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简单粗暴,就是弱肉强食,不识字的人也懂。受不了的人发路费走人,绝对不强留,会有招募处的人不停的往里头增加新兵。
每天都有文化课,但不教授之乎者也之类的,就是将百人队的名字贴在墙上,早晚跟着百户一起念一遍,一个月后,就是一头驴也能认识这些字了。
一年后。
永乐十四年,永乐帝检阅幼军。
幼军旗帜鲜明,进退有度,单项骑马射箭拼杀等等和正规军有些差距,但并不明显。
永乐帝很满意,要幼军轮流进驻皇宫前半部分巡逻,开始履行府军前卫的责任。
这群还没有洗赶紧腿上泥土和市井烟火气的幼军踏入皇宫,顿时被眼前高耸的城墙、闪瞎人眼的琉璃瓦给震慑住了。
他们的野心被点亮,每个人都不想走,想要留在这里。
沐春自觉完成任务,向朱瞻基请辞,“他们已经有了军魂,接下来按照正规军训练方法就行了,不需要我继续下猛药。如果大明有什么剿匪、杀倭寇等等小型的军事行动,殿下可以带着他们去试一试锋芒,没有真正见过血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操练再多也无用。”
朱瞻基自是感激不尽,“多谢干爹指点。”
朱瞻壑扑过去抱着沐春,不肯放他走,“再多留半年行么?要不,一个月?”
沐春一笑,“雏鸟需放手才能飞翔,剩下的靠你们自己,我再帮下去,只会害了你们,你们都是龙子龙孙,各有本领,不要太依赖我哦。”
沐春过了操练新兵的瘾,不想继续了,事了佛衣去,深藏身与名。
沐春完事了,阿雷的定制船钟还在继续,甲方爸爸永乐帝的要求太高。
阿雷从一堆图纸里抬起头来,觉得快要看花眼了,她摘下眼镜,揉了揉有些酸疼的鼻梁,信步去外头走走,让脑子清醒一点。
却见胡善围送别十来个女官,“……劳烦大家辛苦跑一趟,严格把关,等回来我自会为各位邀功请赏。”
女官们应下,坐上马车出了宫。
阿雷好奇,“姐姐,她们去哪儿?”
胡善围说道:“当然是各地的藩王府了,你整天忙于做钟表,两耳不闻窗外事,皇上下旨,要采选各地秀女进宫。”
阿雷想起船钟两个依偎的小人,“皇上……要选新嫔妃?”
不对,永乐帝简直可以算是清心寡欲了。
胡善围说道:“不是给自己选,是给别人选。如今皇太孙十六岁了,要选皇太孙妃,其他皇孙也差不多到了婚龄,都要定下来婚事,高祖皇帝定下的规矩,要选秀畎亩,联姻民间,所以宫里派出女官,去给各个藩王府的初选把关。”
第266章 名利的囚徒
阿雷一听,第一反应就是:“啊?太早了吧?”
胡善围说道:“皇上在皇太孙这个年龄的时候就已经和仁孝皇后成亲了,次年就生下当今太子,当了父亲。”
朱瞻基十六,朱瞻壑十四,都正当婚龄。甚至阿雷今年十六岁,论理也该嫁人了。
只是春围夫妇吃尽了婚姻不自由的苦头,胡善围不惜与父亲反目,偷了家中户贴考女官来避世;沐春用刀割自己、不惜自毁明志,来反抗父亲为了他包办婚姻。
两人便把婚姻自由给了女儿阿雷,从来不催促她嫁人,一切顺其自然,且阿雷潜心机械,欣赏齿轮之间的转换契合,人已经成熟了,但在思想上从未想过情爱婚姻。
毕竟情爱又不能帮她做钟表,不在她考虑之列。
现在突然得知一起长大的小鸡哥和水坑弟弟都要结婚了,阿雷一时心里和脑子都突然像是被某种东西给掏空了,人失去了重心,觉得脚下如踩着一捆棉花,晃晃悠悠。
成长给她带来了很多东西,但也同时会从她手里拿去很多东西。阿雷明白,她的婚姻自由,可是小鸡哥和水坑弟弟的婚姻是由皇权决定的,他们做不了主。
这两人一旦成亲,有了小家庭,她就必须远离他们了。
阿雷一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是又不能不言不语,便随口问道:“皇太孙和汉王世子也知道是为了他们选秀的吧?”
胡善围说道:“应该知道,他们两个的婚事都等着皇上做主,东宫和汉王府都插不上手。何止京城这两个已到了婚龄的皇孙?各地藩王府加起来也有二十来个皇孙到了婚龄,都等着选秀,皇上指婚呢,还有公主们的儿子镇国将军什么的,有些也想借着选秀给儿子们讨个好媳妇,有皇上赐婚,岂不体面。”
阿雷不晓得心里是何种滋味,反正不好受,她也不晓得为何突如其来的难过,借口回去画图纸,匆匆走了。
她表面很平静,但是步伐很快,近乎小跑了,好像只要走的足够快,就能够把不快甩开。
胡善围觉察到阿雷情绪突然低落,她正欲追过去摸一摸女儿的心事,沈琼莲来了,一脸看好戏的样子,说张贵妃有急事找她。
“安王和安王妃夫妻两个打起来了,互相指责对方的不是,如今皇上召见安王,张贵妃在安抚安王妃,要胡尚宫过去帮帮忙。”
安王是高祖皇帝第二十二个儿子,至今才三十来岁。
安王妃徐氏,是安王结发夫妻,她是仁孝皇后同父异母的亲妹妹,中山王徐达之女,仁孝皇后是正室谢氏所生。永乐帝正儿八经的小姨子。当年高祖皇帝信任徐达,一举把徐家三个女儿都指婚给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徐家一门三王妃。
安王妃出身高贵,辈分大,脾气大,郭贵妃一个人有些搞不定。
胡善围只得放弃追女儿,跟着沈琼莲去了延禧宫,一路上连连追问:
“是真打还是斗嘴?”
“真打,安王妃出身将门,会武功,安王是男子,力气大,不过不敢使出全力还手,两人都有些皮外伤。”
“怎么打起来的?”
“安王妃一直没有生育,也不准安王纳妾,安王在外头养了外室,偷偷生了两个儿子。安王觉得安王妃这个年纪不可能有孕了,但安王府要是没有子嗣,就要绝嗣,将来要收回爵位,就把两个私生子的事情说了,要安王妃把外室和私生子接到王府,承认身份,写入玉碟,将来好册封世子,继承爵位……”
胡善围一听,顿时觉得不好,“安王妃和姐姐仁孝皇后一个脾气,岂能容安王不告而娶?难怪打起来了。”
延禧宫,医女正在用一个鸡蛋给安王妃滚脸消肿,王妃的脸上有清晰的指印,应是夫妻互殴时被安王扇了一巴掌。
张贵妃现在体型越来越像唐朝贵妃杨玉环了,如今是彻底想开了,心宽体胖,安王妃没有生育,她也曾经因执着于子嗣而被打入冷宫,她很理解安王妃。
张贵妃安慰安王妃,“王妃今日受委屈了,子嗣固然重要,也不能弃了皇家的体面,安王不该对王妃动手,皇上定会罚安王。”
安王堂堂男儿,居然殴打妻子,真是可恶。张贵妃在立场上要保持中立,主持公道,不过心里是站在安王妃这边的。
但是安王妃瞧不上张贵妃啊,张贵妃是公侯女,她们徐家三姐妹也是公侯女。凭你执掌六宫,冠宠后宫,你也就是个妾。我姐姐才是正宫皇后,太子都要叫我一声姨母,皇室一半留着我们徐家的血脉,我家还有两个国公。
以安王妃的身份,是不想和张贵妃说话的,这也难怪,凭谁也不会喜欢大姐夫的宠妾。
安王妃对张贵妃淡淡的,并不接话。张贵妃有些尴尬,幸好胡善围来了,亲手剥了一个荔枝,“安王妃消消气,气坏了身子,是自己受着,一点都转移不到别人身上。”
胡善围是个熟面孔,安王妃吃了个荔枝,越是上火,双目都红了,一股脑的倒苦水:
“我和安王成亲时,是胡尚宫捧着王妃的宝册,亲眼见我出嫁的。想当年,我们夫妻新婚燕尔,着实好过一阵。靖难之役时,因仁孝皇后是我大姐,安王受尽建文帝猜忌,也没有因富贵而休妻,我们夫妻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候,自从皇上登基,我们日子好过了,却越来越离心。”
安王妃哽咽说道:“我生不出孩子来,但是他在外头无媒无聘生两个野种出来,我就要认?我是王妃,可不能因急于要子嗣而混淆了皇室血脉,失了王妃的责任。我们虽无子,但皇室旁支有那么多皇孙,按照规矩过继一个嗣子继承安王一脉的爵位,我又不没真的断了香火,他凭什么骂我不贤?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这都是哄女人的瞎话,有几个一辈子和睦,白头到头,多的是红颜未老恩先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