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出乎意外,第二天,胡善围带领众秀女去御花园玩游戏,有蹴鞠、打马球、泛舟、垂钓、投壶、捶丸、放风筝等项目,秀女们按照自己感兴趣的参加。
压抑了一个多月的压力瞬间释放,反正不晓得第二轮是否留下,秀女们大多都放飞自我,疯玩起来,纾解压力。
来自河南的打蛇少女张秀春出身军户,有些身手,果不其然参加了身体激烈对抗的蹴鞠,进了五个球,是本场最佳射手。
胡善围最关心的端敬贵妃的侄儿郭二姑娘参加了马球比赛,娴熟优雅的骑马姿势,挥杆时干净利落,进了三个球,是本场最佳骑射手。
和孝慈皇后同族的马姑娘则选了最清净的垂钓,一个人坐在水榭的亭子边,也不知想什么心事。
胡善围远远的看着明黄色的华盖飘过来,便知是洪武帝的御驾了,立刻引起了警惕之心,就像护着小绵羊的牧羊犬,跑到前头去拦驾,就怕洪武帝贼心不死,又来吃窝边草——可不能再吃,再吃你的孙子们都不够分了啊!
胡善围如临大敌:“皇上请留步,前方秀女们在做游戏。”
就是因为晓得秀女们在这里嬉戏,所以朕才来的。
洪武帝最近老夫聊发少年狂,从新鲜的身体那里吸去活力,感觉自己好像变年轻了,远远听到御花园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新宠们涉世未深,粉妆玉琢的脸、清澈的、崇拜的眼神,以为老皇帝就像天神一样无所不能,让洪武帝很是受用。
听说御花园秀女嬉戏,一颗老心又开始痒起来。
洪武帝现在终于明白,为何好多明君到了晚年会变得昏聩好色,甚至会睡了自己的儿媳妇,因为做爱是一股令人沉醉的、生命的力量,越老越是渴望。
咳咳,洪武帝一张老脸微红,“朕信步来此,随便看看,朕不进园子。”
宁可相信白日有鬼,也不能信男人的嘴,尤其是有前科的老皇帝。
胡善围堵在路口,丝毫没有让路的意思,“既如此,就请皇上去假山亭子那里稍歇一歇。”
必须将老皇帝隔离,可不能再节外生枝了。
洪武帝讪讪的离开,上了太湖石垒的假山,上面有一座五丈高的亭子,清风徐来,柳丝飞舞,很是清净,那么远的距离,人如蝼蚁,看不见相貌。
胡善围松了一口气,秀女们终于安全了。
可惜这口气还没沉到丹田,洪武帝拿出了一个西洋的单筒望远镜……
胡善围:……
洪武帝端着望远镜看了片刻,蓦地顿住了,向胡善围招招手,“你来看水榭第三个亭子间钓鱼的姑娘,她是谁。”
没有办法,胡善围拿着望远镜看过去,“是山西的秀女马氏,与孝慈皇后是同族,只是出了五服,没有什么来往。”
洪武帝顿了顿,说道:“这个姑娘乍一看上去,和孝慈皇后年轻时很相似。”
胡善围提醒道:“马氏今年才十四岁。”
她还是个孩子啊,千万别爱屋及乌弄回去侍寝!
谁知洪武帝突然没了兴致,“朕去孝陵看看孝慈皇后,你忙吧。”
洪武帝走了,胡善围复又端起望远镜细看,远处的马姑娘浑然不觉,依然坐在亭子边垂钓,胡善围心道,这个马姑娘明日面试,若无大差错,一定要留下,将来恐怕有莫大的造化。
第154章 无悔
洪武帝去了趟孝陵,次日方回。回来时闷闷不乐,刚来的三位新宠相伴过去邀宠,洪武帝只是赐给她们首饰,哄小孩似的打发走了,连续几日都是独眠,没有召任何人侍寝。
胡善围这才放下心,看来老妖精看在亡妻的面子上终于消停了。
复选面试,代掌六宫大权的崔淑妃坐在主位,东西六宫各宫主位的嫔妃皆有投票权,簇拥着崔淑妃坐在两侧。
其实东宫太子妃也应该受邀前来,给秀女们的面试淘汰赛当一个颇有分量的评委,可惜她自己把投票权给作没了,至今还在东宫里“养病”。
一百八十名秀女每十人一组,先是向崔淑妃等娘娘们行礼问候,然后逐一自我介绍,崔淑妃等嫔妃向感兴趣的秀女提一个问题,或者某物某景,要求秀女以诗文或者书画作答,考验临场应变能力。
轮到打蛇少女张秀春时,崔淑妃随手将一朵插瓶的牡丹花赐给她,要她此花为题,即兴作诗词。那张秀春出身微寒,觉得自己没啥希望,一路选上来,淘汰了无数优秀的女子,越战越勇,因而十分放得开,闻言指着花瓶里的竹枝笑道:
“淑妃娘娘,民女在诗词上着实平庸,怕写出来侮了诸位娘娘的耳朵,不如民女以牡丹为题,以竹叶为乐器,吹奏一首民间俚曲如何?”
崔淑妃觉得有趣,便依了她。
张秀春折了一片竹叶,刚一上嘴,吹破了。
众人皆笑,张秀春也不慌,又折了一片,拿帕子沾了沾水,擦去嘴唇上的口脂,这一次成功了,小小的一片竹叶,被她吹得花团锦簇,牡丹迎春而开。
崔淑妃很是满意,向她招手,“你过来。”
崔淑妃亲自将大红牡丹花簪在张秀春发髻上,张秀春长相大气,眉目清朗开阔,额头丰满,虽是小户出身,但此刻凭着年轻无畏,硬生生将牡丹的贵气俗艳给压下去了。
看着崔淑妃满意的神情,胡善围知道这个张秀春留定了。
轮到本次选秀出身最高贵的郭二姑娘时,众嫔妃见她徐步走开,轮廓和曾经的后宫之主——端敬贵妃有些相似,顿时心中唏嘘不已,纷纷念起了郭贵妃生前的好处,无人为难她,都不敢提问。
其实她靠着亲姑母端敬贵妃的福利,在座的嫔妃都不会没有眼色的去把她淘汰——即使要刷下去,也是到最后一轮洪武帝亲自把关时才会由皇帝划去姓名。
故,郭二姑娘来面试只是走过场而已,崔淑妃都不敢怠慢她。
但,无人提问,场面有些尴尬。
胡善围眼看着要冷场,便问道:“你擅长丹青,你观这位张姑娘,她的相貌可堪入画?”
郭二姑娘打量着插戴牡丹花的张秀春,赞道:“张姑娘国色天香。”
胡善围说道:“既如此,你便将张姑娘画下来,画一副簪花仕女图如何?”
“是,胡尚宫。”郭二姑娘走去旁边的画案,挥毫作画。
画不会一时就能得的,胡善围命后面十个秀女继续进来面试。
约五队过后,郭二姑娘的簪花仕女即成,诸位嫔妃皆交口称赞,场面又热闹起来。
轮到孝慈皇后的同族马姑娘时,崔淑妃要她以咏春为题,做诗词一首,马姑娘填了一曲《减字木兰花·咏春》: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池边垂柳。风吹辗转入佛堂。
曲终人散。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看遍山河落照红。
马姑娘颇有才情,也入围了最后的复选。
不过,即使马姑娘发挥失常,因洪武帝看中的原因,她也会被胡善围留名。只是胡善围看着马姑娘这首《减字木兰花》的内容,总觉得有些凄凉,有种不好的预感,可是转念一想,马姑娘还小,没见识过真正的绝望是什么,少年不知愁滋味,有这种为赋新诗强说愁的习惯也实属正常。
反倒是胡善围这种历经沧桑的,看透生活本质,依然热爱生活,想要拥抱幸福,到了这个年纪反而喜欢轻松吉利的东西。
这一次面试,淘汰一半,只留下九十人。其实被淘汰的也是极好的姑娘了,她们本身没有问题,只是缺乏娘娘们的眼缘。
故,九十个姑娘淘汰,被父母接出宫后,立马有京城的官宦人家派遣官媒去说亲,就连怀庆公主也看中了一个小官之女,为长子王贞亮求聘。
作为首个主动和平民阶层结亲的公主,怀庆公主此举深得帝心,洪武帝大赞女儿,特封了外孙王贞亮为镇国将军,还开了内库,为未来的外孙媳妇置办嫁妆,厚赐了皇庄田地。
怀庆公主摒弃了与豪门联姻的惯例,京城附庸者慎重,纷纷效仿,洪武帝大手一挥,都赐了价值不等的嫁妆,鼓励豪门与小门小户之女通婚。
如此一来,除了少数一门心思想把女人带回原籍嫁人的,大部分淘汰的秀女都在京城找到了归宿,成为高门贵妇,因一起在储秀宫集训的过往,成为手帕交,以后在京城彼此来往,也不寂寞,当然这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