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壑安慰道:“阿雷姐姐是担心你的安危,听说都上了船,听到遇刺的消息,立马跑下船找你。”
“谁说我是为了他的?”
一个虚弱的声音响起来,阿雷刚醒,头疼欲裂,听到这对兄弟的对话,第一反应就是否认,“我不晓得是谁遇刺,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想快点看看你们有没有事,却没想给你们添麻烦了。”
阿雷见朱家兄弟无事,放了心,“我在这里是累赘,帮不了什么。劳烦你们的船送我去浏家港。”
朱瞻基和朱瞻壑见阿雷头脑清晰,口齿伶俐,晓得她没有撞坏脑子,心下松了一口气。
“我也想早点送你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但是——”朱瞻基起身,推开双层窗户,外头风雨大作,隐隐闻得惊涛拍案之声。
朱瞻壑说道:“现在是暴风雨,我们所有的船都无法出港,大明水师也无法航行过来增援,我们都要看老天爷的脸色,等暴风雨过后才能出海。”
凉风伴随着无孔不入的雨滴灌了进来,朱瞻基关上窗户,“夏天海上多风暴,少则半天,多则五天,等天气晴好,大明水师的人过来接应,我就送你回去养伤。”
阿雷摸摸头,“我没事,头疼几天就好。”
朱瞻基指着她的腿,“你现在也挪动不得。”
阿雷醒来脑子发木,这才发现自己的左足肿胀成了大猪蹄子,搁在两个枕头堆叠的枕头上。
阿雷试着移动左脚,脚筋就像被哪吒活活抽出来,打了个蝴蝶结再放进去似的,一阵阵抽疼如排山倒海般袭来。
“别动。”朱瞻基把大猪蹄子重新高高搁在枕头上,“军医说骨头没事,只是扭伤,需躺下静养,消肿之前尽量不要走动和坐着。”
阿雷:完了完了,脚肿胀成这样,我还怎么跑路?
第274章 洗牌
因纪纲这学渣数学太差的原因,把他自己、朱瞻基和阿雷的计划全部打乱了。
可见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学习不好,当反派搞事情都会搞砸。
这是一道小学二年级奥数真题经典的相逢问题,如果没有纪纲的干扰,朱瞻基会先踏雷区,得偿所愿的死(比诈死少个字)去,那时候,漫天遍野都是小鸡哥来过这个世上的痕迹。
朱瞻基炸了的瞬间,距离阿雷还有六百九十九米,属于安全距离,阿雷不会死。
那时候纪纲挑破皇室内斗之计成功、朱瞻基死,阿雷也能彻底死心下西洋,《胡善围》全书也可以这一章完结撒花。可谓是一箭四雕。
但是纪纲数学太差了,怕误伤阿雷,导致胡善围痛苦终身,他不得已提前引爆地雷。
纪纲的灵魂终究没有被权力的游戏完全吞噬,他为胡善围保留了最后一点点的人性。直接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大明的历史,以及《胡善围》的完结进度。
就像所有的牌都推进了麻将机,由系统自动打乱、洗牌,推出四座长城,一切重新开始。
现在怎么办?
纪纲,阿雷,朱瞻基三人一起想着同样的问题。
纪纲跪地,假惺惺请罪:“属下救驾来迟,让皇太孙受惊了,请皇太孙降罪。”
纪纲的第一任务是保护朱瞻基和朱瞻壑,次要任务是为平倭寇出谋划策,提出参考意见。
所以倭寇平不平,对他影响不大,但是朱家兄弟遇刺,他要担负主要责任。
纪纲本来以为朱瞻基首次单独出征,而且敌人是狡猾强悍的倭寇,应该会对他这个曾经和倭寇交手过的老将言听计从,当做心腹幕僚的。
可是并没有。朱瞻基用的是幼军那套班底,纪纲带来的一千锦衣卫只是负责营地的巡逻,防止细作作乱。
朱瞻基遇事很少直接咨询旁人,当”伸手党”,他小小年纪,居然沉得住气,按兵不动两个月,亲自带着幼军侦查队搜集倭寇的第一手情报,制定连环计的战术,将倭寇封锁在海盗,来个瓮中捉鳖。
纪纲以为是朱瞻基少年老成,天纵奇才之故,其实他只猜到一半,另一个原因是朱瞻基夹带私货,要搞死遁。所以类似纪纲这种锦衣卫出身的高手一定要远离,免得露出蛛丝马迹引起纪纲的怀疑。
所以朱瞻基对纪纲敬而远之,不让他触及核心。
朱瞻基当然不会在被困孤岛的时候去惩罚纪纲这员“老将”,他亲自扶起纪纲起来,“纪大人何出此言,倭寇狡猾,防不胜防,不是纪大人的错。之前纪大人也劝过我不要擅自出去,这里是倭寇老巢,密道密室等藏身之所太多,是我轻敌了,求胜心切,过于莽撞之故。”
“找纪大人过来,是为问去年火药厂仓库失窃的案子,这个案子关系重大,是皇上钦点的御案,交给纪大人查。”朱瞻基指着桌子上筛出来的地雷残骸,“军中的工匠发现这些来自火药厂。或许就是纪大人一直寻找的那批货物。”
“果真?”纪纲演技炸裂,微表情从惊讶到惊喜娴熟过度,“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微臣苦寻大半年无果,被皇上斥责罚了俸禄,居然被贼人卖给了倭寇,难怪微臣总是找不到。”
朱瞻基点头,“如此,就和去年的案子联系起来了。”
纪纲说道:“是谁卖给那些倭寇的?他们有人招供吗?”
朱瞻基摇头,“目前还没有人招认,他们都否认见过地雷。”
纪纲乘机说道:“锦衣卫擅长讯问,这件事就交给微臣去办吧。微臣一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朱瞻基不置可否,“原本这个案子就是纪大人的,故一发现端倪,就立刻来请教纪大人。如果能够顺藤摸瓜,从倭寇巢穴找到部分
失窃的火器,也是大功一件。”
纪纲领命而去。
纪纲一走,朱瞻壑就从屏风后出来了,“大哥,你既然怀疑纪大人有问题,应该先隐瞒此事,为何还要捅破了,要纪大人去审问倭寇,万一……刑讯逼供,杀人灭口,我们一点证据都没有。”
纪纲并不知道他已经成功引起了朱瞻基的注意。
经过朱瞻基各种威逼利诱,已经成功收复了一些倭寇,知无不言,交代岛上的密室密道。
出卖这种事情,有一就有二,可是无论朱瞻基的人如何问,就是没有倭寇交代从贼人手里买火药厂赃物的事情。
而且,这些招安的倭寇只是听说过有地雷这种火器,但是从来没见过。
朱瞻基心眼多如蜂窝煤,他敏锐的嗅到这其中有问题——如果地雷不是倭寇埋的,那么真凶是谁?是谁想弄死他,设计出刺杀、地
雷埋伏的连环计?
地雷是昂贵的火器,且容易磕碰走火,幼军这次出征,只弄到了二十箱随军,以备将来埋伏之用。
这二十箱由朱瞻壑保管,任何人染指不得。
确认是火药厂地雷后,朱瞻壑开箱亲自清点数目,一个不少,所以不是自己人干的。
朱瞻基冥思苦想,作为一个天生的政治人物,他甚至连自己亲爹东宫太子都列为首要嫌疑人!
因为身为皇太孙,他是储君之一,和东宫是竞争关系。
而且庞大的幼军是太子从不具备的军事实力,幼军是府军前卫,负责皇宫部分地区的巡逻保护工作,幼军的存在,也是东宫潜在威胁。
如果朱瞻基死了,备选储君、幼军自然会解散,东宫或成最大赢家。
第二嫌疑人,二皇叔汉王。是汉王设下太子杀皇太孙、父子相残的毒计,既然我出事之后都能把东宫当做第一嫌疑人,那么工于心计的皇上也会,从而越发忌惮东宫——亲儿子都能杀的人,弑父也就更容易了,从而重新召回汉王进京城,委以重任,用汉王牵制东宫。
甚至,汉王可能栽赃东宫,坐实了父亲杀子的罪名,从而激怒皇上废太子,立汉王为储君!
问题如此烧脑,无论幕后黑手是太子和汉王,都需要借刀杀人,那么问题来了,谁是那把刀?
找到这把刀,就成揪出真凶。
谁是刀?
幼军毫无根基,是我亲自从平民里挑选出来的,亲自训练,他们的忠诚可以相信,还有二堂弟朱瞻壑,也是可以信任的人。
通过排除法,朱瞻基把纪纲列为“刀”的嫌疑人。
因为纪纲在平倭战役结束之后去了那里,做些什么,朱瞻基并不知道,他也不方便问,纪纲毕竟是皇上的老臣和眼线,还时不时把朱家兄弟的表现密报给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