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围(206)

崔淑妃挂好了图轴,退后几步,打量着是否工整,“我是个落魄家族的孤女,族人夺了我家的产业,还把我卖给富商做小,那富商见我长得好看,还认得几个字,略通诗文,觉得奇货可居,就把我当做贿赂送给官员。好景不长,官员因贪腐案满门抄斩,妇女和孩子罚没成了官奴,我因生的好,被选入了当时的吴王府,当洗脚丫鬟。”

命运多舛,红颜薄命,崔淑妃只是轻描淡写,好像说着别人的身世,她走近图轴,往左边抬高了一分,这才挂正了,满意的点点头,“洗脚丫鬟好听一些,其实就是个暖床的,连名分都没有。为了生存,我把皇上当成前头两个男人那样卖力的讨好服侍,但是皇上没有碰我,他给了我另一条路。”

“所以,对我而言,遇到皇上,就像得到了重新投胎的机会。”崔淑妃看着目瞪口呆的沈琼莲,微微一笑,“我被皇上送出吴王府,有名师教诲,学习诗文历史,还跟着毛骧学了些粗浅的功夫,撬门溜锁之类的,换了身份,摇身一变,成为书香门第之女,考入宫廷当女官,从八品女史做起,努力往上爬,是皇上在宫里布置的棋子,第二重身份是锦衣卫探子,是来……监视孝慈皇后和历任贵妃的,皇上,是我唯一效忠的对象。”

沈琼莲愣愣的看着崔淑妃,就像看着一个陌生人。

崔淑妃说道:“淑妃只是一个名分,一个官职,对我而言,和尚仪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为皇上效力。皇上昨晚根本没有碰我,以后也不会,所谓侍寝,只是幌子,把名分坐实而已。我今天和你坦白一切,也是在告诉你,尚仪这个位置,要绝对忠心皇上,才能坐的稳当、长久。同样的,皇上对你也会报以信任,尚仪局管着后宫进出,就像一把钥匙,你要当皇上的眼睛、耳朵,和钥匙……”

且说崔淑妃正在为得意弟子沈琼莲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另一头胡善围帮着曹尚宫收拾行李,准备明日出宫。

胡善围只收拾出了三个箱笼,曹尚宫简直比包拯还清廉如水。

看着胡善围惊讶的眼神,曹尚宫神秘一笑,说道:“别以为我就这点东西,这几年我陆续在外头买田置地买大宅子,准备退休养老用的,这三个箱子是做给外头人看的,否则出宫用十几辆车装东西,传出去名声不好听。”

曹尚宫做事,粗中有细,早做打算,狡兔三窟,胡善围实在佩服。

胡善围问曹尚宫:“曹尚宫还年轻,其实大可不必请辞的,您和崔淑妃共事那么多年,你们配合应该更默契才是,为何您在陛下举荐我?着急要走?明明还可以多干几年,多攒点养老银子的。”

人之将走,其言也善。曹尚宫向胡善围传授她的官场经验,“以前我是尚宫,她是尚仪,同品级,但我是女官之首,她要听我的,我还经常喜欢抖威风。现在她封了淑妃,我是尚宫,我要听她的——等于我和她地位互换了。表面上,大家关系看起来花团锦簇,其实花下隐藏着杂草,遇到合适的条件,杂草疯长,会‘吃’了花,你可明白?”

曹尚宫句句肺腑,“咱们在官场上混的,无论前朝官员还是后宫的女官,都不要轻易去考验人性,也不要把你的未来赌在对方人性闪光的一面——也就是说,尽量不要把对方想的太好,要把对方当一个有善有恶,有良心也有私心的普通人,普通人都是有弱点、有心魔的,谁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触发。”

“所以,崔淑妃上位,我这个曾经的上司去当她的助手就不合适了,需要一个地位比她稍低的人去配合,崔尚仪无疑最信任她一手栽培的沈琼莲,但是沈琼莲接任尚仪之位尚可,当尚宫……呵呵,纵使崔尚仪想要提拔自己人上位,皇上也不会同意的。”

这下胡善围不懂了,“皇上为什么不同意?皇上都封了她为淑妃,托付后宫大权。”

曹尚宫说道:“因为皇上是皇上啊,皇上将制衡之术玩到炉火纯青,后宫大权给了崔淑妃,掌管六局一司的尚宫怎么可能还是淑妃的人?所以,尚宫之位,非你莫属,你逃都逃不掉的。”

原来如此!还真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啊。

胡善围琢磨了一会,脑子灵光一闪:“崔尚仪当了崔淑妃,就得我当尚宫,互相制衡。那要是曹尚宫您当了曹淑妃,那就……崔尚仪就会成为崔尚宫!”

有了崔尚宫,我就可以顺利离宫了。

“呸呸!”曹尚宫朝着胡善围的后脑勺拍了一掌,“你这乌鸦嘴,不准咒我,我还会比较想出宫安享晚年。当淑妃也得看脸知道不?崔尚仪还挺有宠妃风范,看起来是那么回事。我要是入主延禧宫,无疑是告诉六宫嫔妃,皇上不相信你们,你们死心吧。做戏都做不像的,皇上又不傻。倒是你……”

曹尚宫盯着胡善围的脸仔细看,“其实从端敬贵妃去世后,皇上要安排新人代掌后宫大权,其实一开始……我以为会是你,你是我的属下,无论如何,我都不能继续当尚宫了,接替我的八成是崔尚仪,所以我那时候就做好了退出的准备,没想到,皇上把你们调换了位置,反着来了。”

胡善围听了,心中一阵恶寒,曹尚宫的怀疑不无道理,洪武帝最后选了崔淑妃,是因他知道沐春和她有情,而且孝慈皇后临终前有遗言在。

两害取其轻,胡善围心道:无论如何,当尚宫比什么劳什子淑妃强多了,幸亏我遇到了沐春。当尚宫还有希望,当淑妃就得一辈子困在深宫里。

是夜,曹尚宫和胡善围同塌而眠,聊到深夜,也不知是谁先住嘴睡着了,次日胡善围送曹尚宫出宫。

一人,三个箱子,一辆马车就装上了,曹尚宫说道:“风暴即将开始,我要溜了,你要保重。”

洪武帝开始清算了。

洪武二十六年,凉国公蓝玉谋反案爆发。

洪武帝灭了蓝家满门,剥了蓝玉的皮,将他的皮送到了成都蜀王府——蜀王妃蓝氏是蓝玉的女儿,蜀王吓得瑟瑟发抖,蜀王妃为了不连累丈夫和孩子,自我了断。

然而,蓝家的惨剧只是开始。

洪武帝把所有对皇太孙造成威胁的官员全都打入了所谓的“蓝党”,全部杀光了。

一共有一万五千多官员牵扯其中,其中就有一个公爵,十二个侯爵,两个伯爵,几乎所有幸存的开国元勋都丧命于此。

其中就有沐春的叔外祖——宋国公冯胜,赐死,灭满门,连两个养女都没放过,只有两个出嫁女得以幸免——一个是郑国公夫人,一个是周王妃。

沐春写信给洪武帝,为亲舅舅冯诚求情,洪武帝念在沐春外祖父冯国用走的早,战功赫赫的份上,饶了冯诚全家性命,夺了爵位,贬为庶人,沐春派时千户将舅舅全家接到了云南。

第145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洪武帝要杀人,谁也拦不住。

比如蜀王妃蓝氏,温柔贤惠,和蜀王夫妻感情良好,生儿育女,其乐融融,洪武帝鸡蛋里挑骨头,也找不到理由赐死这样的儿媳妇。

但是,蜀王妃蓝氏又不能不死,因为她除了是蓝玉的女儿,婆婆还是后宫里堪称忍者神龟的郭惠妃。郭惠妃亲爹是郭子兴,蜀王每年都封旨去祭祀这个外祖父。

所以,当蜀王妃看见父亲的人皮,就晓得洪武帝是什么意思,她不死,蜀王和她封了蜀王世子的儿子很可能被会被夺爵甚至软禁,蜀王妃选择了牺牲自己。

相比而言,沐春的舅舅冯诚几乎是个奇迹,虽说爵位没了,权没有了,一家老小的命还在,对比着亲叔叔冯胜死了一户口本,已经很不错了,没有对比就没有幸福。

冯诚万万没有想到,他一家老小的性命居然是他最最讨厌的、并且单方面宣布绝交的外甥沐春出手救的。

当初冯诚带着外甥沐春去云南支援南征军,和姐夫沐英并肩作战,沐英“不计前嫌”,带兵解了昆明之围,救了小舅子冯诚,冯诚决定再也不打这个妹夫,还劝外甥沐春去讨好沐英:

“孝慈皇后去世,你失去一大靠山。你今年都二十岁了,老大不小,该找一门实力相当的亲事,将来为你的前途作为助力。这次南征,你弟弟沐晟表现优秀,一直追随沐英身边,我也和沐晟并肩战斗过,老实说,沐英偏爱你弟弟有原因的,他是个优秀的小将,沉默寡言,性格稳重,且无像你这种一身纨绔、吊儿郎当的臭毛病……你自己心里要有数,明白吗?”

暮兰舟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