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围(264)

“你是我妻子,你站在那一边,我就站在那一边;你指那,我打那;你要复仇,我就给你递刀子;仇人要杀你灭口,我就和仇人的仇人联合去救你,借着这份从龙之功,将来保我们一家三口的安宁。”

“我们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将来阿雷能一生安宁。否则将来昏君当道,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云南也会大乱,我在云南付出的心血岂不都白费了?我们暂且忍耐两年,完成使命再回去和阿雷团聚,岳父很会照顾孩子的,你莫要担心,目前昆明比京城安全。”

胡善围要复仇、要为改变女官总是受制于人,沦为炮灰的现状;沐春始终放不下云南这块好容易将蛮荒改造成的沃土,还有二百五十万新移民,他为之付出了整个青春。

夫妻两个终于确定未来的方向,始终保持一致,可是一想起阿雷,夫妻两个都心疼愧疚,沐春嘴上劝妻子要宽心,其实他自己一直牵挂着女儿,只是妻子面前,他只能做出轻松的态度,不让她看到自己焦虑忧心的一面。

胡善围也在克制住自己,不要放任焦虑,纵使夜里梦见阿雷,哭湿了枕头,当着沐春的面,她总是表现的淡定从容,不让丈夫看到她一滴眼泪。

这次见面,她其实是想劝丈夫回昆明陪着阿雷,她在名利场中斡旋,游刃有余,即便没有丈夫帮忙,她也可以独当一面。可是话没说出口,沐春就先说明他的打算,他不想在大明出现乱象的时候继续退隐,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他是参加过北伐和南征的将领,虽退隐三年,军人的热血依然未冷。

胡善围决定去扬州调查范尚宫之死、到进宫继续当尚宫、到决定当双面间谍借力打力,挑拨太后和建文帝内讧,为范尚宫复仇,无论胡善围作何决定,沐春都没有用母亲天职之类的话来道德绑架她回家照顾女儿。

因为沐春知道,胡善围虽嫁了他、生了女儿,可是她除了是妻子和母亲,她也是她自己,她有自己的事业和理想,有她自己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原则。

哪怕是五百年后的今天,一个母亲如果选择暂时离家完成事业和使命,都会被指责“狠心”、“不顾家“、“不配当母亲”等等骂名,何况现在是女人相夫教子乃是唯一天职的封建时代。

胡善围为之感动,她和沐春相爱,起因是两人是知己,互相体谅难处,能够同情。就像沐春当了父亲之后“越活越回去”,像个孩子的逗阿雷疯玩,胡善围也从不阻止,反而就像宠阿雷一样宠着他、由着他,因为她知道沐春是用阿雷的童年来治愈他自己童年的遗憾。

故,胡善围把事先准备好要沐春回家照顾阿雷的说辞咽了下去,说道:“好,你尽管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不用担心我。我们都要好好的完成任务,然后一起回家陪阿雷,我们要短暂缺席她的幼年了,希望不要错过她的童年。”

人生得一知己,还结为了夫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这大概是爱情最美丽的样子了。

胡善围说道:“你投诚燕王,需要一份投名状来证明价值,你去告诉燕王,他燕王府的书吏葛诚是建文帝埋下来的眼线,时常有密报送到宫里。我是在后宫的内书房里发现的。”

入冬,伴读入东宫,陪太子读书。

因冬天寒冷,尤其是燕王地处北方苦寒之地,建文帝掌控的军队大多是南方军,不适宜冬日作战,于是建文帝因天气原因暂停了削最最忌惮的燕王,打算天气暖和一点就动手。

很快又是大年初一,大明正式跨入了建文时代,正式启动新国号,是年,就是建文一年。

建文帝宣布大赦天下,并放出千名宫人。有出就有进,官奴加上选进宫的宫女、小内侍,后宫又进来约两百个新人,这其中就有吕太后要胡善围必须弄进来的心腹死士。

胡善围依计行事,配合建文帝渐渐张开大网。

春暖花开,天气转暖,是时候要燕王府破产了。

就当建文帝和曹国公李隆基商议找什么借口去削燕王的时候,从遥远的北平传来消息,说燕王中风,危在旦夕,口鼻歪斜,且口不能言,已经是个废人了。

燕王妃徐氏写了奏本,字字泣血,求建文帝容许四个孩子回来北平,见父亲最后一面。还说皇上以孝治国,对太后恭敬孝顺,乃天下孝子典范,求皇上成全四个孩子的孝道。

除此之外,怀庆大长公主等皇室成员也进宫为燕王妃说情,求建文帝放侄儿侄女们回去见燕王最后一面。

燕王中风之时,正好是燕王府书吏葛诚在交文书时突然发生的。燕王刚刚打开文书细看,突然从椅子上翻倒,口鼻歪斜,抽搐不止,葛诚吓得大叫来人。

因葛诚亲眼所见,故不生疑,早在燕王妃启奏皇上之前,就把燕王中风的情报送到京城。

建文帝大喜,真是瞌睡遇到枕头啊!我还没动手,燕王就先倒下了。只要燕王一死,燕王世子、次子两个年轻人能翻出什么浪来?

真乃天助我也!

不过,建文帝并没有放松警惕,在放走四个人之前,派了亲信北平布政使张昺和北平卫所的指挥使谢贵一文一武两位大臣,去探望中风的燕王朱棣。

此时已经到初夏,人们只穿着单衣,但是燕王却穿着貂皮大袄,生着火炉,躺在火炉旁边的塌上,还不停的打着哆嗦发抖,“冷……冷……”

一旁燕王妃徐氏从帕子擦着从燕王扭曲的嘴角流淌出来的晶莹的口水,“我家王爷已经语不成句,只会说个冷字,没得办法,只得在大夏天里生炉子。每日靠着高丽国的千年人参吊命,强撑着见到

四个孩子方能闭眼。”

张昺和谢贵禀告建文帝:燕王是真的不行了。

建文帝这才放走四个堂弟堂妹。

建文一年,七月初六,中风快死的燕王朱棣在见到四个孩子后神奇般痊愈了,宣布朝中奸臣当道,迫害皇室,起兵勤王,史称靖难之征!

第180章 隐藏人物

燕王对外称自己病的快要死了,但是做了一个梦,魂都到了黄泉路上,亲爹高祖皇帝带着岳父大人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昭靖王沐英等等配享太庙的大明开国大将,一路冲杀过来,将他救起。

高祖皇帝托梦给燕王,说如今大明朝廷被奸臣所误,建文帝被奸臣蒙蔽,奸臣罗织罪名,囚禁五位皇叔、逼死湘王一家,大明皇室怨声载道,山河摇摆,要他回去锄奸臣,匡扶正义。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观是封建社会的主流,燕王要反,不能剑指建文帝,就得拿建文帝的身边的人开刀。

燕王自称梦醒之后,立刻腰不痛了,腿不瘸了,口鼻也不歪斜了,一口气连吃三大碗干饭了!

谁是奸臣呢?第一个当然是摇旗呐喊一定要削藩的黄子澄和方孝孺等文臣,其次,就是罗织罪名、囚禁皇叔、逼死湘王一家子的曹国公李景隆。

所以燕王打出来的旗号是清君侧,铲除君王身边的奸臣,解救被蒙蔽的侄儿建文帝,所以叫做“奉天靖难”。

建文帝:我谢谢您了!

建文一年,七月初六,燕王府开始起事,先是砍了建文帝的内应葛诚,然后燕王手下大将张玉、朱能在半夜突然分别进攻北平的九道城门——藩国城池由朝廷军队镇守,燕王府府兵只负责保护王府。

天快亮时,燕王府的府兵夺下八道城门,唯有东直门仍旧负隅顽抗。

正胶着时,老将唐云卸剑解甲,单枪匹马进城门,对东直门的守将说:“皇上已经允许藩王各制一方,汝等速速退下!”

守将见老将军都归顺了燕王府,山穷水尽,天高皇帝远,没有救援,所以顺着台阶下,全部放下武器投降,归于燕王府。

于是,天亮的时候,北平的九道城门皆被燕王府所控制,北平城的百姓一夜醒来,这个曾经是前朝都城的古老城市已经变了主人。

不过,对于北平百姓而言,天高皇帝远,燕王在北方深耕多年,他们把税收交给了皇帝,但是他们却把心给了燕王府。

第二天早上,巷子口支起了早点摊子,炸出第一锅油条,蒸出第一笼包子,用卤水点出第一锅豆腐脑,人们起床倒夜壶、买早点,和平时的生活没有什么两样。

为何?

暮兰舟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