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的心思林舒多多少少还是能猜到一点,他们不过就是认为林舒既然将事情闹得这么大,那么对这几个上门闹事的人绝对是抱着想要好好收拾他们一顿的想法。
说实话大家会这么想也是无可厚非的,原本林舒的确是这么想的。但后来曹智贤的出现就让林舒改变了这个主意。
说来这两人并不是犯了什么杀人放火的大罪,自己就算是要教训他们也不能将他们怎么样。索性就让曹智贤将人给带走,至于最后曹智贤会怎么处理那就是曹智贤的事情了。
不过在曹智贤走之前却告知了林舒自己的来意,原来是因为当初她所用水泥铺路这件事已经被圣上知道了,但之所以会过了接近四个月以后圣上才对这件事情表态是因为之前圣上安排了工部的人去实验这水泥是否真的像是曹智贤奏折里面说的那般坚固。
最后实验出来的结果也真的就是如同曹智贤所说的一样,虽然不能算是牢不可破但对比起从前的那些个材料来说却是要好上不少,而且最关键的是这水泥大大的节约了成本。
好比从前造一座桥至少要上千两的银子,但如今早一座桥可能一两百两的银子就够了。这中间的差距有多大?而且造出来的桥比起从前花大价钱所造出来的桥还要更加的牢固一些。
要知道当初皇帝知道这个结果的时候可是高兴的一晚上都没有睡着,深深觉得自己当初封林舒作为清平县主是个无比英明的决定。虽然自己还没有见过林舒一面,但林舒却已经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
他这个皇帝做的很是辛苦,每天要管理那么多的朝中大事,但国库里面的银两却又不是很充足,所以这一举等于就是给自己节约了几十万两甚至是上百万两的银子。
可别小瞧了修桥这事儿,这可不是小事。要是不小心遇到哪年发洪水,哪儿哪儿的堤坝垮了那可又是劳民伤财的事。但在还没有得到确切的结果之前他作为皇帝也只能是选择耐心等待着,好在这个结果也不算是让自己失望。而且而且如今户部跟工部的人就这水泥问题已经探讨过很多次了。甚至还打听到底是谁想出了这样的主意来,只不过当他们知道这主意竟然是林舒想出来的时候。当场直呼不可能,即便林舒被皇帝封为清平县主,但在他们这群读书人的眼里林舒依旧只是一介村妇,她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本事。
要说这不是林舒想出来的吧,也不太可能。毕竟他们这么多的读书人都没有想出来这样的法子,怎么偏偏就被一个妇人给想出来了呢。实在是让他们这心里不忿到了极点,难道他们这么一群位极人臣的大臣竟然还比不过一个妇道人家吗?
好在这群大臣也就是在自己的心里想一想,真要是将这话拿到朝堂上面去说只怕又不知道要笑掉多少的大牙呢。
当然不管朝臣们是怎么想的,皇帝却是打定了主意要奖赏林舒的。而且他的想法很简单,林舒做的这件事情可算的上是为国为民的好事了。别的奖赏只怕是太轻了,那就直接将林舒的品级再抬一级封她为清平郡主。
再将临沧县附近的几个县都划分给她作为封地,只是这事才刚一提出来就被大臣们给反对了。反对的理由很是简单,那就是从前皇帝封了林舒作为县主那是没有给封地的,最多也就是赏赐了一些黄白之物。
但一旦将这封地给出去了那可就是坐实了郡主这个身份,且不说这林舒的人品才性如何。这样大的殊荣怎么能够轻易就给了一个村妇?
皇帝心里明白这些大臣一直口口声声的跟自己说林舒是村妇也只是因为觉得自己在林舒的这件事情上面的确是表现的有些不同。
不过皇帝就是皇帝,最后想出了一个给封地但是不提升品级的法子。也就是说林舒依旧还是县主,但明显却有了封地。不过皇帝给林舒的封地却不是临沧县,而是临沧县隔壁的青县。
比起临沧县来,青县自然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但即便是这样也依旧还是反对的人居多,认为皇帝不该这样决定。
但皇帝就是皇帝,九五之尊的尊严岂容一帮大臣置喙的。最后直接表示,如果不同意这个决定那就按照之前说的封林舒为郡主,然后再赐封地。
皇帝的这话一出,所有大臣都闭嘴了。皇帝已经退让了,如果他们在得寸进尺的话,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皇帝直接按照最初的决定来了。
当然除了封地之外,皇帝另外还赏赐了林舒一千两黄金,再来就是安阳府赏赐了一座四进的宅院,作为林舒的县主府。
这样的赏赐不可谓不重,因此曹智贤才会在知道圣旨的第一时间就来到桃源村,为的就是给林舒提个醒让自己能够为迎接圣旨做好准备。
这消息是曹智贤私下透露给林舒知道的,明面上曹智贤就是来看当初林舒跟自己说的红薯的。
林舒都呆住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不过是随便提出的水泥,最后竟然能够为自己带来这样的好处,这是自己怎么都没有想到的。
“曹大人可知道宣读圣旨的人什么时候到?”林舒问道。
“消息是恩师用书信快马加鞭给我送过来的,但依照下官的估计最多也就是在这两天就会到了。”曹智贤道。
“这几日我一定会好好准备的,争取给前来宣旨的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林舒道。
曹智贤点点头,“县主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曹智贤这么赶来告诉林舒这个消息,林舒无论如何也是要承他这个情的,因此便请曹智贤留下来用饭。
第437章 升任通判
最后曹智贤只得安排衙差们先将犯事的几人给带走,与此同时林舒也给几个衙差几两银子。
“这回县城的路不近,你们这么来去匆匆的想必也一定还没有吃过饭,路上的时候买点儿吃的。”
衙差们都是在县衙里面做了好些年的人了,当然不会像李达这样不懂县主的身份到底代表了什么,所以当林舒给他们银子的时候他们立马就跪在地上叩谢了林舒。
但他们这么一下跪倒是将林舒弄得有些尴尬,要知道林舒一贯都是不喜欢有人跟自己来这一套的。即便是家里的下人林舒也不会让他们这样。
“快起来吧,咱们不兴这一套。”林舒伸手将人扶了起来。
“多谢县主。”他们是几人前来的,最后走的时候却押走了好几人也算是全了他们这一趟从衙门来这一趟了。
席间曹智贤又跟林舒说了,可能要不了多久自己就会被调走了。
“这是为何?”林舒记得曹智贤的任期应该还有一年的时间,怎么会这么快就被调走?但是见曹智贤一脸红光满面的样子又不像是什么坏事。
曹智贤哈哈一笑,对着林舒拱手道,:“说来还要多谢县主您了。”
“谢我?”林舒更是一脸的茫然,显然不知道曹智贤所说的多谢自己到底是因为什么。
“曹大人还是将话跟我说清楚吧,要不然我可真是不知道曹大人你这是在跟我打什么哑谜。”
“说起来也是托了县主您的洪福,所以才能让下官这么快能够晋升了。”曹智贤现在对林舒那是满心的感激啊,虽然说他的政绩的确是不错,但如果要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的话的确是会相对慢一些的。
但连着两次因为因为林舒的原因让自己在皇上的心里留下了印象,这一次更是因为林舒自己便直接被提升了两个品级。让他
从正七品的知县成了正六品的通判,当然既然他成了通判那这临沧县的县令的位子当然就要让人了。
得知竟然是这样的原因,林舒也是从心里为曹智贤觉得高兴。像他们这样走上仕途的人肯定是盼着自己有一天能够平步青云的,虽然如今曹智贤还只是通判但相信他会走的更远的。
“那曹大人可知道接替你的人选吗?”林舒问道。
曹智贤一笑,“这接替的人选下官的心里倒是有几个大概的想法,但到底会是谁来接替下官,下官就不得而知了。”他作为一个知县能够知道这么多的事情已经是因为他有一位在朝中还算是受皇上恩宠的恩师的原因在。
但想要知道更多的却是不要可能了。
林舒略一颔首,“是我着相了。”曹智贤不管是作为朋友还是知县对自己都算是照顾颇多,所以如今自己才会在一听说曹智贤以后可能就会离开临沧县有些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