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贵媳(22)

作者:八千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所以,想要卖点柴禾的,一般都是摆在城门口卖的。

交那些守门的人两文钱,就可以摆在外头摆一天。

然而,……贫户人家辛辛苦苦的从山里头,挑两担子柴禾卖,也才卖三文钱。

所以,在这里卖柴禾可是不划算的买卖。

所以,那些村汉逢年过节的时候,或者是要整寿的时候,才会将平日里辛辛苦苦攒起来的大几十枚鸡蛋来卖。

“大牛叔,这城里一直都是这样热闹吗?”

王大牛是个一向都喜欢不动声色的人。

他一边左右细心的观察,一边漫不经心的对着问他这话的勇子,轻声的嗯了一声。

不一会儿,耳听八方眼见六面的王大牛,一下子就看到了自己跟他打过几场交道的那个身影。

“马爷~!”

王大牛像是一个跟对方熟络的,再也不能熟络的老熟人,先是对着那个带着六方帽的中年男子,深鞠了一躬。然后热切的叫了这么一句。

那个带着六方帽的男子,穿的是一脸的体面。

身上没有一丝一毫的补丁。

那像是王大牛带领的这三十个壮汉,他们几乎没有哪一个身上不是没有补丁的。

有些脚下,在这才倒春寒还没有几日的初春里,没有穿一双鞋。

就打着个赤脚。踩在黄泥地里。

王大牛家里头的媳妇儿算是个能干的,临行前早就给王大牛他准备了一身好新衣裳。

衣裳处,胳膊那里,膝盖那里,都打了三层厚厚的补丁。

王婆子是晓得自家当家的那些个习惯。

因为,王大牛胳膊膝盖哪里最容易磨破。

还提前三天给他缝制好了一双新鞋。

这新鞋可是在走街串巷的货郎那里,买的最贵的一双厚底鞋帮子。

然后,又买了青色的新麻布,用了里三层外三层的粗线,给他做了这么一双。

先前走弯几十道弯的山路的时候,王大牛可舍不得用这双新鞋。

所以也是跟着他们一样,一直打着赤脚走的。

等他到了县城之后,他便找了人借了一些用不着的茅草擦了擦脚。

所以这会儿才把新鞋穿上。

那被称为马爷的男子,是马大户马老爷家里头的管家。又是他家一个粮铺的掌柜。

身份体面的很。

他勉勉强强算是个生意人,就算是对那些打着赤脚的泥腿子,再看不上眼也不会表现出来。

此时的他不露痕迹的将王大牛,先从头到脚,再从下到上打量了个遍。

发现他穿着一身没有折皱的黑布衣和青布鞋,相对于他身后的人来说,算是干净利索,长得也精神。

虽然,他脸上那里有块疤……

这位马爷便暗暗的点了点头。心里还是对王大牛还是八分满意的。

不愧是王家秀才向老爷推荐的人啊!

看样子,他这人靠得住!

第二十九章 商户人家的体面!

“王小弟,您这里多少人啊?”

王大牛自个儿今日带多少人出来,心里都是有数的。

总共三十二个人。

如今不多不少,全部都在这里。

那个马老爷家的马掌柜听了这话,抬起手,细细的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须,轻轻地点头,沉吟了一下,然后对着王大牛道:“三十二个足矣!你现在就带着人跟我来!”

王大牛和他的大儿子王铁锤,这些年里当过拉船的纤夫,也当过给船卸货的扛包的短工。

如今,王大牛心觉这一回,左右不过又是那起子给人扛包的活。

他对着后头的人招了招手,大声的道:“所有人都跟着我来!可别掉队了!”

那些个打着赤脚的村汉听了这话,立马就知道自己有活干了。

于是个个都变得眼神振奋,精神抖擞起来。

有活干就好,有活干就有钱拿!

不拘主人家能赏他们几个大钱,只要能有三五文,他们就能好好的潇洒一场。

下了场之后,正是干得精神疲惫之际,到那刚刚那处的街尾边上,吃一碗猪的下水料,再打两口烈性的黄酒,倒也不失于过神仙般的好日子。

那猪大肠里头厚厚的一层油膘,极其对他们这些人的胃口。

还有那猪肝、猪心、猪肺、猪脾、猪肾、猪胃,被切的细细碎碎的,然后又被搅和在一起炖,那就是天底下少有的美味啊~!

想到待会儿会有这么一顿美餐,那些个打着赤脚的村汉们,都无声的咽起了口水。

走在队伍最前头的那个马掌柜,此时穿着一身体面的青色长袍,由于他很顾忌地上的黄泥巴,会被自己甩到自己的衣服上头,所以他走起路的时候,都是紧紧的提起长袍的下摆,一直提到他腰那处。

然后是踮着脚尖走的。

蹑手蹑脚,小心翼翼。

王大牛眼见他这般,发现那些黄泥巴确确实实没有甩到他的身上,所以便跟着他一般有样学样。

自个儿也紧紧提着两只大大的裤笼腿儿,踮着脚尖走路。

他大儿子王铁锤见自家的父亲也这般,心里不由得就有些嘀咕了。

爹这般学那位老爷的姿态,莫不是在遵守大户人家的规矩?

亦或者这就是大户人家的讲究不成?

想到这里,他心里就觉得,有钱人家这么做,肯定是自有他道理。

于是也跟着他爹有样学样。

把自个儿那一身半新不旧的裤子提起来,一直卷到裤腿那里,然后踩着大拇指那里破了个洞的布鞋,踮着脚尖往前走。

那些个打着赤脚的村汉,眼见走在自己前头的人都这般做,于是就有一样学一样。

打着赤脚,掂着脚尖,往前头走。

一个穿着体面的人这般走,旁人倒还能理解,他这是爱惜自家的鞋和衣裳。

但是一个穿着破烂的人这般走的话,旁人就开始好奇,瞧稀奇了。

若是一堆的人扎堆这般走,不由得就引起那些数目众多的旁人的猜疑。

“这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儿?”

“他们这些泥腿子是怎么回事儿?”

有些人站在门口互相讨论一番,发现自己左猜不对,右猜不对,便按捺不住自己内心里旺盛的求知欲,直接从自己的门店里走了出来。

一个腆着个肚子,油光满面的男人,头戴瓜皮帽,身穿一身黑色长袍,他笑呵呵的拦住只注意脚下黄泥巴的马掌柜道:“马贤弟,你带着这些人都去哪里啊?”

马掌柜听到这老熟人一般的声音,赶忙抬起头。见这位是整个康水镇唯一卖布的布店当家的,他忙对着人家行了一礼,做了个揖道:“原来是刘哥哥!刚才没看见您,是我眼拙,惭愧,惭愧!”

“哎哎哎,你这有要事在身,是某打扰了,某才是那个应该惭愧的人呢!”

这位姓刘的掌柜一边说着话,一边也跟他回了个揖礼。

他弯腰躬身的角度那可比马掌柜大的多了。

马掌柜见掌柜待他这般客气,作揖的时候,忙弯腰躬身90度角。

王大牛站在一边,看着他们两个来来回回作揖作了三个之后,他们这才罢了手。

王大牛见他们之间这搬行礼,心里羡慕至极。

虽说整个王朝的社会地位,是按照士农工商排的。

但是,他们这些商户人家,可完完全全就不是一般的商户。

没有权力地位的人,哪里有资格迎财神爷进门,拥有宝贵的钱财?

他们那些商户人家,多多少少和那些做官的有点关系。

要不是姻亲,要不就是同一个族里的支流中的支流。

这些个有钱人家,所以才跟那些大户人家一般,讲的是人情规矩,礼节重义。

这些个东西,是他们那些一穷二白的家里头,所没有的。

想要从一介白身变成官场之人,不仅要有才华,而且还要有大机遇。

这是王大牛在外头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才隐隐约约摸出来的一个道理。

所以前几年的时候,他眼见自己手上终于有了点闲钱,便让自己这能沉得下心来,最有天赋的三儿——学厚,去省城里的私塾拜了先生。

学厚啊学厚,你何时能改变一下我们王家的门楣呀?

王大牛见马掌柜和那个矮矮胖胖的胖子老爷,竟然站在一间非常豪华的布店门口,开始攀谈起来,他心里就开始思量着自家的那些事儿。

等到他还在想着,自家何时该给老四娶个媳妇,让他好好的安下心的时候,便感觉到身后有人在猛推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