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凰为后+番外(213)

作者:云月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左未曦笑道:“悦儿,折腾了这么半天,你的行李都还没有安置呢。”

凤凰儿笑道:“咱们陪着悦儿一起去吧。”

慕悦儿道:“箜姐姐这几日住在哪儿?”

凤凰儿笑道:“就住在你小曦姐姐院子里的东厢房。”

“那我也要和你们住在一起。”慕悦儿忙道。

左未曦在她的小鼻子上刮了一下:“知道你爱凑热闹,给你准备的屋子是我院子里的西厢房。只是你平日里宽敞惯了,别嫌这里的屋子小。”

慕悦儿喜滋滋道:“我才不会嫌弃呢,姐姐们快走呀!”

左未曦和凤凰儿相视一笑,一人拉起慕悦儿的一只手走了出去。

收拾好慕悦儿的屋子,三人又一起用了午饭。

饭后没多久,赵重熙回来了。

他把琵琶送到东厢房交给凤凰儿。

凤凰儿把琵琶交给红翡,这才问他:“这几日夫人都在忙些什么?”

赵重熙道:“这几日夫人都随着段庄头在地里忙活,说是要找一块合适的地种辣椒。”

“找到了吗?”

“已经找到了,听段妈妈说明日就要开始育苗了。”

其实赵重熙对这些东西是一窍不通,就是把听来的的话重复了一遍。

“娘就没有什么话让你转达给我的么?”

“夫人说,让姑娘今晚带着左大姑娘和小郡主回去吃火锅。”

“火锅?”凤凰儿略有些疑惑。

棉棉姐所说的火锅同她们经常吃的那种暖锅不太一样。

据说是要放好多的辣椒和麻椒,味道也特别的浓。

她虽然一直吃得比较清淡,但对这“火锅”还是非常向往的。

只是……

棉棉姐手里的辣椒一共就那么几十个。

用她那日的话来说,那点辣椒籽做种子都不够。

她今日拿什么来做火锅?

比起她的一知半解,赵重熙对“火锅”则是全然陌生,无非是复述一下阮棉棉的话而已。

见凤凰儿一脸的疑惑,他又道:“夫人还说了,左大姑娘庄子里地气暖,让您问问她这里有没有应季的新鲜蔬菜。

如果有的话便带一些过去,吃火锅的时候可以涮着吃。”

凤凰儿点点头:“知道了。”

赵重熙抱了抱拳便准备离开。

“等一下。”凤凰儿又一次出声唤住他:“阿福,我有些话想要问你。”

赵重熙躬身道:“姑娘请问。”

“你觉得袁谟此人怎么样?”

赵重熙怎会看不懂袁谟想要表达什么。

无非就是不想教慕悦儿,让自己替他想办法脱身。

十六七岁的少年郎正是开始学习做事的年纪,谁会有那闲工夫去做别人的老师。

尤其这个“别人”还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女娃,就更不愿意了。

只不过慕悦儿让袁谟留在左家田庄,倒也算是帮了他一个忙。

毕竟他的身份暂时不能暴露,袁谟能帮他的地方太多了。

为了不被人怀疑,也为了方便行事,只好委屈袁谟了。

袁谟心知自己这是掉进虎口里了。

他拧着眉道:“既如此我便恭敬不如从命,留下来教小郡主吧。”

左未曦见他们的意见达成一致,笑着吩咐芸香:“你去替这位道长安排一下住处。”

一面又问袁谟:“未曾知晓道长如何称呼?”

袁谟忙站起身道:“姑娘客气了。

其实我并非信封”

赵重熙怎会看不懂袁谟想要表达什么。

无非就是不想教慕悦儿,让自己替他想办法脱身。

十六七岁的少年郎正是开始学习做事的年纪,谁会有那闲工夫去做别人的老师。

尤其这个“别人”还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女娃,就更不愿意了。

只不过慕悦儿让袁谟留在左家田庄,倒也算是帮了他一个忙。

毕竟他的身份暂时不能暴露,袁谟能帮他的地方太多了。

为了不被人怀疑,也为了方便行事,只好委屈袁谟了。

袁谟心知自己这是掉进虎口里了。

他拧着眉道:“既如此我便恭敬不如从命,留下来教小郡主吧。”

左未曦见他们的意见达成一致,笑着吩咐芸香:“你去替这位道长安排一下住处。”

一面又问袁谟:“未曾知晓道长如何称呼?”

袁谟忙站起身道:“姑娘客气了。

其实我并非信封”

赵重熙怎会看不懂袁谟想要表达什么。

无非就是不想教慕悦儿,让自己替他想办法脱身。

十六七岁的少年郎正是开始学习做事的年纪,谁会有那闲工夫去做别人的老师。

尤其这个“别人”还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女娃,就更不愿意了。

只不过慕悦儿让袁谟留在左家田庄,倒也算是帮了他一个忙。

第六十七章 闲快活(上)

阮棉棉之所以突然想起弄火锅吃,原因有二。

一是舍不得浪费她的宝贝辣椒。

在段云春的陪同下,她终于选定了一块条件合适的地用来种辣椒,并且专门寻了一名老佃户负责育苗。

回房后她把辣椒籽小心翼翼地取出来用纸包好。

看着一小堆空空的辣椒壳,她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从未在意过的问题。

辣椒究竟是籽辣还是皮辣?

辣椒籽她舍不得尝,毕竟一颗籽就等同于一棵辣椒苗,现在浪费一颗,几个月后就会少收获好些辣椒。

至于辣椒壳么……

她掐了一点点放进嘴里,一股熟悉至极的滋味在她的舌尖散发开来。

刺激、灼热……

阮棉棉的眼中微微泛起了湿意。

实在太不容易了!

穿到这个破地方之前,她从未想过吃一口辣椒竟会这么艰难。

她更没有想到,就在她认为自己这辈子只能依靠那“辣米油”调味之后,却又有幸尝到了这熟悉的辣味。

而且她那一天的判断一点没错,这些辣椒的辣味真是挺足的。

段云春媳妇见她情绪有些激动,指着桌子上的辣椒壳道:“夫人,剩下的这些要怎么弄?”

阮棉棉笑道:“少是少了点,但辣味还挺足,你把它们送去厨房,让厨娘弄碎。”

段云春媳妇道:“像花椒面那么碎?”

阮棉棉想了想,这里没有粉碎机,辣椒的数量又太少而且又不够脆,要想弄成那种很细的辣椒粉大概很难做到。

她把桌上的辣椒壳收进小布袋里,笑道:“还是我自己去一趟吧。”

半个时辰后,一小堆辣椒壳变成了一小撮辣椒碎。

阮棉棉哀叹了一声。

这已经不是少,而是太可怜了。

以上一世的标准,甚至不够做一道普通的辣菜。

自己是把它们做成一道菜一次性解决,还是应该把它们做成辣椒油?

正犹豫间,段云春派了一名庄客给厨房送来了一些牛肉。

牛肉大约三四十斤,有腿肉有里脊,还有一大块肋条并几根牛棒骨。

阮棉棉虽然不是真正的古人,但也听说过农耕时代耕牛的重要性。

所以百姓们的餐桌上是几乎看不见牛肉的。

即便是成国公府和大将军府这样的勋贵之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牛肉。

就拿阮棉棉来说,做了半年的一品襄国夫人,吃牛肉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

此时突然出现这么大的一堆牛肉,阮棉棉承认自己真是馋了。

这么一来,她想弄火锅的第二个原因也齐全了。

不等厨娘动手处理牛肉,阮棉棉自告奋勇把这活儿揽了下来。

辣椒油什么的还是算了,先弄一顿火锅解解馋才是真。

她先把牛肉表面附着的脂肪部分剔下来,用裹熬成了牛油。

之后再用上一世做火锅底料的方法弄底料。

因为辣椒面太少,她只好依旧用辣米油调味,而那一小撮辣椒碎只能用来调色。

好在剩下的调料还算齐全,阮棉棉今日弄出来的火锅底料居然非常香。

段云春媳妇和厨娘虽然被呛得直咳嗽,却不得不承认自家二姑奶奶的厨艺又进步了。

比起上一次吃过的水煮鱼,这些刚做出来的“火锅底料”毫不逊色,闻起来真是香极了。

当然,刺鼻也是真的,随便一闻就让人直想打喷嚏。

阮棉棉弄好火锅底料,这才开始处理那一大堆牛肉。

这个时代没有冰箱,肉的贮藏是个大问题。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