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七零女知青[穿书]+番外(3)

这信写的真是让人翻白眼,简直当了彪子立牌坊,这是怕苏敏以后回去说下乡艰难但父亲从未伸出援手,于是就先一步的堵住了话头。

苏敏和陈小玉彼此都清楚,陈小玉做这些也不过是为了面子上好看,她的继女非不要补贴,可不是她不给。

但哪个人看不出陈小玉的本性,不过是和苏敏非亲非故,叹一句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爹罢了。

苏庆国一个纺织厂的副厂长,陈小玉是护士,继妹苏婉也进了厂子里,三个人三份工资,这种情况下日子能艰难到哪里去。

虽然没有彻底撕破脸,但人家也暗示的警告原主不要打扰人家一家三口的城里人生活罢了。

陈小玉做这些不就是仗着原主没人关心。

外公外婆过世了,爷爷奶奶有了孙子才懒得管苏敏这个孙女,而且还盼着陈小玉能给他们最出息的大儿子传宗接代呢。

至于苏庆国,对于陈小玉所做的一切估计都是默认的。

苏敏叹了口气,既然原主和这个父亲不亲近,做父亲的也很冷漠,完全没有承担起一个父亲的责任。

继母又很有心计,难缠的很,继妹估计也不是个省油的灯,那以后就少相处就可以了。

反正她现在和他们离得远。

不过苏敏穷是真穷,别的知青或多或少都能得到家里的补贴,但苏敏却是从十三岁开始就自己养活自己。

她一个城里来的没有干过农活的小姑娘能拿到七个工分,想来吃的苦受的累是少不了的。

原主苏敏除了日记本还有一个小本子,是拿来记账的。

她下乡的时候正好邻居家姑娘也下乡,陈小玉不想被人说虐待继女,就比着对方的行李给苏敏准备了差不多的。

但人家邻居家是把该准备的准备好,等孩子缺什么了再寄,苏敏可没这待遇。

不过原主也机灵,把自己在家所有的东西都背来了。

不论是借来提前预习的高中课本,还是小时候穿的衣服,苏庆国在纺织厂上班,苏敏以前三五年一件新衣服还是有的,棉衣也有一身。

这也是原主所有的家当,下乡之后衣服破了,个子长高了衣服短了一截,牙膏用完了,牙刷秃了有钱没票了都得她自己想办法。

所以才有了这账本,借了别人的什么东西就记下来,还了之后再上去添一笔。

‘债主’们也大部分都是同个屋子的三人还有和苏敏同年下乡的孙雯雯刘霞两人了。

孙雯雯和刘霞都已经结婚了,但还没有孩子,手头上也更宽裕一些。

原主苏敏不爱占便宜,借了是一定会还的,一般还带点儿小利息,因此她们也愿意帮她。

苏敏旁观着想,还好原主没来大姨妈,不然日子可能更难过。

穷到来不起大姨妈,也是一种新体验。

第3章

很快,院外的脚步声和谈天的声音越来越近,然后院门被推开,走在最前面的卫国一看苏敏站在门口,忙说:“哎呀,你怎么站门口,你病还没好,再吹了风头痛可不好。”

苏敏这两天便是病歪歪的躺着,也会同时拿着手按摩额头或是揉着太阳穴,做出一副就算高烧退去,但还总是头疼的假象。

现在卫国一说,苏敏就故作坚强的笑笑,捏着本就沙哑的嗓子说:“哎,你们也知道我总是闲不住,我这从七零年九月多来了这儿,没偷过一次懒。”

说着苏敏抬眼看着人群里的赵宁宁,女知青里许安安讲究多,但心眼子不坏,最多说一句大小姐做派。

但赵宁宁却是那种损人不利己的真智障,有时候你都不知道她折腾半天图个啥。

今儿个早上知青们上工前她还刻意走到苏敏屋子里,闹着说苏敏装病,其他人都被苏敏骗了。

开口闭口都是你们这些傻子,连人装病都看不出来。

其他知青知道她脾气,但也不爱被她指着鼻子骂,就由着老大哥陈卫民训了她一顿。

但这个赵宁宁脸皮是最厚的,她才不怕人骂呢,她怕的是别人骂她时那个镇住她的气势。

一旦那架势没了,她就立刻原形毕露。

而且说别人装病,但实际上整个知青点最爱装病的就是她赵宁宁,装病是她每个月的必备科目。

在淋着大雨抢收小麦后,赵宁宁就想到了要装感冒。

不幸的是有着苏敏这个真感冒发烧的,她才让同住的秦静帮忙和队长请假,就被赶来看苏敏的队长狠狠骂了一顿。

赵宁宁也不知道是为着苏敏抢了她装病的戏份故意恶心苏敏,还是她真的装病装出了一套指南,火眼金睛的瞧出来苏敏把病装的严重了。

原主苏敏平日里并不好惹,因为她是真勤劳,在女知青里最受村民喜欢的就是她了,赵宁宁则是那个最不受待见的。

这也让原主有了底气,若是原主和赵宁宁发生矛盾,大队长一定会偏袒原主。

有了这个发现,原主在赵宁宁无理取闹的时候都是直接正面怼。

怼了赵宁宁,知青点的人就都知道原主是个有脾气不好惹的,所以没人敢指使原主做什么。

赵宁宁以前见了原主都是夹着尾巴的,她敢惹男知青,因为知道男知青们碍着面子不会打女生。

她也敢惹女知青里成分不好的或是性格懦弱的,但就不敢惹苏敏,因为苏敏不怕和她吵。

她招惹人从来都是挑软柿子捏,现在看苏敏病歪歪的,没法子和她正面刚,于是又上蹿下跳,好不热闹。

就像现在,苏敏不过说了一句话,赵宁宁就挤眉弄眼的。

苏敏心里翻了个白眼,懒得理她,继续说:“我这次生病确实是来势汹汹,一顿高烧下去没了半条子命。

你们关怀我,心疼我,让我在屋子里歇着。我自己也知道现在去了地里也是给你们添乱,不说帮忙,别让你们时刻操心着我就好了。”

这样一段话对于一个哑着嗓子的人来说不算少,苏敏觉得到了一个点儿了,就扯着嗓子咳嗽了起来,咳得面红耳赤,快吸不上气了才缓缓停下。

同屋的沈月和朱红忙走到她跟前,一个扶着她,一个给她捶背,卫国也进屋里给她倒了一杯子热水。

沈月埋怨她说:“你说这些做什么,你还病着,我们这些有眼睛的都看得见,你这个人总是太要强。”

朱红也道:“是啊,这要强没什么,但该歇着的时候就得歇着。你看看你,现在哪还有以前知青劳动模范的样儿。”

卫国把装着热水的搪瓷杯塞她手里,说:“快喝水把那难受的劲儿顺下去,然后就回屋去躺着,我看你呀,现在是凤辣子的心,林妹妹的身。”

卫国这句打趣声音不高,但朱红还是白了她一眼:“你说话还是这样不小心。”

说着对着赵宁宁的方向使了个眼色:“我知道你心大,但别让那搅屎棍给听见喽。她呀,三天不闹事就活的不舒服。”

沈月也点头,然后架着苏敏的胳膊,说:“来,咱们先回屋吧。”

苏敏嗔她们一下:“我不过是病一场,怎么弄得这样金贵。

哎,我这个人没福气,实在坐不住。

而且我这是病了一场没劲儿,但窝屋子里也好几天了,总窝着也不见得好得快,不如出来走动走动。”

这时男知青里的老大哥陈卫民便插话说:“苏敏说的也有些道理,总在屋子里闷着憋屈了些,来外头换口气也好。

不过你只能在院子里坐坐,感觉天冷了,风大了就回屋去。你的身子可经不起再病一场了。”

另一男知青韩奋起也道:“是啊,你原本就是因为收麦淋雨才病的。

大队长说了,让你好好养伤,养病期间虽不能给你记七个工分,但五个工分还是成的。

而且今儿大队长又找我,和我说让你放平心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先养病,歇不够半个月不准上工。”

一听韩奋起这话,赵宁宁就先尖叫出声:“什么?大队长竟然还让她个装病的再歇半个月?而且每天还给她记五个工分?

凭什么呀?我病了这么多次,就是生病当天都没有给我记过工分!不行,我要去找大队长理论理论。”

韩奋起看着赵宁宁和只蚱蜢似的,一边说话还手舞足蹈表达心情,也是对她无语:“你也说了,你病了这么多次,难道队长是个傻子,真看不出来你真病假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