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傅莹选定玉枝当掌事宫女,玉净或多或少还是有些失望,以为是自己能力不足不得傅莹喜爱,或者是当年自己胡乱多语令傅莹对自己心有不满至今。
后听傅莹说她身边之事要她多用心,顿时又生出些喜悦,明白傅莹并非不是不看重自己。于是忙道:“福晋之事,奴婢自然不敢怠慢。”
傅莹来清朝之前,一直不知“奴性”为何物,如今见多了也就没什么想法了。她只是想,若是在现代,如果你一个老板把一份好差事给了别人,那没得到差事的人肯定心里会抱怨老板的。
玉净怎么想,傅莹也不知道。看她好像没那么失落,反倒还有满足之态,她也只能在心里感慨,果然是不能用现代人的想法去揣测古人。
对于这些事情,弘历向来是不操心的,所以当傅莹将自己的决定告诉她的时候,弘历只是淡淡地说:“随你,她们二人都是你的心腹,哪个当掌事宫女都一样。”
都一样吗?弘历大概不知道她为选哪个当掌事宫女,可是费了不少心思的。不过她知道,他对自己府中这些琐碎之事向来不放在心上,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若初走了没几日,内务府那边的人过来了,告诉这里的太监宫女,玉枝为这里的掌事宫女。傅莹见这个过程倒很像是现代开会介绍领导的样子。
宫女、太监自有管他们的宫女、太监,傅莹也懒得操那个心,她管好这里的格格,带好自己的娃就行了。
说来那些格格们也比较可怜,本来到弘历这里来是要生个儿子,为自己谋个锦绣前程,无奈弘历心不在她们身上,希望也就落空了。
其实和弘历生活这么些年,她早就对他的性子摸透了,知道他这人喜欢上一人,便不会轻易改变了。
她对他倒没之前那么强的占有欲了,毕竟那种现在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占有欲,已经损到了自己的身体,幸好现在她有儿有女,不然肯定日日为此懊悔。
就在宣告玉枝为这里的掌事宫女的同一日,玉枝领着一个面生的宫女来到傅莹面前,告诉她,这是新分过来的宫女。
傅莹坐在椅子上,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宫女,见她身量不足,也就十几岁的模样,比玉净她们还小许多,稚嫩的样子,反倒让人有些不放心她能干好活。
“内务府怎么选个黄毛丫头过来,即便我这里不缺人手,也不该这么选人吧。”傅莹见这个小宫女有些郁闷地心想。
傅莹看着这个小宫女问她道:“我见你面生,以前不是这莲花馆的吧。”
那个小宫女毕恭毕敬地回道:“是的,奴婢听内务府的公公说,四阿哥要一个年纪小的宫女过来,奴婢便被指过来了。”
“咦?此事四阿哥还过问了?”傅莹愈发不明白弘历为何要指派一个小宫女过来。
那个小宫女点了点头,道:“奴婢的名字还是四阿哥给改的呢,奴婢原名常碧莹,四阿哥说‘莹’字犯了福晋的名讳,要我将名改成‘莫渝’呢。”
傅莹看她那神态中有几分得意,估计是没想到弘历还会亲自为给她赐名,搞不好还以为弘历喜欢自己呢。毕竟要到弘历身边的女子,形式上总得自己这个正妻点个头。
心里的疑问打算问弘历,见她年幼,便对她说道:“你刚来这里诸多规矩不懂,凡事多向你玉枝姑姑请教些。”
那个宫女听罢,对傅莹说道:“奴婢定会好好和玉枝姑姑学规矩的。”
傅莹抬手示意她们下去,又让玉净将赵琛叫了进来。
见了赵琛,她对他说道:“赵公公,如今若初离了宫,这里资历老的就属你了,玉枝刚刚当了掌事宫女,诸多事情还得靠赵公公你来指点。”
赵琛躬着身子回道:“福晋客气,若玉枝姑娘有什么事情问我便是。”
傅莹知道他们太监同宫女不同,一旦进了宫就不会出去了,也不知这些太监到底有多大的勇气才选择这样一条路,那家里怎么看待他们呢?
于是忍不住问赵琛道:“赵公公家里还有亲人吗?”
赵琛回道:“至今母亲尚在人世,家里还有几个兄弟,一个姐姐早些年出嫁了。”
傅莹点点头,又问道:“那家里人都还好吧?”
赵琛知道傅莹素来怜下,她说出这些关怀之语并没有任何不妥之处,于是笑着回道:“到底还是皇恩浩荡,如今家里衣食无忧,还有几处房舍。当年奴才父亲没了,又遇到饥荒,不想姐姐被卖,就自己进宫当了太监,算是给全家人谋条生路。”
傅莹平日和太监们交流并不多,听赵琛说这些,不免摇头道:“还是赵公公你孝顺,这些往事我也不过是随口问起,你先退下吧。”
等赵琛离开之后,玉净见傅莹连连叹息,知道她是听了赵琛身世之故,于是忍不住说道:“福晋,其实这些太监多是苦出身,不然谁愿意绝后呢,可他们若不这么做,就会饿死的。”
“正说呢,我在这宫里日日好吃好喝,怕是不懂外面生存之艰难了。”傅莹叹气道。
傅莹言罢,又出去寻自己的儿女,如今陪自己的儿子女儿是自己最大的快乐来源。
陪儿子和女儿让傅莹一时忘记问弘历,为何要选个黄毛丫头到她身边。晚上就寝前想起这件事,便问了出来。
弘历一边脱衣一边回道:“我见若初离去你伤感不已,想着找个年纪小的,或许还能多陪你几年。”
傅莹走到他前面道:“原来四阿哥是这么个打算,我还以为……”
“以为什么?”弘历将脱下的衣服交给玉净问道。
“我以为四阿哥看上那丫头了,所以才放到我屋中。”傅莹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是呢,我是看上了……”
傅莹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有人在她耳边说了一个“你”字,然后就被他抱了起来,听到他说了句:“熄灯。”
玉净会意,迅速用扇子扇灭了所有蜡烛,然后让屋里的其他人离去。
这都能勾引到他,傅莹暗自佩服自己的“狐媚”功夫。
第86章 (捉虫)
莫渝虽然年纪小,但还算聪明, 在玉枝的教导之下, 没用多久就熟悉了这里的事务。
其实傅莹对下人们要求并不高, 只要不生二心,笨点她还是能忍受的。
如此过了一年,等到来年刚开春时,有一件好事传来。雍正封弘历为和硕宝亲王,弘昼为和硕和亲王。虽说一般皇子早晚都有封王这一日, 可相比于雍正三十岁才封的雍亲王,弘历这个宝亲王算是封得早了。
在弘历封王没多久之后的浴佛节前几日,雍正又在园中大办法会。雍正向来对佛法很是推崇, 常常在圆明园中召开各种法会,让德行出众的高僧来宣讲佛法。
弘历虽心里比较反感父亲求仙问道、炼制丹药这类事情, 但对宣扬佛法之事还是十分赞同的。
他听那高僧将那因果轮回之事,听得津津有味,感触颇多。
等那高僧宣讲完毕之后, 雍正突然走到在一旁虔诚听法的弘历身边。
弘历见父亲走到自己面前,以为父亲有什么事情交代, 忙起身听候父亲训话。
雍正问他道:“四阿哥,你现在可有号吗?”
弘历知道父亲所说的这个“号”就是指名士常给自己起的称号。例如李白的号“青莲居士”,自己的父亲雍正也常以“圆明居士”自居。
怕父亲反感此事, 他不敢有所行动。于是据实回道:“儿子尚不敢擅自取号。”
雍正背手看着弘历道:“既然如此,朕便赐你‘长春居士’为号如何?”
不管雍正给自己赐个什么号,弘历都只可能说好, 更何况这“长春”二字的寓意确实很好。于是慌忙致谢父亲赐号之恩。
雍正看到在一旁的弘昼,觉得自己给弘历赐号而不给弘昼赐号有些不妥,于是又给弘昼赐了一个“旭日居士”的称号。
因自己的丈夫被封了王,傅莹理所应当地成了王妃,各路达官贵族自然免不了又一是番恭贺。
傅莹作为嫡福晋,不得不出面应酬各位王公贵妇们的道贺。这种应酬,傅莹因接手得多了,自然轻车熟路,回礼等事宜处理得相当顺手。
不过,这可苦了伊哈娜。同弘历一同封王的弘昼,自然也是有着一大波人要去道贺,伊哈娜还怀着孩子,不过几个月就要生产了,府里来来往往的人,让她叫苦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