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围(391)

永乐帝叹道:“朕十六岁就大婚了,仁孝皇后才十四岁。仁孝皇后十八岁时就和朕生了四个孩子,朕记得很清楚,她在大年三十除夕夜生下了第四个孩子汉王,产后虚弱,又恰逢父皇要朕去燕地就藩,从京城到燕地北京,千里迢迢。”

“前头走水路还好,只是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年久失修,只得频频上岸走陆路,马车颠簸,天气又冷,产妇孩子要保暖,又担心被炭盆烟火气熏着,唉,皇后一路受了不少罪,她原本是怀孕都敢策马飞奔的强悍妇人,之后到了京城休养一年有余才好些。”

“在船上的时候,朕心疼皇后,夸下海口,说写奏本给父皇,建议重新疏通京杭大运河,倘若打通了河道,从南到北,两岸百姓都受益无穷,也方便运粮食货物运到燕地,平抑北方居高不下的粮价。”

提到往事,甲方爸爸的深情都不一样了,眼神温柔得吓人,“皇后和朕约定,将来疏通了大运河,我们就坐船南下,舒舒服服的游玩,不用在陆地颠簸。一起白头,看大运河两岸无限风光。”

“我们还击掌为誓了。”永乐帝双手一拍,“就像这样,掌心对掌心的发誓。现在运河已经疏通,粮食,木材昼夜不断的运往京城建立新都城,运河两岸重新焕发生机,靠水吃水,人民富足,可是……”

永乐帝目光一黯,“朕的皇后向来言而有信,唯有这件事她失信了,违背了和朕的誓言。”

没想到帝王居然也有脆弱伤神的时候,阿雷说道:“这又不是仁孝皇后想失约的,这不……没办法嘛。”

“皇上的意思是船头两个准点出现的小木头人代表皇上和仁孝皇后,借此钟表寄托哀思,现实没有实现的诺言,在这艘船钟可以实现。”阿雷连忙转移话题,“民女将木头小人做的与年轻时的帝后有三分像,如何?”

阿雷说中了永乐帝的小心思。

永乐帝带着阿雷去了一个小书房,里头挂着一幅仁孝皇后年轻时的小相,梳着少女的发式,应是未嫁之前。

“朕与皇后打小就相识,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十四为朕妇,羞颜未长开。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那一年我们就当上父母,本以为此生能白头到老,朕却没能见她白头,一个人老去。”

永乐帝命人摆书案笔墨,“你照着这幅画像描下来。”

阿雷应下,仔细临摹此图,到了黄昏时才完成。

永乐帝看过,满意点头,“朕没有少年时的小相,不过汉王世子和朕年轻是很像,你照着他的模子描画。”

朱瞻壑正忙着帮朱瞻基训练幼军,这些幼军不是军籍,一点武术底子都没有,连刀都不晓得怎么拿,居然把刀刃对着自己。

甚至有人在列阵的时候蠢到左右都分不清楚,走路同手同脚,说他们是乌合之众,简直侮辱了乌鸦。

一个月下来,演示一个最简单的雁翔阵都不成功,零零散散的,不是大雁,更像是一只草鸡,变阵的时候,你踢我的屁股,我踩你的鞋子,场面混乱如粥。

“莫挨老子!”

“孩子!拿郭看倒了窝滴孩子!”

“刚才踢我屁股的是你小子?过来打一架!”

“侬就是拧不清的鹅头!”

幼军来自五湖四海的无产者,只是为了吃口饱饭来参军的,国人骨子里的乡土情结,若不是活不去了,很少有人愿意去异乡谋生。

什么口音方言都有,沟通困难,靠着肢体语言表达,经常引起误会而发生群体性斗殴,为此,朱瞻基掏出私房钱给他们一人发一本纠正发音的《洪武正韵》,以消除难懂的方言口音,但是朱瞻基很快发现一点用都没有,这些书基本用来垫桌角、床脚,甚至用来卷烟叶抽没了。

朱瞻基这才意识到,这群人几乎没有人识字,很多人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他发的《洪武正韵》是媚眼抛给瞎子看。

演阵彻底失败,朱瞻壑骑着马拉开了好几对打架的,然后去看台向大堂哥复命。

朱瞻壑面有愧色,“皇太孙殿下,臣弟真的已经尽力了,是臣弟无能,没能训好他们,给殿下丢脸了。”

朱瞻壑这一个月都累瘦了,以前操练天策卫,火炮火枪火药等等作战武器配合上阵都没这么累,天策卫都是从军籍里选拔出来的优秀者,世代职业军人,自幼习武,有家学渊源,很快就能配合。

但是朱瞻壑真的带不动这些五湖四海的青壮年幼军,有人憨傻像智障,有人痞赖油滑软硬不吃,简直是大明智障沙雕中二集中营。

朱瞻壑觉得自己要崩溃了,请皇太孙早日认清现实,另请高明。

但是朱瞻基不肯要堂弟下台,因为除了这个傻弟弟,所有人都在看皇太孙和幼军的笑话,幼军每天层出不穷的极品事件已经是京城禁军茶余饭后必备谈资了,

台下操场两万八千个幼军,就像两万八千只凶猛愚笨爱斗的大鹅,就这种水平,一千正规军能够将他们全灭。

队伍拿不出手,丢人现眼,朱瞻基安慰堂弟,“没事,慢慢来,我不急。”

我急啊!朱瞻壑已经从水坑气成了河豚,假以时日,估摸会气成海豚。

朱瞻壑说道:“臣弟建议暂缓训练他们使用火枪等兵器,以免伤到自己人,先把刀剑棍法练熟了再说。”

想到两万八千本《洪武正韵》的凄凉下场,幼军暴殄天物,朱瞻基重重点头,“我知道了。”

“那现在——”朱瞻壑指着操场两万八千只大鹅互啄的热闹场面,问:“下一步该怎么办?”

朱瞻基看着天色,离吃中午饭还早,“就让他们列成长队,跑到吃午饭的时候停。”

朱瞻壑问:“那下午呢?”

朱瞻基头疼,他是在权力场久经考验的皇太孙,本以为练兵很容易,练就是了,他也是熟读各种兵法的人啊,但实际操作完全不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但面前是朽木怎么办?

只能换人。

但永乐帝指定只要幼军,不能从军户里挑选。直到现在,朱瞻基才明白皇爷爷的良苦用心,是真心培养磨炼他。

朱瞻基一筹莫展之时,阿雷穿着男装来了。

她也是来看我笑话的?朱瞻基自尊心受挫,不过阿雷对这群互啄的大鹅毫无兴趣,只和朱瞻基打了个招呼,就把朱瞻壑带走了。

朱瞻基再遭打击,厚着脸皮跟了过去,朱瞻壑问:“你不监督他们跑步了?”

“就知道傻跑,打仗又不是比谁跑得快,我不想看了。”朱瞻基问阿雷,“你来这里做什么?”

阿雷指着朱瞻壑,“找他。”

朱瞻基后悔不该问,真是自讨苦吃。

阿雷要朱瞻壑坐下,拿出纸笔描绘他的肖像,朱瞻壑受宠若惊,“等等,我去洗个脸。”

朱瞻壑匆匆跑去梳洗打扮,朱瞻基喝醋喝到酸倒牙齿,“你为何不画我?我……没有他好看?”

阿雷说道:“你没有他长得像皇上……”

阿雷道明了具体来由,朱瞻基还是不满足,继续追问:“到底我和他谁好看?”这是他最关心的。

不管什么时代,都有“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疑问。

阿雷:“本是同根生,你们都还行,你们朱家没有几个丑的。”

朱瞻基伸出手掌,“手指头都有长短,我和二堂弟到底谁更好看?”

阿雷犹豫片刻,“说实话吗?”

朱瞻基有种不好的预感,但还是点头,“说实话。”就像手指头生的倒刺,明知会疼,还是忍不住拔掉。

阿雷说道:“你。”

朱瞻基从小瘦到大,大病初愈的沐春也瘦,两人是同款,阿雷在家里看惯了父亲沐春的相貌,觉得朱瞻基这种面目清瘦,轮廓分明的脸更顺眼一些。

朱瞻壑洗完脸,重新束发,军中没有头油,近墨者黑,他学着幼军那些粗人的样子,往手掌呸呸吐了两口唾沫,手掌一搓,拢起头上的碎发,发髻油光可鉴。

军中也没有镜子,他对着匕首的反光,咧开嘴巴,露出全幅牙齿,检查是否镶嵌着早上吃的茴香肉馒头的残留。

朱瞻壑整理完毕,回去让阿雷好好画,却看见大堂哥一反常态,对着阿雷嘿嘿傻笑。

完了完了,皇太孙被幼军气傻了。

阿雷正要动笔,朱瞻基伸手,“我来,我丹青技艺比你稍微好一点点。”

暮兰舟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