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以蓁捋了下长发,在另一张椅子上坐下,“说起来要谢谢你,那时候经常安慰我,听我倒情绪垃圾。你有不耐烦吧?不过看在我是老板秘书的份上,你忍了?”
韩夏笑,“没有,你也是普通人,我才敢跟你接近。”
田以蓁哼了下,但房里的气氛缓和多了。
“我胆小,不是我的我不敢拿。”田以蓁又哼了下,韩夏看着她,仍然笑着说,“不是清高,也不是有原则,仅仅只是胆小。迈一小步容易,我最怕迈了一小步后发现没什么危险,然后一步步走远,最后回不了头。规则这样东西,是强势者的让步,我作为打工一族是弱势,但是挑战规则难道就能成强势者?至少在我,是不可能,所以还是老老实实遵守规则算了。”
她不知道田以蓁听进去多少,反正作为朋友一场,该说的还是得说。
离开田以蓁的宿舍,韩夏发现跟顾志伟说好的九点早就过去了,幸亏他没打电话来催。三步两步走到他宿舍门前,韩夏刚想敲门,门开了,顾志伟在门后板着脸。
“干吗去了?”
“有事。”韩夏自知理亏,但没把田以蓁给交待出来。
“过时不候,打的包我扔了。”顾志伟背转身朝里走。
看来是真生气了,韩夏心虚地跟进去,“没事,我不饿。”
“什么叫叼?当我是狗啊?”
越是好脾气的人发起火来越是不能小视啊,韩夏嘟囔道,“这不开个玩笑,轻松一下么?”
顾志伟突然回过身,韩夏差点撞在他胸口,被他一把搂住,“下次要说拱,拱猪的拱,明白吗?快说,什么时候把我这头猪圈养起来?”
听着他闷闷的笑声,韩夏无语,原来生气是装的。她早该知道,他是扮猪吃老虎的好手。
她该知道的……
第五十八章 大结局
再难下的决定,该下的就下;再难走的路,该走的就走。
韩夏拒绝续签合同的事,在公司内部引起不小的波澜。大部分人觉得她傻,按照一般的做法,和顾志伟结婚,按她的资历可以享受漫长的产假,等孩子两三岁后再作打算。人生的不同阶段,侧重点总有不同。
但这不是韩夏想要的,她想要继续闯。不管别人怎么看,她得到了顾志伟的支持,“不用担心,老板不会因为你对我怎么样。就算怎么样了我也不怕,最多回家种田。”
看着韩夏的辞职信,蔺东皱起眉头,问得有几分艰难,“为什么要走,对工作安排不满?”
“是。”韩夏察言观色,知道蔺东想说什么,无非是老板的意思之类,“我知道老大的为难,也感谢公司多年来的培养,不过我还想趁年轻多试试。”
蔺东的眉头没松开,“你现在位置不高吗?部门里不说,煤场、码头的人事管理基本你在管;煤采购小组,钟漫其以你的意见为重。职业经理人,到别的公司做的不也是这些?”
与其相信自控能力,韩夏更相信管理制度。所以在田以蓁那次试图作弊后,她找钟漫其商量,集思广益,针对流程又定了不少规定,尽量消灭漏洞。当然,只有千年做贼,没有千年防贼的,早晚会被想钻空子再抓住空档,那些只能再说。
“我不喜欢日常管理。”韩夏说,“我不会去公司竞争对手那里。”
蔺东微松了口气。不算太糟,他还真的有点担心,毕竟对个人来说是最轻松的路,韩夏虽然有底线,但这不违法,最多被老板骂几句没良心而已。“你有什么打算?”
韩夏犹豫数秒,说了老实话,“我已经找到工作,是负责售前的技术。”
从甲方改做乙方?蔺东吃惊地瞪大眼,“你那脾气,能习惯吗?”
“做了才知道。”韩夏坦然。
蔺东疑惑起来,“罗立平那里?”
“不是。”没想到他会联想到那,韩夏赶紧否认,“是民企性质。”从毕业做到现在,韩夏接触过许多类型的公司,也许民企有许多不足,但她就是喜欢其中的挑战性,做得好,可以突显自己的个人能力。在35岁前,她不会停止自己的步伐;35岁后,是高管还是自己单干,大势已定。
蔺东摇头,“真是年轻人的想法。”他还以为韩夏会跳到福利较好的外资,享受资本主义大锅饭,没想到她给自己挑了根难啃的骨头。
按例一个月通知期,蔺东又劝过韩夏几次,都没能改变她的决定。
在公司的最后一天,中午田以蓁来通知,董事长要请韩夏吃饭,算欢送饭。没叫蔺东和顾志伟,反而让崔珊珊和胡悦作陪客。
“就当作善事,陪一个老头子吃顿饭,聊聊天。”老板说,“我不想叫他们,他们来了我就想跟他们开会,最后饭也吃不好。”
老板还说,“什么时候想回来,叫小顾打个报告,我给你三次机会。”
韩夏笑着说好,眼眶却慢慢热了,离开一个熟悉的环境,奔向未知的未来,其间肯定会经历种种,有段时间不会舒适安稳了。可她不想回头,只有锻和炼,才能让自己使出最大的劲,不留一丝余力才能靠近目标。
田以蓁目光复杂。洪雪峰曾经用邮寄的方法想送韩夏一颗一克拉的钻戒,还附上了□□,却被她原封不动地寄了回去。也不知道是什么支撑着韩夏,让她不做停留。
在另一场送别餐会后,曲终人散,韩夏答了田以蓁这个问题,“是未来吧。希望有一天回想起来,我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也没突破过底线。”
作者有话要说:
^_^终于完坑啦!
~~各位,性格决定命运,韩夏就是这么心气高,选择走一条艰难的路。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周一再送上后记的番外,本文正式完结。
然后全力填今年的一个坑:《我们的时间》
第五十九章 后记-后来呢?
记者带着读者对韩夏和顾志伟的关心来到他俩的小家。
来开门的是顾志伟,他抱着个小男孩,原来在去年韩夏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顾志伟抱着的是老大,老二跟妈妈在书房。可能是生育和带孩子辛苦,韩夏仍然很苗条,不过眼角多了两条细纹。变化比较大的是顾志伟,稳重得像中年人。
“是吗?”听到记者这么说,他摸了摸脸,转头问韩夏,“我看上去很老?”
说话间他怀里的小朋友扯开嗓子拉起警报,在推车里的老二紧跟其后,展开了一曲二重唱。顾志伟一手一个,抱着孩子出了门,“我们出去,去找爷爷奶奶。”
记者打量着房间,是160平方的大户,有四间卧室,装修风格简单。阳光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房里暖洋洋的。厨房里有位中年妇女在洗菜,看样子像是保姆。
回到书房,记者提出第一个问题,“和公婆同住,习惯吗?”
“时间长了就习惯了。”韩夏给记者泡了杯茶,“他们也不是常住,逢年过节他们都要回老家过。”
“有了孩子影响工作吗?”
“当然有影响。不过没什么,我还……蛮幸运的,顾志伟带孩子的时间比我多。他说男生带男生,这样对孩子成长好。”韩夏笑,“还有他父母帮忙,所以总的来说还好,至少我出差时可以不用担心家里。”
说话间外头一阵热闹,看来大队人马回来了。有个苍老些的声音说,“志伟,后面503的租客说浴室灯坏了,我去看看,备用灯管放哪了。”
“我去吧,反正我今天休息。”
记者早就听说韩夏是包租婆,看来名不虚传,具体怎么做到的?
“纯属运气。正殷火灾后股价跌得很低,我劝供应商要相信我们公司的实力,说着就觉得自己为什么不做点投资。第一次买了2万股公司股票,后来越想越认为值得买,总共买了10万股,成本在20万左右。前后差不多搁了一年多,先是呼一下涨到8元一股,慢慢的涨到30元,我撑不住了,抛掉大部分。最高涨到过35元,接着不行了,又跌了下来。”
记者问,“然后拿这笔钱买了房?”
“嗯,”韩夏笑,“那时准备结婚。看房子的时候我吃了惊,4800一平方,可以啊。算了算手头的钱,买了4套90平方型的,还有就是住的这套。买完没到半年,呼一下子莫名其妙涨到八千多一平方。”她补充,“纯属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