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喃喃低语,目光似有百般震撼,脱口而出的只有三个字罢了:
“你是谁?”
第57章 新的决定
谭清远跪伏在原地,思绪混沌不堪,谢柔的身影似裹着迷雾,无论如何也看不清晰。是啊,世间怎么会有这样荒唐的事,她一个女子如何能轻易拿得尚方宝剑,在圣上行踪不明的时候,阵前点将,果决无畏,是皇上赋予她的权力么,可这又是不应该的事。
难道她的身份并非表面所见那般简单?
谭清远在须臾之间生出无数想法,终是勉强克制了情绪,回过神来看向她。
谢柔在来之前,也曾考虑过将自己的身份告诉他,但登上城墙的时候却放下了这个心思,一者无论她是谁,都不会成为谭清远可依仗的后盾,尚方宝剑的作用远比她大,二者她是知道谭清远曾对她有过别样心思,现在说出来,也许会刺激到他,分散他的注意,这都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所以她只回答了一句话:“谢家长女。”
谭清远愣了一下,她再次重复了自己的姓氏,不过是想告诉他,是因朝中兄长得皇上青睐,才有此举。时至今日,她依然没有明言,然而面前的宝剑却是真的。
注意到他闪烁不定的目光,谢柔没有逼迫他,而是安静地站在城墙边,清风拂过,她转头望了眼起伏的峻岭。
“谭大人打理过一州之地,应当知道政事难管黎民难安,任何风吹草动,百姓都会惊慌失措,有时是街头巷尾传诵的歌谣,有时是郊外一把野火,若此刻无人站出安定人心,那么无事就变成了有事,小事则滚成了大事。”
谭清远抿紧了唇,听谢柔温声道:“一州如此,一国更是如此。”
谭清远神情变幻,忽又叹道:“姑娘的意思谭某懂得,只是谭某何德何能担此重任。”
谢柔摇了摇头,道:“谭大人不必妄自菲薄,战局复杂,这仗还要兵将来打,只是……”她微顿了一下,谭清远身体紧绷着看向她。
谢柔叹了一声,道:“大人守的不是边关,而是人心呐。”
谭清远身子一颤。
“战场冲锋只需要执起帅旗听命于主将,不需要金牌令箭或是尚方宝剑出现在阵营中,但如今守城增援却要用到它,大人可懂其中含义?”
谭清远听进了她的话,混沌的脑海像被一束光穿透,照得四周明亮,渐渐有了轮廓。
他深深呼吸,闭了下眼睛,道:“帅旗倒了人心散去,此物当可做一国帅旗。”
话音落下,他咬了咬牙挺直了脊梁,生死大事上他愿意预判担当,但始终有些书生意气,真遇到了事情,竟还不如她一个女子想得透彻。
如今瓜州存亡就在一夕之间,她都敢把尚方宝剑交给他,他为何不敢接下?边关困局本就因他而起,他也该负起责任了。
这般想着,他脸上多了一分坚毅和决绝,面对着尚方宝剑,他双手举过头,郑重地道了句:“臣,遵旨。”剑身的重量落在虎口,他紧握住它,叩首在地,清风送来狼烟的味道。
谢柔在城墙上目送谭清远离开,他们的时间紧迫,只有两日可以部署,而瓜州地域辽阔,他们所在的城池没有与图坦大军所在处接壤,中间还隔着天门关,谭清远要赶往此地,直面图坦敌袭。萧承启何时会出现,援军何时能到达,全部都是未知的,此战艰难可见一斑。
卓远也有任务在身,暗卫营当保证谢柔的安全,瓜州他们是不能在呆了,两日能走多远就要带谢柔走多远,但卓远不确定她的意思。
他把后面的安排告诉了谢柔,又道:“卓生已经准备好了马车,属下随时可带夫人离开。”
暗卫营素来以她为重,这么安排无可厚非,只是谢柔另有思量,她对卓远说:“不,我们去天门关。”
卓远怔住了,心头浮出不好的意味来,自家夫人的性子他是了解的,明明那样温柔的人,行事却出乎意料的大胆,历朝历代看下来,没有哪位皇后敢这么出格的,请辞北上,骑马追人,还自当诱饵,桩桩件件让人急出一身冷汗,眼下她又要主动涉险,卓远便是有一百个脑袋也顶不住。
但他又想不出合适的办法将她带回凤阳,据他所见,哪怕是皇上在此,气势上也弱了一些,谢柔就有本事不动声色暗自准备,瞒着旁人亲涉险地。他今日拒绝了,往后将不会再有拒绝的机会,因为谢柔会按照自己心里所想去做,谁都拦不得。
卓远只能硬着头皮劝,谢柔一个女子如何上得了战场?
谢柔耐心听他讲完,眼眸里的神色依然平静,对他道:“不用担心,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话底气足,但内容里子虚无缥缈,卓远自然不会任由她做决定。
只是刚要开口,谢柔忽然摇了摇头,轻声道:“我要见到他们平安归来。”这是她的执念。
听到战场传来的消息,她也曾崩溃过,噩梦来得那般突然,如连珠箭插进心口最痛的地方,可她没有允许自己绝望太久,还有人需要她。
他拥抱她的样子还镌刻在心里,她心房阵痛的时候就沉回黑暗里多看几眼,每一个瞬间都给她一点力量、积攒起一些勇气。她想,她还是要坚强,像当年未知的誓约,只管向前走就好。就算战场再残酷,越过关隘山脉也要见到他。
“我们今夜就走,暗卫营有两个选择,要么留下共守城池,要么独自回凤阳。若陛下怪罪,本宫替你们担着。”谢柔声音里有一种淡然的震慑力,卓远心中天人交战,不得言语。
“属下愿与娘娘一同前往。”半柱香之后,卓远低叹了一声,道。
谢柔微微颔首。
午后的日头逐渐西偏,北方的天气冷暖变化极大,等晚霞上来的时候,温度已经降了不少,谢柔素手被凉风吹得冰寒,内里却含着热意。
她最后看了一眼盘岭躲在云中的影子,转身而去,裙角在空中划出一个弧度,消失在灰白色的城楼边。
卓远紧跟在她身后,目光有尊敬,更多的却是担忧。
第58章 山中苦战
汗珠顺着花白的发丝滴落,鲜血凝固在铠甲上,树林深处人影晃动,苏威环顾四周,冷意漫上眉心,他倚剑半靠在树干上,似等待着什么。
林中很快有了动静,作斥候打扮的死士钻出草丛跪在一旁,吐出个地名来,道:“盘岭鸡鸣山。”苏威眸中寒光凛冽,重新站了起来,周围默然环绕的死士亦是持刃起身,诸人在树林中穿梭前进,再未停歇。
霞光如血,染得云层如锥谷一片凄红。开弓没有回头箭,众人以及撕破了脸皮,此战如果不杀了萧承启,苏威必定再无生路,暗杀皇帝是株连九族的重罪,只能成功决不能失败。当他在树林的阴影中奔跃,谷中交战时的种种景象时常浮现于眼前,对萧承启的忌惮与日俱增。
他还记得刺杀他的瞬间,萧承启回望的眼神,毫无惊慌挫败,只有冷笑与嘲讽,那一刻他心胆裂出一条缝隙,凉风灌入促他清醒,这场暗杀或许会失败吧?就因这刹那的犹疑,萧承启躲过了利刃,长剑穿过他的肩胛,调转马头杀出了一条血路。
苏威彼时大憾,他为了引萧承启上钩,抛出了麾下一万兵马做了此行中军,萧承启在反应过来之后,冷酷的将身边中军士兵斩杀,踏着尸体消失在谷口,那些刀光箭雨全被苏威自己的人马消化了。正因如此,苏威心下更恨。
然而萧承启虽然暂时无性命之忧,但崇山峻岭中危机四伏,他不信数万图坦大军找不到一千多人的队伍,只要他们还敢上山找谢煊,就一定会露出马脚,简而言之,这是一场围捕,胜算尚握在他手中。
苏威并没有猜错,上山的路确实难走,萧承启率前军和暗卫营昼伏夜出,在不同的地点和小股图坦兵马交手,两方各有损失,等到第三日晚上,萧承启手中的一千人已经变成了八百,只不过比较欣慰的是,中坚实力并无太大耗损。
这日黄昏,萧承启派出十名暗卫,没人知道他们去哪里,因为先前派出去的一队并没有返回,众兵将只能听令,不敢过问皇上的意思,但除了暗卫营,跟随萧承启的还有前锋营将士,他们不知内情,心中难免奇怪皇上的做法。从瓜州至盘岭一路,有太多诡异之处,萧承启似乎明知圈套故意入局,乃至被逼进山里潜行,也像是在拖延时间,将士们一头雾水,却问无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