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云将两张字条烧干净,整理了一遍私藏的药物和武器,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房间。以后她要慢慢成为太后重用的人,甚至是最信任的心腹,必须小心谨慎,不能被任何人发现她私藏的东西,也不能被任何人栽赃陷害。这是场战争,徐子凡第一次明确地表示出要夺权,她也有了很强的奋斗动力。
她早就看太后母子不顺眼了,利用徐子凡为他们当牛做马,占尽好名声,把恶名都丢给徐子凡,虚伪得要命,偏偏徐子凡以前对太后十分在意,她也不好说什么。她本打算找合适的时机劝谏,劝谏不成就想办法离开,没想到徐子凡突然改变想法,派她做奸细对付那对母子。徐子凡这么信任她,她当然不会辜负他的期望。
那边小宫女见到太后,就将墨云与徐子凡见面的情景一丝不差地描述出来,太后听说墨云对徐子凡只有恭敬,徐子凡对墨云也只是冷淡询问几句她的事,满意地笑起来。
再听说墨云一心惦记她的身体,请求徐子凡帮她解决烦心事、帮她找神医、找药,她就更满意了。看来当初徐子凡送人来确实是替她找了个合适的人,而不是放钉子过来,在她看来徐子凡也没理由给她放钉子,毕竟他对她情深义重,有的只是关切而已。
那么墨云就是在她身边久了真的把她当主子了,据香云调查的结果看,墨云在王府只是个寻常的丫鬟,因着机灵会说话被挑中,还是被徐子凡的管家推荐的,并不是徐子凡亲自看重的心腹。如今墨云在她身边已经是一等一的大宫女,再上一步就是她身边第一人,是人都知道该忠心于谁,太后非常满意。
太后打发了小宫女,又叫来侍书,让侍书给香云传消息,打探一下最常出入王府的人有哪些,最好查清楚徐子凡私底下有什么势力,要是香云能自荐枕席成为徐子凡的妾室,那就更好了。很多时候男人都抵不过枕边风的威力,且亲近的关系能让香云更深入地了解徐子凡的势力,甚至做手脚瓦解它。
德安在香云死后就一直冒充香云与宫里联系,所有相关的事都是亲力亲为,之前太后询问墨云之事,自然也是他送出的假消息误导了太后。这次收到消息,他嘴角抽了抽,对那位太后是真心无语。太后为了拿捏徐子凡真是什么损招都上,他就说太后派香云来王府打探消息是不是太天真了,原来太后的目的在这呢,想让香云给徐子凡当枕边人呢,心上人送来的枕边人,真够膈应的。
德安摇摇头,亲自去书房跟徐子凡说这件事,徐子凡倒不觉得惊讶,这段时间韶华看了不少宫斗,总结出一大堆相关计谋给他看,送个间谍小妾这种事都是小意思,更何况香云已经死了,太后有什么阴谋都用不上。
不过碍于“香云”若真的成了他小妾,太后有可能会找借口让她进宫见见,那就露馅了。在他彻底掌控朝堂之前,他还不打算让“香云”的事暴露,这一招也就不接了。反正他若不近女色,太后还会脑补他爱她爱得深情,不但不会不满意,反而还会更相信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正好可以迷惑她,方便他暗中动作。
徐子凡思索了一下当前的形势,吩咐道:“三日后送消息给她说勾引失败,十日后再送一次消息,一个月后再送一次,顺便给她几个错误的势力名单。最近皇帝小动作不断,开始培养暗中势力了,太后一定不知道,既然她这么关注朝堂,就借她的手把皇帝的人除掉。”
第310章 摄政王
再次上朝,徐子凡提出立傅家女为后,面无表情,态度比上次强硬了许多。
皇帝听小顺子说了徐子凡前一天去见太后之事,当时他就想过太后定会利用徐子凡给他施压,只是没想到竟又是立后之事,且人选还是傅家女。想到当初太后给他分析说傅家女为后不能给他提供势力,他心中冷笑。太后这是摆明要打压他了!
其他朝臣也是亲眼看着太后的人把徐子凡请走的,想想这段时间一连串的事,太后这是铁了心的要把侄女扶上后位啊。众臣心里盘算起来,立后这件事已经商议许久了,太后和徐子凡的态度如此强硬,他们谁争后位也得不了好,且皇帝和芙蓉的事闹得满城风雨,成了皇室丑闻,到底影响很不好,还不如办场喜事热闹热闹。
让傅林的女儿做皇后总比大家再议论芙蓉好,傅林能力一般,成了皇后娘家也没什么威胁。
丞相和镇国将军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更确认当初没应了皇帝是对的,不然今日岂不是要和摄政王对上?太后不站在皇帝这边,皇帝自己也宠个花楼女子给皇后没脸,他们要是应了就丢死人了。
于是在短暂的静默后,十几位大臣出声赞同徐子凡的提议,徐子凡微微转身轻飘飘地一扫,几乎全部大臣都跟着附议。只有两个皇帝的心腹试图反对,说要再考虑考虑。但这都不用徐子凡开口,他这一派的就给顶回去了。
徐子凡一语定音,偏还是沉着脸对皇帝很不满的样子,气得皇帝坐在龙椅上紧紧抓着自己的膝盖,抓到痛才强忍住没当场发飙。他现在已经丢掉许多优势,当朝胡闹和徐子凡硬顶是最不智的行为,一个皇后一个女人而已,谁都无所谓,他会在乎这个吗?但今日之耻,他将来定要千百倍还给徐子凡,将他挫骨扬灰!
皇帝硬生生挤出个笑来,“摄政王选的人定是最好的,那此事就这么定了,着礼部拟定吉日,举办封后大典。”
徐子凡像是看不见他的示好,“得寸进尺”地道:“皇上,宫中近日有些不太平,皇上和太后都受了惊。太后的意思是要大办帝后婚事,近日皇上一直养伤,不好操劳政务,那便亲自安排大婚之事吧。”他偏头对礼部尚书说,“李大人,皇上大婚之事麻烦你多操心,大婚事宜定要问过皇上的意思再做决定。”
他顿了顿,在皇上眼中冒火时又补充了一句,“封后之后要大选,充实后宫,相关事宜也可以开始筹备了,若皇上有什么想法,不妨多同李大人商议。”
李大人下意识地拱手应下,“是,臣定尽心尽力。”
说完才反应过来,皇帝还没开口啊,他这是应个什么劲啊!不过皇帝既然没开口呵斥,应当也是赞同摄政王的提议吧?李大人默默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低头站好。
皇帝再也没心情继续听下去了,宣布退朝之后大步流星地离开,满腔怒火,气得眼花耳鸣,胸腔几乎要炸裂!他觉得他在朝堂上越来越像是多余的,明明之前徐子凡已经少开口,尽量让他去说,怎么如今又变成这样,仿佛他还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幼童,只能坐在龙椅上看徐子凡发布施令?
这天皇帝寝殿里的摆设全被砸了,碎片铺了一地,他这么多年生的气加起来也没有这几个月的多,他甚至有一点无计可施的感觉。权力在摄政王手里握着那么多年,哪里还要得回来呢?恐怕只有摄政王死了,他才能成为真正的皇帝。
从这天开始,真的时不时有官员跟皇帝请示大婚之事,他除了这件事就是暗中谋划着壮大自己的势力。可他早起贪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出一点点成效,转眼他的人就会出事。
德安冒充香云把皇帝的暗中势力说成是徐子凡的势力,太后果然就出手了。
这些人有出意外残疾的、有被栽赃陷害的、有调去闲职的,一次两次也就罢了,隔段时间就有个皇帝的人出事,怎么看都是故意针对他啊!皇帝发狠下了大力气调查,徐子凡在暗中推了一把,将证据送到他手上,他才发现这些竟全是太后的动的手脚,其中大部分都是傅家叫人去做的。当然,徐子凡也趁机把太后和傅家的暗中势力透露给了皇帝。
皇帝寝宫又遭了一次殃,对太后愈发厌憎。至于傅家,他本就因立后之事心生反感,如今知道傅家帮太后打压他,还手段龌龊做了那么多肮脏事,对傅家也厌憎起来,连带对傅秋雯也厌憎的厉害。
他开始还击太后,用自己的势力去打击太后的势力,还在朝堂上申斥了傅家好几次,丝毫不顾他们的脸面。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他被徐子凡绕着圈子的引导,已经找不清重点了。徐子凡的刀都悬在了他头上,他还没察觉到危机降临,反而非要和太后争那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