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古代农家生活(301)

作者:柳川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只可惜初时的曹智贤可没有现在的脑子这么灵活,一个主考官让自己到他府上去寻他,这要是被有心人看见了再稍加利用只怕结果不堪设想。因此,庞梁并不曾等到曹智贤上门,反而是得到了一个曹智贤到临沧县任知县的结果。

若是到此,恐怕曹智贤与庞梁之间也就不会再有任何的联系了,毕竟一个在京城如日中天,一个却要到不知道什么地方的偏僻小县城做知县。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犹如是云泥之别。谁都不会相信这二人之间会有任何的联系,可事实却是曹智贤竟然意外的写了一封书信到庞府言明自己的一切。

要是换了别的人,曹智贤这样的态度只怕早已经是被整治了。可庞梁欣赏一个人就决计不会与他为难。反而还认为曹智贤是个可造之材,而且他久居京城对外面的情况了解的实在是有限。原本当初的打算是将曹智贤留在京城,也能培养成自己的助力,可后来庞梁却并没有将曹智贤留在京城。只因为曹智贤若是留在京城,对他自己的确是一件好事。可庞梁要是想知道外面的事情也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所以庞梁在曹智贤离京之前见了曹智贤一面,言明希望曹智贤可以将地方上的事情如实的告知自己。

庞梁也的确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大臣,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让整个国家变得更好。很多时候曹智贤报上来的消息虽然不算是什么重大消息。但庞梁总是能够从中举一反三,然后未雨绸缪的做到常人之前。

但庞梁与曹智贤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没有什么人知道,如今在圣上面前庞梁却是毫无隐瞒的将所有的实情都据实已告。

“原来是这么回事。”德庆帝并非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王,相反的他对于江山社稷都很是关心。可他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即便是朝中还有文武百官。可文武百官之间却也不是都能相处融洽,为了江山社稷抛头颅洒热血的。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各自为营。

这对于帝王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所以他在为的这些年除了要操心国家大事之外,更要小心权衡个个权臣之间的平衡。不会让谁压过谁,一直都是处在一个平稳的状态。

“微臣自知这么做的确是有亏圣上,但若是对外面丝毫都不了解,又何谈能为圣上解忧?百姓若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怕我们这些做官儿的,也不见得就能坐稳自己的位置。”庞梁的这话已经算是大逆不道了,可德庆帝听过之后也只是微微一笑,道:“庞爱卿说的是,这天下既是朕的天下,也是百姓的天下。若是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了,那朕这个皇帝的日子自然也就不好过了。”德庆帝早先并不是太子之身,只是后来太子的德行有亏,先帝才会废了前太子改立德庆帝。

自德庆帝做了皇帝以后,一直以来最想做的大概就是能够让百姓过上安康的日子,可这哪里又是那么容易的?

“当初朕也是一时之间想不到所以才会封了那林舒做清平县主,后来便将这件事情抛置于脑后了。却没有想到如今这位县主倒是又给了朕一个惊喜。”德庆帝道。

“只怕这是谁也料想不到的,可这也是圣上的福。若非当初圣上英明,又怎么会有如今的这件喜事呢?”或许水泥修路目前想要在全国推行不见得顺利。但既然有这样牢固的效果,那也就是说明可以将水泥用在修建桥梁,加固堤坝上面。

若是真有这样的奇效,那洪水决堤的情况就能大大的减少了,这不更是一件造福百姓的大好事吗?所以德庆帝欢喜也是有道理的。

“只是这件事暂时还不易宣扬出去,等确认了之后再行告知百官。”德庆帝道。

德庆帝知道一旦这么做必然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这些人的利益盘根交错一旦被牵涉到了那可不是动一两个朝臣就能行的。很有可能便会动摇根基,所以德庆帝才会这么说。

庞梁自然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因此对于德庆帝的想法自然也是很支持的。

“微臣知道,微臣这就去办。”

曹智贤将水泥路的事情告诉了庞梁,但也没有想着短时间内就能得到消息。毕竟这事是需要证实的,等到庞梁将事情都证实下来以后至少也是四五个月以后了。

不过虽然还没有得到庞梁的消息,但曹智贤已经开始在临沧县开始实施用水泥修筑堤坝了,还有一些地面这些都是用水泥重新加固。

第407章 罗氏,许氏上门

也因为当初林舒让薛正堂做了些推车来用,因此当曹智贤开始用水泥的时候,自然也就想到了这里。而且为了卖林舒一个面子,更是直接就将做推车的活儿交给了薛正堂来做,价钱与市面上的也是一样的。

但明眼人的心里都很明白,与县衙合作跟直接在市场上面卖肯定是不一样的。能够跟县衙扯上关系,对薛正堂今后的人脉关系无疑又是迈出了一大步。

今后找上薛正堂让他帮忙做工的人肯定是会越来越多的,罗氏知道这些都是林舒给他们带来的。因此在收到县衙的单子之后罗氏便提着礼上了林舒的门。

“二嫂?”林舒对于罗氏的出现还是有些诧异的。

罗氏一脸的喜气洋洋,如今她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这人的精神自然也就越来越好了。加上如今的罗氏虽然身穿的不是锦罗绸缎,但却也是细布棉纱。加之人的精气神儿比起从前更加好了,整个人看上去竟然也不过才二十出头的样子。

“要不是你让正堂做那个推车,咱们哪有那个机会跟县衙扯上关系?如今家里接到手的订单可要比从前多得多。你二哥还说想要找个学徒工帮忙呢。”罗氏的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证明她的确是很高兴。

林舒缓缓的点头,“也是二哥自己做的好,要不然又怎么可能会入的了曹大人的眼睛?”

林舒这么说,但罗氏却不会真的这么认为,毕竟像是这样的木工活儿可不是只有自己的丈夫才会做。换了其他人一样可以做的很好,说不定比起自己的丈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罗氏知道自家如今到底是托了谁的福。

“哎呀,如今这样到底是因为什么,难道你当二嫂的心里就那么没数吗?”罗氏道。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林舒自然不会再说什么。罗氏是个知道感恩的人,所以林舒对她的好她自然会记在心上。

罗氏来时给林舒带来了礼,回去的时候却是两手都提着林舒送给自己的回礼。要是换上许氏或者是其他人只怕早已经是乐得合不拢嘴了。可罗氏知道如今的林舒对他们薛家的人已经是越来越疏远了,或许就连对他们的帮忙也不过就是顺手而已。但罗氏依旧感激林舒这样的顺手人情,能够让他们一家人生活的更好。

其实罗氏的猜想的确是对的,林舒对于他们的态度虽然比起其他人稍微亲密一点,但也就是这样了。想让林舒像对霍青夫妇这样的态度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而且薛家老宅在林舒的眼里已经彻底沉寂了,如今她还对罗氏好,提携薛正堂的原因是因为哪怕她不将薛家老宅的人放在眼里。可难保这老宅的人不会主动来找自己的麻烦,而罗氏就是林舒用来制衡薛家老宅的一个最好的助力。

如今罗氏在老宅的地位已然凌驾在董氏之上了,虽然平日里罗氏对董氏依旧还是恭敬有加,可如今的董氏对罗氏可是再也没有了从前的凶神恶煞。反而是担心要是自己言语间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得罪了自己的这个儿媳妇,让自己的后半生无依无靠,日子过得很是凄凉。

或许看起来的确是有些可笑,可事实就是如此。

大房已经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证明了自己肯定是不会供养两位老人的,倒是罗氏还会时不时的关心两位老人家。董氏在老宅早已经不复当初的威风了,毕竟已经分家了。虽然她还是婆婆,但对于已经分家的媳妇来说她这个婆婆的分量早已经比不上从前了。

“夫人,薛大夫人过来了,说是有事想要跟您商量。”周全对正在看薛蓉写字的林舒说道。

“薛大夫人?谁呀?”林舒还没有做出反应之前,薛蓉倒是已经迫不及待的问到了。如今她娘对她已经是越来越严厉了,每天都会亲自监督她写字,让她想要偷懒去瞧瞧小花她们都不行,实在是很是让人困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