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良缘+番外(58)

“王爷平时上军机处也是这般荤腔荤调的跟皇上还有军机大臣们议事的吗?”她目瞪口呆的问。

“你别转移话题,”诚亲王吁了口气,“你单说成不成?我眼下有些急。”

湛湛不大明白他着什么急,“明儿王爷就出发南下了,今晚奴才就在宫里住,哪里还有闲隙?”

“你哪里知道爷们儿家的难处?”他发了狠的扣住她的腰,“去福建这程一来一回少说也得三两个月,你就这么狠心,甘愿让我苦熬着挨磨么?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

湛湛眨巴着眼睛,“您是说这会儿?”她环顾四周,“王爷您自己瞧这样的环境像话么?”说着有点想哭,“您只顾自己的一己私欲就要委屈奴才,奴才不想挺地上。”

诚亲王温言温语哄慰道:“大婚前我受过指点,不一定要躺着进行,坐着站着均可,地上又脏又凉,你想什么呢?”

她想什么呢?湛湛诧异,“奴才还想问王爷您想什么呢?大婚前宫里嬷嬷没教过奴才这些,奴才断不能认同您的这番提议。王爷就这般不体谅人意么?就算……”她语气娇羞的喃喃道:“就算要做您说的那事儿,也不该是在这儿,风吹露打的没个遮掩,还是在人家的地界儿,羞死人了。”

诚亲王握她腰的手渐松,思索着道:“你说的好像不无道理,只是……”

听见他松口,湛湛忙打断他的话,拉起他的荷包曳啊曳,“王爷尽职尽责南下,当好皇上交派的差使,奴才等您回来,回来了,再……再说那事儿。”

这一招摇啊摇的惯用伎俩已经让诚亲王有了戒备,他按住她的手,“别跟我来这套,这回没用了,再说是哪说?你得说的具体些。”

湛湛愤愤丢开手,“王爷不懂我一个姑娘家的难为情么?干脆给个痛快话,您说吧。”

诚亲王仰面,眉间掠过一丝杀伐果断的寒意,“等我从福建回来的那晚上,你洗干净,在床上等我。”

湛湛唇口木张着无话可说,为什么诚亲王这个人的表面跟内里的差距如此之大,在人前是一个样,在她面前又是一个样。

她心里已经默默用他在藏区当差的这段经历为他开脱过很多次了,外面的花花世界的风光得有多旖旎,活活儿雕镂出这么一位玲珑多面的王爷。

见她愣着不说话,他蹙眉,眉毛又牵带起伤口,疼的不禁扶住额头,湛湛忙扶住他,“王爷要不要紧,奴才扶你进门里歇会儿吧。”

诚亲王说不用,轻轻抬手把她撂开在一边,“难不成你还想抵赖?你先答应我,说不定答应我之后,我的伤口就不痛了。”

得,这回又变出无赖的品相儿了,湛湛没辙了,蹲个腿,“奴才遵命。”

他手背贴着额,透过指隙瞧她,“别说,还真管用。”言罢一敛襟,衣袂翩跹的往门里进了。

敢情是装的!“王爷!”湛湛跟在他身后气的直噘嘴,匆匆系好领间的纽扣,小跑几步跟上他,“您是属川剧的吧?一会儿曹操,一会儿关二爷,您一人就能分饰好几个角儿,整台戏都给您一人唱了。”

诚亲王傲慢的仰首,“别提唱戏这茬儿,提就是台柱儿。”说着他停下步子,伸出一只手递给她,等湛湛牵了,两人肩绕着肩过了敷华门,从长春宫院内经过。

她突然想起佟答应是在这里住的,诚亲王道:“隔壁就是延庆殿,住的近,你在宫里寂寞了可以找她们多聊聊。”

说到宫里的讲究,诚亲王给湛湛传授了很多经验,特别是关于太皇太后的,“皇祖母喜欢喝木樨汤,晚膳时通常都要来上一碗,早起后要上大佛堂礼佛,每逢五,十,十五验戏折,月末观看升平署的学生们排戏,按宫里的规矩,老主子一天三只烟锅的定例,你劝皇祖母少抽些,她老人家未必肯听,知道你有这份孝心便好了……”

他零零碎碎给她交待了很多,湛湛知道他放心不下她,这是在教她如何在宫里立足。

她把头依在他的肩尾,“王爷,西藏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那里的风光美不美?”

诚亲王说美:“那里的天空更蓝,湖水更清澈,视野更开阔,宫里的美是匠心的堆砌,藏区美得自然纯粹,没有任何雕刻的痕迹。”

“王爷去过敦煌吗?”

“去过,敦煌就像你一样。”

湛湛把头抬起来,期待的看向他,诚亲王瞥她一眼,“像你一样画儿(话)多。”

原本以为他会夸她像敦煌一样漂亮,竟然还是拐着弯儿的嫌弃她话多,湛湛白他一眼,猛的想起一件事,“奴才记得那天整理偏殿的时候,有件署名“达木蒙古”的纳采礼……”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大概有这么高,应该是银镀金的底子,上面刻着龙凤的花纹,瓶身上有个壶嘴儿,但是又跟一般的茶壶长的不一样,奴才也不知道里头到底该盛放什么?”

诚亲王解释说,“那茶筒的名字叫“多穆壶”,是青海,西藏那些地方用来盛放奶茶的器具,咱们大邧娶亲多用这种壶做纳采礼,王府的这只是当初我在西藏任驻藏大臣时,达木蒙古的可汗赠予我的。”

湛湛很好奇,“王爷跟达木蒙古可汗是朋友吗?”

两人话说着穿过了长春宫的院落走到了绥祉门上,穿过去就是延庆殿了,两人不约而同的停下脚,诚亲王道:“时间还早,不着急说再见,我跟湛湛讲个故事吧?”

湛湛点头,摘下手绢扫了扫门前的台阶,两人委身坐下来,诚亲王身条儿高,岔开腿坐着,靴底也踩在了阶底的最下层,他双手拢在一起,肩膀微微前倾着,湛湛膝头并起来,靠在了他的身侧。

天堑间万里银河流淌,星辰点缀,只不过却被琉璃瓦框在四方的格局里,被划分出清晰的边界。

诚亲王的话语间含着夜露,架着夜风漫过了四围的墙头,描绘出一副无边无沿的画卷。

“五年前,达木还是定居在青海湖附近的一支游牧民族,那时候他们的族人只有五百余户,后来青海的蒙古王想要收编这支部落,但他们的族群是个崇尚自由的民族,不甘于屈服于外族的管制之下,蒙古王丹津野心横溢,设计杀害了这个部落的老可汗,很多族人也惨遭屠戮,老可汗的儿子昶业带领幸存的族人逃窜入藏,其时的藏区由我跟五世达/赖/喇/嘛执掌政教,藏区境内的民族很快便留意到了昶业一族的存在并告知我们二人。”

“喇/嘛大人排斥异族,恐他们的到来会打破藏区境内的和平,滋扰当地族人的生活,后来我同昶业接洽后,发现此人并无过多的图谋和欲望,他的愿望很简单,就是为自己的族人找到一处容身之所,在我的万般说服之下,喇/嘛大人终于同意让昶业一族暂时住牧于藏区一个叫做达木的地方,此地人烟稀少,他们的族人在此休养生息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与当地民族发生冲突,这便是昶业一族族名的由来。”

第54章 小别离

湛湛听得入神儿,“后来呢王爷?”

“后来在昶业的带领下,他们族内的元气大增,获得了恢复调整,这个民族虽向往自由,却并非野蛮之流,他们也推崇和睦,所以藏区当地不少的民族同他们的族人通婚合流,族内人口也由当初的剩余的三百余人发展至今天的千百余人,事隔两年之后,我,五世达/赖/喇/嘛同昶业这位达木的新可汗经过协商,达成了共识,他们的民族立名为达木蒙古,游牧于达木不复归,自成部落,归驻藏大臣管辖。”

诚亲王娓娓道来,湛湛聆听着目光也越出墙头之外去了,她仿佛能看见牛羊成群,草浪翻涌的画面,也仿佛能听见骏马嘶鸣,湖面起浪的声音。

“王爷您可真有本事!”湛湛端起下巴,一脸崇敬的望着他,眼睛里星光璀璨,“可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王爷您这样海子一般宽广的胸怀。若不是您出面儿调停,达木蒙古未必有今天这样好的结局。”

她之前对他的夸赞多少带着些阿谀奉承,像这样诚心诚意的夸赞他还是头一回,果然爷们儿们在外头开天辟地的政绩更能讨取姑娘们的关心。

他刮她的鼻头,“我瞧着一会儿功夫,湛湛溜须拍马的功夫就见涨了。”

湛湛拉下他的手,握住以后放在自己的膝头,满脸憧憬的样子,“奴才听王爷绘声绘色讲故事,好像眼前就能看到那样的场景,王爷,有机会的话您也带奴才去藏区瞧瞧吧?”话落赶紧补上一句,“奴才说的是有机会,王爷是个大忙人,去不了也没关系的。”

上一篇:鹊枝头下一篇:皇后别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