭还是转学,她都不想再麻烦周阿姨了,周阿姨已经为她做了太多。
“跟阿姨你还客气什么,你跟安琪是好朋友,家里有困难,阿姨帮一把不是应该的嘛,何况有安琪爸爸在,转学这事儿也算不得太难。”
周桂珍和秦小悠两人,当着赵安琪的面,都没有提起两人曾经有过的交集,不是刻意的隐瞒,只是感觉没有提起的必要。
大概在两人的潜意识里,赵安琪是个名符其实的小孩子,而在周桂珍和秦小悠的心里,秦小悠是个等同于大人的存在。
到底还是把两个孩子拉走去吃饭了,顺带了解了一下秦小闲的情况,十岁,在读小学三年级,全年级第一名,性格开朗活泼……
周桂珍的把握又大了一点,“弟弟的这个成绩也算不错了,你们家又要搬到市里来住,有因由在,转学应该不难的。”
“你赵叔叔的办公室每年都会有名额,但他几乎不会用,正好这回弟弟能用上了,你让家那边去开介绍信吧。”
“村里和学校里都要开上一张,最好能让老师给出一份评语,哪个学校都愿意接收好学生的,至于这边,你就别操心了,交给我吧。”
没想到到底还是麻烦了周阿姨,不过为了弟弟的前程,秦小悠也不是矫情的人,再三的跟周阿姨道了谢,才和赵安琪返回了学校。
把弟弟转学的事情搞定了,秦小悠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大心事,心里松了一大块,她好像都看到了弟弟神采飞扬地一路念到了著名的大学。
所以接下来的两天,秦小悠都没有住在学校里,而是每天坐公车回家,一是去给弟弟开介绍信,二是帮家里打包行李。
秦小闲的学校还真有点舍不得放他走,毕竟全校能过九十分的孩子也没几个,他又是年级的第一名,走了着实有点可惜。
但听说秦家要搬到市里去住,不想放人也得放了,班主任更是洋洋洒洒地写了两大张纸的好评,夹在了学校开出的介绍信里。
第六十一章 一封通知书
家里的一应物品很快都整理妥当了,带走的东西并不多,只带了些日常能用到的行李、衣物及洗漱用品。
其它的东西就都盖上了遮尘布,先留在了家里,如果有什么需要用到的,秦大路回来取一趟也不算特别远。
两天后,吴阿姨家的门前,来了一辆大卡车,把吴阿姨的家当都带走了,也载走了吴阿姨和她的儿子,还有惜别的眼泪。
离别的伤感很快被搬进新家的兴奋所代替,吴阿姨把床和锅碗瓢盆这些都留了下来,倒是省了秦家好大的事儿。
中午收了摊子,秦大路和柳梦荷就回了村子,雇了村子里一辆拖拉机,把自家要搬的东西装上了车,顺便去学校接了儿子。
跟小伙伴的分别自然也是万分不舍的,但同样,新家新学校也是让人憧憬和兴奋的。
坐上了拖拉机的小家伙,看得一路闪过的风景,很快的,分手的难过便被对新生活的向往所代替了。
吴阿姨是个利索能干的人,家里四处都是干干净净的,根本不用重新收拾,倒是免了搬家后的一番折腾。
晚上的时候,一家人就在新家吃了一顿丰盛的暖房宴,柳梦荷可着儿子、女儿的口味,做了一大桌子的鱼啊肉的。
一家人边吃边聊,吃得热热闹闹,却被突然而至的敲门声给打断了,秦大路去把门打开,门外,站着赵安琪一家人。
“咦?赵大哥,嫂子,您一家子怎么来了,快请进,快请进。”秦大路赶紧热情地把人迎了进来。
虽然赵安琪曾经伤害过自家女儿,但赵家及时做了弥补,现在两个小姑娘还成了好朋友,秦大路这个当家长的,也不是记仇的人。
赵裴浩边往屋里进边说到,“这不是听安琪说,你们今天搬家嘛,就想着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周桂珍也把手上拿的东西放到了柜台上,“原来还有一间小卖铺啊,怪不得听小悠说,房子卖了四百五十块呢,有这个进项,也算值了。”
做为一个从事商业工作的人来说,对于资金的周转总是有着很高的敏感度,只要有这个小卖店在,买房子的钱总能赚得回来,绝对不亏。
柳梦荷也已经迎了出来,“可不是呗,没想到能买到这间房子,多亏了小悠跟房主的大姐聊得来,人家因为喜欢她才卖的,咱们也算是占了便宜。”
周桂珍就笑了,“真要说起来,你家小悠这孩子,没几个人会不喜欢,又聪明又能干,长得还漂亮,我都想抢回家去养着了。”
“妈,你可真偏心。”跟在她身后的赵安琪不干了,揪着妈妈的衣襟撒起娇了,周桂珍无奈地说到,“瞧瞧,啥时候能长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