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云闭月+番外(33)

作者:绿筱青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空远大师确定了又何妨?现在的人们只相信天灾是因为人祸而起,根本就不明白大自然的变化之道。即使有人解释,也根本没人相信。

“现在的传言是从哪里开始的?”宣琉问道。

现在有些像舒窈了,若是有她,这些事情很快就会查清,而不像现在,一天过去了还没有找到具体位置。

“刚开始,是从茶楼流传出去的。”舒窕说了一半,就把查到的信息整理而成的密信递了过去。

不是她不想说,只是,这其中牵连甚广,有些事情绝不能从自己口中说出。

依上官家现在的行为,对上官惊羽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为何就想着搬倒皇太女呢?这样对他们又会有什么好处?

宣琉接过了密信,看完上面的内容后,久久不语。

“皇太女,你也没有想到吧。”舒窕看着宣琉深色莫名,以为她和自己想到了一块。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上官家为何会和慕容家做亲家。”宣琉却吐出了这么一句。都是那么无耻,都是那么自以为是。以为不疼爱的女儿就得为家族付出一切,有了好的东西却没有想着一分。清扬如是,上官柔亦如是。

虽然皇后没有告诉宣琉那个时候具体发生了什么,宣琉却凭着自己猜到了一些。

当现在看到这些事的时候,宣琉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想。

“五月子,克父母”这句话到底是谁说出来的,又是谁传出来的?自己从小到大,怎么没做过一件对不起父母的事?还有上官柔,即使上官家如此待她,也没有做过一件损失上官家利益的事。

真的很庆幸,自己没有生在上官家。

“什么?”舒窕有些奇怪,这封密信上的事和慕容家又有什么关系?还有,他们两家联姻,只是世家之间的利益驱使,这么多年下来都是这样,难道,其中有什么隐藏?

第八十九章 祸福

宣琉看着此时舒窕的样子,不禁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打击舒窈成了习惯,却忘了别的几个丫头的反应能力?可是,清扬为何如此不同?难道,血脉对人的影响有如此之深?

却忘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是每个人都是全面发展的天才。像舒窕这样的人,容易把事情阴谋化,有些明明很简单的问题,她都能想出深层含义来。

“没有什么。”宣琉实在是不想说话。明明自己开一下玩笑,让身边的人轻松一下,不想却弄巧成拙。

“现在外面是什么情况?”上官柔问道。以前有宣若陪着,无论外面发生了什么都与自己无关。现在,宣若去了蜀地,就证明她现在正一步步走向朝堂,外面的事与她将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己现在也帮不了什么,只有掌握外面的风吹草动,让她没有后顾之忧。

有时候,觉得宣若像以前那样,痴痴傻傻也挺好的。至少,不用管外面的风风雨雨。

现在,她已经恢复了正常,自己想再多也是无益。

听了上官柔的话,仆妇不知如何作答。

现在的风言风语,都直指上官柔。

“说吧,我有所准备。”见身边之人瞬间改变的脸色,上官柔就知道有大事发生。这么多年,自己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渴望亲情的小女孩了,又有什么事是自己不能承受的?

“外面又有了‘五月子,克父母’的传言。”仆妇边说还边看着上官柔的脸色,唯恐那句话使她伤心。为什么说又呢?上官柔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了。

“还有呢?”那些人怎么会管自己的死活呢,难道是有什么对若若不利的事?

母亲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更何况宣若是上官柔的精神支柱。现在,她没有想过她会怎样,想的全是宣若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那些人不知从哪里知道了皇太女也是五月出世,就说蜀地旱灾是由皇太女引起的。”既然重点是皇太女,那那些说上官柔的话就不要说了。

这么多年,皇太女从未做过一次坏事,只有这些日子,皇太女说了自己预测到蜀地旱灾将至。还有她的生辰,正好给那些隐藏在暗处的人有了借口。

“五月子,克父母”这句话可不是他们现编的借口,早在民间已经流传很久。还有一个未婚先孕的上官柔,简直是最好的例子。

上官柔听了这话,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虽然有些删减,可她明白,皇太女身份尊贵,若是被简单的流言重伤,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一定是自己这个现成的例子做了铺垫。十几年前的琉国第一美人,虽说这些年销声匿迹,随着空远大师关门弟子的现世,早进了有心人之耳。

权势当真有那么好?可以不顾一切?

好像不是不顾一切,只是不顾自己的感受罢了。不知现在舆论中心的那个人若是上官月,上官家的人还会不会置之不理?

第九十章 路遇

此时的宣若和小七正走在去蜀地的路上,完全不知道他们走后京城已经变天。即使知道,他们也做不了什么。也许,还会在一边看热闹。

“当初不让我留下,现在,看你怎么办?”一边假寐的谭羽忽然嘟囔着。即使不在京城,他也知道京城现在发生了什么。若是连这都不知道,他还有脸说自己出自天机阁?

“什么?”虽然旁边宣若和小七正在打闹,舒窈还是听见覃宇的一些声音。

即使不在京城,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若是听不到覃宇讲话的声音,才是怪事。舒窈这些年查探消息凭借的就是她超乎常人的五官。还有那独特的气质。

“也没什么。”光想京城的事了,却忘了身边还有一个舒窈呢。虽然,就个人而言,舒窈比之京中贵女身边的贴身丫鬟也有些差强人意。可她独特的天赋却是那些丫鬟可望而不可即的。

忽然,马车颠簸了一下。所有的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这些天,他们几个也都混熟了,只有上官策,还保留着以前的习惯,一个人在外面和侍卫一同骑马前行。用他的话就是:男女七岁不同席,现在这些人哪个没有大于七岁,怎么可以同车而行。用宣若的话说,上官家没有诗书礼仪之家的才学,可那份酸儒之气却学了个十成十。

第一次听上官策那样说的时候,宣若和舒窈都震惊了。在京城的这两年,这几个已经熟的不能再熟,根本谁都没有往那方面去想。现在却被一个外人点出。是的,在宣若的心中,上官策也是一个外人。即使小七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两年共患难也比上官策要亲。

还有,所有人都知道这些人要去蜀地,走在路上,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互相接触在所难免。还有,几个人都在一起,又不是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有什么好说的?

宣若和舒窈,一个来自现代,一个出自暗卫,都对男女大防没有那么深的认知。即使互相使绊子,她们也觉得自己现在的年龄还小,考虑婚姻大事还是太早。

还有,车里的这两个人,小七太熟,谭羽的性格实在恶劣,还是长辈。她们都没有往那方面想过。

“这是怎么了,连路都不让人走了?”谭羽懒洋洋的声音传了出去。

即使去蜀地的路上会有些艰险,也不可能会有这么大的颠簸。现在自己几人走的是官道,又不是抄小路,这到底是谁对里面的人有意见?

即使对谁有意见说出来就对了,为何要停下马车,让这一车的人跟着颠簸?

“前面有一个人堵住了去路,不知是何缘由。”车夫的声音传了过来,里面全是对此事的询问。不过,根据他回话的语气,就知道他想救治。

可是,车里做的,旁边骑马的,都是贵人,这些事,根本由不得自己做主。

想到名满京都的才子看见有人后头也不回的走了过去,车夫不是很确定,里面人的反应。

第九十一章 救人

“看看人透气没有,若是不透气,就直接碾过去。”谭羽还是用平时那种懒洋洋的语气说到。仿佛前面不是一条人命,而是无关紧要的小猫小狗。

“你怎么能这样?”看见有人受伤,宣若第一时间就想着去救人,不想去听见谭羽如是说。

作为东宫太傅,还是皇太女的启蒙之师,不是因该以天下人的安危为己任么,为何他却如此独特?

上一篇:娇经下一篇:清穿之白月光(穿书)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