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也是因为跟着楚闲,汉·杰斯接到的任务难度等级翻了好几倍,为了不拖楚闲的后腿,这一年他的武力值也是提了好几个阶层,个中辛酸……不足为外人所道也。
直到……某天,有人来找楚闲。
汉·杰斯一开始以为又是任务,结果见面一看却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
因为,楚闲认识那个人。
“小闲。”
坐在桌子对面的男人穿着休闲装,戴着金丝边的眼镜,喝着咖啡,带着笑意地看向楚闲。
“李适之。”
楚闲反应很平淡,他走过去,拉开椅子,坐了下来。
汉·杰斯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看样子,两人好像是认识的。
“哦,我可终于找到你了,你那该死的哥哥居然把你送到了那种地方。”
“看到你没事,我很开心。”
李适之语气轻巧。
楚闲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不作任何评价。
“两年没见,你就没什么想对我说的吗?”
李适之眯起了眼,眸光一闪而过。
“首先,李迟也不是我哥哥。”
楚闲懒懒地往后一靠,靠在椅背上看着李适之,气势不弱半分。
“其次,你都知道。”
“所以,别装成这个样子来恶心我行吗?”
李适之也看着楚闲,可惜他不能从楚闲黑色的眸子里看出任何情绪。
“这场考试过分了吧?李适之。”
楚闲语气平淡。
“但你通过了,不是吗?”
李适之勾唇笑了起来。
“是。”
楚闲也笑了,但眼底依旧还是一片冷漠。
“所以现在,你出现在这里,意味着李迟也那边,你收拾完了?”
“那是,大儿子太叛逆了,爸爸怎么说也得给他点教训,让他别只知道欺负弟弟。”
李适之笑意不减,用看艺术品的目光看着楚闲,越看越满意。
“你比他们优秀多了。”
发自内心的赞叹。
“呵。”
楚闲冷笑了一声。
“说吧,接下来要我做什么?”
看到楚闲丝毫不愿搭理他的样子,李适之只是笑笑。
“别忘了,你来英国可是来留学的,读到硕士的话,休学了两年,你的课程累积到七年,哦,对,前提是你还得通过英国的大学通过考试。”
楚闲皱起了眉,当初他和邱少林回英国不久,就被抓去“集中营”了,根本还没来得及参加考试……
“我给你五年的时间。”
李适之伸出了手掌,给楚闲比了一个五。
“同时,在这五年里,我把沃资在欧洲这边的公司交给你打理,业绩翻三番,市场占有率提高三个点,明白?”
楚闲定定地盯着李适之,李适之始终都是笑着的,没人能看透他藏在笑脸背后的情绪。
楚闲不是第一次和李适之交手,他知道眼前这个应该被他称作“父亲”的男人有着何其深沉的心机,但他还是不曾料到自己会陷入如此处境中。
他被李迟也设计抓到“集中营”里,李适之肯定是知道的,没准他还暗中推波助澜了一把……因为,显然,从“集中营”里出来的楚闲,是没有办法依靠自己洗白身份、在社会上立足的,更别提回到以前楚家那种生活。他只能依靠李适之,他的人生被强行和李家绑定在了一起。
李适之,是故意的。
楚闲深呼吸几口气,平复了胸腔中沸腾的情绪。
“好。”
李适之很满意,他点点头。
“明事理、懂时务,小闲,你真的是个很不错的孩子。”
楚闲冷眼看着他,嘲讽道
“所以身为私生子,才屡屡得到了你的青睐,你其他的孩子,谁能经得起你这么折腾?”
“哈哈哈哈”
李适之哈哈大笑。
“有道理!有道理!”
“我只有一个要求。”
楚闲冷静下来,开口道。
“你说。”
李适之心情不错,没打算计较了。
“别往我身旁安排人,汉·杰斯就够了。”
“他?”
李适之略带诧异地扫了眼一直站在旁边的汉·杰斯。
“哦,小闲,我以为你要跟我提什么要求呢,这人实力不够呀,你确定不要我给你的人?”
楚闲不想多说,他站起身直接就走了。
“汉·杰斯就够了。”
汉·杰斯感觉好像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又看楚闲走了,连忙跟了上去。
看着楚闲离开的背影,李适之眼里的笑意还未散,他拿起桌上的咖啡,又开始喝了起来。
“这孩子……真有意思。”
……
三年后,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
穿着呢子大衣,围着格子围巾的楚闲合起书、站起身来。
他看向飞机坪里一架架起飞的飞机,目光温暖而怀旧。
“闲,热咖啡。”
汉·杰斯递给楚闲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
“汉。”
楚闲没有转身。
“我要去见他了。”
“嗯。”
以汉·杰斯对楚闲的了解……他把当初李适之吩咐的事情赶着在三年内完成,全是因为那位楚先生。
虽然汉·杰斯不认识楚明,但也不可避免地对这位素未谋面的楚先生产生了好奇。
能让闲这么上心的人……
汉·杰斯难以想象会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第 19 章
中国,北京。
这位让汉·杰斯难以想象的大人物——楚明,正混迹在一群小朋友中间,教他们画速写。
“楚哥哥,我这样画小红可以吗?”
一个小男孩拿着一幅画跑到了楚明面前,高高地举起它给楚明看。
画面上是一个穿着碎花裙子的小姑娘,梳着羊角辫,虽然图画简单,但却生动地再现了那个小姑娘的音容笑貌。
“可以哟,画得很棒,可以一眼看出这是小红哦。”
楚明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顶,硬硬的头发略微有点扎手——印象中,摸过的男孩子的头顶里……好像只有他的头发摸起来手感最好。
猝不及防地想起了一个人……楚明原本明亮的眸光变得黯淡起来。
已经……五年了啊。
小闲。
楚明低头看向自己的速写本……
里面只有一个人。
坐着的、笑着的、看书的、做题的……几乎涵括了楚明记忆中所有的小闲。
但速写本里的小闲永远都是十五岁时的样子。
因为……楚明已经有五年没见到楚闲了,他不知道现在的小闲长成什么样了。每当想要试着画画现在的小闲,却总感觉笔下的人不是他,于是又再次把画擦去。久而久之,他的本子里只有五年前的小闲——存在他的记忆里,并越发鲜活的小闲。
“哎,阿明,你又来了啊?”
一位体态优雅的中年女人看到了楚明,朝他走了过来。
楚明笑着点点头。
“老师托我来你这儿看看,张校长。”
“于老太客气了,他是把你喊来我这里当免费的美术老师吧。”
张校长笑得很开怀。
“没有,没有,老师还谈不上,我来的次数并不多。”
楚明不太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但每次来,都会教孩子们画画不是吗?我可请不起你呀,画坛新星。”
张校长冲着楚明调皮地眨了眨眼睛。
张校长的名字叫作张雪莉,是一所福利小学的校长。
严格点来说,楚明应该喊她一声师姐,因为张雪莉也是央美毕业的。而且当时她求学的时候,于老正在央美任教,张雪莉差点就被于老收在门下,成为楚闲名副其实的师姐了。但为什么说是差点呢……因为从那个时候起张雪莉就迷上了慈善事业,她毅然决然地拒绝了于老,投身了慈善。于老对这个错失的好苗子一直念念不忘着,多年来一直想劝她“改邪归正”,可惜张雪莉是打定主意要在慈善的事业上一路走到黑了,所以后来劝着劝着,于老也就随她了,只是有一直保持着联系。
楚明大学毕业后,想在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办一家画廊,于老要他去找张雪莉,这位毕业很久的师姐居然真的很热心地帮了他不少忙,让楚明感激不已。后来了解到张雪莉师姐和于老的一系列“瓜葛”后,更是生出了几分亲切感,两人很快就熟络起来。张雪莉师姐也成了楚明在北京为数不多的几位朋友之一。因此在不忙的时候,楚闲会来到福利小学,帮张雪莉一起照看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