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次祭奠带着新皇帝来,规模自不同往日祭奠,诸多礼仪行毕之后,弘历也顾不上同傅莹多说几句话。
等到了行宫之后,弘历把永琰叫到自己身边道:“朕追封你生母为皇后,没有行告太庙之礼,你也别介意。这不是针对你母亲,日后追封皇帝生母朕也省了这事。”
永琰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思,更何况,他并不是生母抚养长大的,和生母算不上特别亲。
“儿子遵从汗阿玛之意。”永琰小心翼翼地说道。
弘历看着他选的继承人,觉得这个儿子真不是太有出息,平生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儿子遵从汗阿玛之意”,丝毫看不出半点才略。不过,听话也很好。
他叹了一口气继续道:“今日你也拜过你嫡母了,你可知你嫡母已经去了多少年吗?”
永琰算了算道:“母亲是乾隆十三年崩逝的,距今四十八年。”
弘历长叹一声道:“是啊,四十八年啦!先皇后也不过活了三十七岁,却让朕想了整整四十八年,可见老天残忍至极啊。”说完之后,弘历不禁老泪纵横。
永琰怕父亲出什么意外,忙道:“今日汗阿玛颇为劳累,还是早些休息吧,不要再想这些伤心过往了。”
弘历擦了一下眼泪道:“哪里是伤心呢,朕高兴呢,年纪越大就离见你嫡母的日子越近了。”
头一回见一向威严的父亲如此深情的模样,永琰也不禁为之感动。
回到紫禁城之后,虽已成为太上皇的弘历,依旧对新皇帝放心不下,诸多大事还是要插手的。他不想让自己闲下来,因为他知道一旦闲下来,回去面对傅莹留下来的旧物,定然只剩下伤感了。
他不知自己能活多久。嘉庆三年除夕前几日,他去看了看傅莹去世时所乘的青雀舫。
当年,他为了把这艘大船运回京城,差一点把城墙给拆了,好在有官员出了主意,架梯子从城墙翻过,才使得在不拆毁城墙的前提下,将船运了进来。
尽管青雀舫在外面风吹雨淋,但弘历每年都派人修护,使得这艘船同当年傅莹乘坐时相差无几。
他看着这艘船,悲伤之事难免又涌上心头,想起当年分别之景,依旧悲痛不已。
他本来就年纪大了,加上又迎风哭了一场,回去竟然病倒了。这场普通的风寒,最终令人猝不及防地带走了他的生命。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八十九岁的弘历走完自己漫长的人生,他成为历史上最长寿的帝王。永琰按照父亲的遗愿,将他与傅莹合葬在了裕陵。
第162章 大结局
傅莹还真的以为自己会被车撞死, 幸好肇事车主还算是个有良心的人,把她送到医院拣回一条命。
颅内出血, 在ICU昏迷了一天一夜, 她方才从死神的手里逃出命来。她的同事过来看她时,说她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后福有没有她不知道,至少她可以借着住院的机会在家多休养几日, 一朝沦为社畜, 能有带薪休养的机会可不多。
等恢复得差不多的时候,她打算趁有时间去故宫转转。刚来的小同事魏思源, 告诉她故宫刚刚开放了几个宫, 要她快去看看。
就算不开放那几个新的宫殿, 傅莹也打算去那里看看。毕竟故宫作为中国古典建筑的代表性建筑物,她这个学建筑设计出身的人,自然对此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
故宫肯定是去过的, 不过平日里她没有时间, 等到节假日去时,因为人太多,着实没有机会去细细观看。
她一个人坐车来到故宫,虽然是非节假日期间,但作为一个着名景点,加上门票也不是很贵,所以游客依然不见稀少。不过,这也足够她好好来观赏研究这里的建筑而了。
傅莹发誓这回要把故宫的边边角角都逛遍,但故宫太大, 她又不是跟团来的,一时走了不少重复的路。
也不知走了多久,她看到指示标牌上有长春宫,便鬼使神差地朝着长春宫的方向走去。
等到了长春宫门口,她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白色T恤,很干净,总是带着和煦微笑的年轻男子。正是她在这段时间负责她的医生。
傅莹记得自己刚从昏迷中醒过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他,虽然意识还有些模糊,但她觉得这个医生很熟悉,就像是在哪里见过一般。
再次见他,她有些心慌。她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同他打招呼,他负责的病患那么多,自己不过是其中一个,他未必能记得住自己。
“不要自作多情。”傅莹在心里这样告诫自己,装作没有看到他,打算从另一个方向溜走。
“傅莹!”她听到有人在背后叫自己的名字,这声音一听就知道是谁的。
她不得不停下来,转身看到那个人正朝自己挥手。
傅莹有些小激动,没想到他还记得自己。她带着掩饰自己内心慌乱的微笑,走到他面前,道:“洪医生,好巧啊。”
那个男子抓了抓自己的后脖颈,道:“是呢。”
傅莹本以为他叫住自己会和自己说什么,哪知他只说了“是呢”两个字,没等到下文,傅莹只得先开口了:“洪医生今天不用出诊吗?今天不是休息日啊。”
年轻男子这才多说了些,道:“我前天刚做了一台手术,所以今天休息。”
傅莹并不太清楚他们当外科医生的是怎么安排休息的,虽然她在住院时同他有过不少交流,但那些多是关于她病情的事儿,两人私下交流并不多。
正当她不知道该同他说点什么的时候,那个年轻男子问她道:“你恢复得好些了吗?”
傅莹摸了摸自己的脑袋,点了点头,道:“好多了,我记得洪医生说我可能会忘记什么事情,但我觉得我没忘记什么啊,反正记得东西同出车祸之前没什么区别。”
那个年轻男子笑道:“没忘记更好啊。”
说完他指了指前面的长春宫道:“这个长春宫好像是刚开放的,咱们要不进去看看吧。”
傅莹点了点头,同他一起进了长春宫。
因为是刚开放的宫殿,这里的人比别的宫殿稍多些,故宫的屋子并不是特别大,诸多人挤在狭小的空间里,不得不挨得近一些。
“这回来故宫,觉得这里的屋子好像比之前小了啊。”年轻男子大概有些热,用手扇了扇风说道。
傅莹诧异地问道:“那洪医生上回来是什么时候?”
年轻男子回道:“好像是我十岁左右吧,反正我也不是本地人,读大学也没在帝都读过,能来故宫的次数非常有限。”
十岁怪不得呢,傅莹心想。她四下看了看这长春宫的布置,有一点点熟悉感,估摸着是因为故宫的屋子布置都差不多吧。
她一边说一边比划道:“古代建筑多是木制结构,承重能力比不上现代的钢筋水泥,所以才没有办法把建筑物建得高大宽敞。”
“傅小姐果然懂得很多啊。”那个年轻男子称赞道。
傅莹脸上微红,低头道:“其实不过刚好是谈到自己专业领域内的东西罢了,如果说问起医学方面的事儿,我也是一窍不通的。”
年轻男子又摸了摸自己的后颈,道:“也对哦。”
长春宫的解说员,正在滔滔不绝地讲着有关长春宫的故事,傅莹同她身边那个人,都情不自禁地走到解说员身边,听解说员在说些什么。
那个解说员先是介绍了长春宫的大体布置,然后说道:“长春宫曾住过乾隆的原配皇后,富察氏,这个宫殿见证了乾隆与富察氏的爱情……”
听解说员说这些,傅莹心里忍不住暗笑,她想着乾隆的爱情传说太多了,与自个儿原配妻子的故事有什么好说的。
解说员依旧在那里滔滔不绝地说道:“乾隆名号‘长春居士’,便将让妻子住进与自己名号相匹配的地方,也就是这个长春宫,而富察氏在圆明园的住处也叫‘长春仙馆’。”
“乾隆果然是历史名不虚传的‘情圣’,这么会安排,是女的都会心动吧。”傅莹心想道。
“富察氏一共生育了两子两女,但这四名子女只活下一个女儿,另外两个儿子,都曾先后有意被乾隆立为太子……”
解说员刚说道这里,傅莹身边的那个人就忍不住感叹道:“哎,真是一个可怜的母亲。”
傅莹也是感到一阵心酸,她听解说员继续讲解道:“在富察氏的小儿子去世之后没多久,乾隆为了排解富察氏内心的伤痛,便安排了一次东巡,没想到富察氏竟病死在东巡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