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男人,自己胖不承认还一直拉着赵雅亮对苏茉说他奶奶说过像亮子这么瘦的都是短命的相。
(╬◣д◢)真当她只有八岁啊!听不出来你这是瞎胡扯是不?也亏七岁的亮子听不懂什么是短命的相,不然非得跟小胖子打一架不可。
方远安自以为纠正小媳妇的错误的审美观后便屁颠屁颠的去帮苏茉拎筐“茉茉真能干!挖这么多菜!”
“我姐挖的更多!”亮子不服气的颠了颠手里的筐。
这瘦猴子这么不会来事呢,伤到他小媳妇的自尊心怎么办?
“你姐比茉茉大!”
“就大五天!”
“......”
等吵得不可开交的二人回过神的时候,苏茉三人已经走到柳条丛的尽头,往小河沟那边去了。
方远安也不和瘦猴子争执了,提着小筐就跑“茉茉!等等我!”
胜利四队村子南边有一片草地,草地中间横穿一条小小的河沟。
这条小沟子是从五队东边的水库流过来的,至少苏茉离开家的时候,这里还不曾断流。
沟子里的水并不清澈反而浑浊不堪。因为村子里的人常常来这里放鸭放鹅,水常年呈灰色或者绿色。
这水很不干净,不过从小在地上摸爬滚打的小孩子可不在乎,苏茉上辈子就经常来这里玩。
沟子上面是一座简陋的桥。由水泥筒横放在沟子较为狭窄的流段,村民用装满泥土的化肥袋子铺在上面,最后填平踩结实后就形成这么一座小桥。
在苏茉慢悠悠走过去的时候,梦梦和亮子已经熟练的在桥洞中搭建一座小泥桥。并在泥桥中间捅开个小洞,让水慢慢流过去。
“阿茉你看这有小鱼!”梦梦开心的把小鱼捧出来给她看。
确实很小,还不如苏茉的小拇指长。想要钓大鱼的人往往会去水库,只有她们这些小孩子乐此不疲的在这里寻找经过的小鱼或者泥鳅。
苏茉离开家乡后最怀念的便是记忆里这小小的河沟,每次回家她都会回到这里坐一坐。小桥已经变成了结实的水泥桥,小河沟依然在却没有了陪自己玩耍的小伙伴。
中午,烈日当头,大地到处滚烫滚烫的。一阵风吹来,地上卷起一股热浪,火烧火燎的让人难以呼吸。
“姐!姐!”四岁的余芯是第一个发现苏茉进院门的,利落的从炕上滑下来,迈着小短腿迎接她。
苏茉熟练的牵着妹妹的手温柔的问道“芯芯在家乖不乖啊?有没有闹奶奶呀?”
“乖!姐,姐!,家,人!”
余芯已经能完整的说话了,但这孩子天性犯懒,能说一个字就不开口说第二个。也幸好苏茉常常带她玩,不然一般人还真没法和她交流下去。
“谁来啦?”苏茉面带诧异,这个时节正是忙的时候,怎么会有人来窜门?
“阿茉!”
苏茉还没来得及抬头就被抱了起来,原来是余春余大姑回来了。
第19章 余春归来
中午由于时间比较赶,余春做完一锅西红柿鸡蛋汤以后,就开始烙饼。
“阿茉快进屋去吧,这儿太热大姑自己能烧。”
正值夏季,窗口一丝风都没溜进来。厨房闷热,苏茉站在烧的滚烫的大铁锅旁边感觉快被烤熟了。
听到大姑的话,她有些犹豫,心里确实想赶紧离开这,又觉得留大姑一个人不地道。
“大姑忙的来,你奶抱的苞米杆子添一口半天不用烧。”
“那我去园子里摘点葱吧。”
也不等余春回应拿个大铝盆子就颠颠跑了。
余家菜园比较大,分为前园子和后园子。
前园种的香菜,生菜,菠菜,水萝卜,黄瓜,西红柿,黄姑娘,葱,韭菜还有香瓜。
后园种的倭瓜,角瓜(类似于南瓜和西葫芦),豆角,茄子,辣椒,黏玉米,毛葱,大蒜。
前园子里还有两颗糖心沙果树,胜利村家家户户种的菜都差不多。
这个月份,菜园里的毛葱和大蒜都清理干净了,这块地已经种上大片的白菜和圆白菜。
苏茉家小葱靠近园子边缘与韭菜地相邻,小葱和韭菜很像,只要不拔掉根,来年还会继续长。
掐葱要找比较嫩的葱叶,还不能是最中间刚长出来那个。据说掐掉刚冒头的葱叶后面就不会再长了。
苏茉掐完一大把葱后又摘了不少生菜香菜,还去黄瓜地里找几个刚长出来的水黄瓜。
余大姑把黄瓜切成黄瓜丝,又把蒸的茄子撕成条拌点鸡蛋酱和蒜末,一盘蒸茄子就做好了。
中午余家人吃卷饼配着西红柿鸡蛋汤。
卷饼这个苏茉最拿手,她选了一个金黄透亮的油饼摊在盘子上,然后用筷子在饼中间刷一层鸡蛋酱,铺上生菜放入小葱和黄瓜丝,再在上面抹点酱撒点香菜一张好吃的大葱卷饼就做好了。
“芯芯捏住这里,接着碗吃。”苏茉把刚卷好的油饼递给了妹妹。
接下来她又给家里大人卷了几张,特别是余爸爸这种卷饼就只会放葱的男人。
一时间屋子里只有咔哧咔哧的咀嚼声。
余大姑没去作学徒之前就是家里厨艺最好的,更何况学了三年回来。
油饼又酥又软,生菜清脆可口,黄瓜丝的清甜和小葱的微辣,再加上咸度刚好好的鸡蛋酱。
苏茉吃两口卷饼再喝一口酸酸甜甜的西红柿汤,真是太享受了~
卷饼什么的最好啦~
苏茉吃的身心愉悦,大眼睛布灵布灵的闪着光芒。
“春儿的手艺可比你妈强太多。”
余奶奶白了这死老头子一眼,不好吃也没见你少吃。
她这两年牙口不好,只能把饼泡在汤里吃,看儿子媳妇们一张又一张的卷,馋的直流口水了。
“姐咋从你老姑家饭店回来啦?这时候不忙吗?”余燕炒边嚼着饼边含糊不清的问道。
“……”
“出啥事了?”丁桂香不愧是最了解自己闺女的,一看余春沉默就知道事儿不对。
“也没啥,俺大姑她女婿的妹妹要来饭馆上班,大姑说饭馆小用不上两个人,我就回来了。”
余大姑的手艺已经比带她的大姨夫强了不少,苏茉满以为就算不干后厨帮工也能接手掌勺,没想到姑奶家放了个大厨换个啥也不会的姑娘。
“别怨你姑,她日子也难过。小美那孩子在婆家一点地位没有,估计你姑是想帮帮她。”
“爸,你说啥呢?我咋能怨我姑,本来就是人家伸手拉我一把,可不能因为不帮就怨呢?”
余春文化程度虽然不高,做人的道理还是懂的,也许帮自己对姑姑家只是举手之劳,自己也不能得寸进尺,做那不知感恩的畜生。
“这就对了,帮咱们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你能这么想爹就放心了。”
余爷爷摸了摸下巴硬硬的胡茬欣慰的笑了,自己教书育人一辈子,虽然三个孩子读书天分都不高,但做人是一点毛病没有。
“正好快收秋了,先在家呆着吧。”
一锤定音,余大姑似乎又回到原起点。
苏茉也在考虑,开饭店吧?自家没那么本金,打工吧?大姑字识的少不放心。一时间竟想不出对策。
“阿茉马上就开学了,咱们村上中学的孩子都住校。可是…”
对于孙女升初中余爷爷觉得更棘手,孩子才八岁,虽然也能自理,但到底是不放心。
胜利村小学只到五年级,六年级需要去乡里中学上。苏茉回来一切过的都挺顺利竟忘了这茬。
“我也住校吧。我能照顾自己的。”
“那不行,万一宿舍里的人看你小欺负你呢?”余燕住过校知道总有些调皮捣蛋的孩子,特别她小侄女这么漂亮更容易遭人妒忌。
“方远安说可以骑自行车带我。”
事实上刚到暑假,方远安就过来问她怎么上学,说他认识招住宿生的人家,如果不行,他就骑自行车带她。
“一次两次还好,也不能总上人家孩子驮你。”
刘凤华虽然有些虎,一些人□□故还是知道的。
“要不我早上送她?”余华试探的问。
“你连自行车都不会骑,二十几里路你带孩子走过去吗?”
“我抱着小茉过去。”被余奶奶否定后余华不服的嘟囔道。
“那你能天天抱过去啊?孩子不得迟到吗?家里活儿不干了?”
余奶奶有些恨铁不成钢,自己这儿子脑子一根筋,就想着最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