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围(169)

“皇上不在还好说,郭宁妃什么都不知道,还蒙在鼓里,没有过问此事,所以我能拖到现在。但现在皇上回来,我一不用刑,二没有其他嫌疑人,皇上向我要人,我如何交差?”

范宫正处事圆滑,左右逢源,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她不做恶事,心底大体是善良的,但绝对不会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的前途。

这和范宫正出身有关系,她祖父范梈是元诗四大家之一,也是清廉如水的好官,品德高尚,善于用诗歌来针砭时弊,也因此得罪不少人,名声虽好,却仕途平平。

范宫正从小耳濡祖父的事迹,知道官场规则,吸取教训,长大后反其道行之,仕途顺风顺水,屹立不倒,她是个很现实的女官。

当初胡善围刚刚进宫,初生牛犊不怕虎,范宫正就故意把她推到前面挡箭淌各种雷,幸好胡善围胆大心细运气好,各种贵人相助,屡屡逢凶化吉,把风险变成机会,扶摇直上,要不然早就化为炮灰了。

胡善围晓得范宫正性情,说道:“惊天大秘密不会无缘无故的泄露出去,请范宫正容许我带着茹司药出狱,我好好问问她。达定妃中毒之事,当时连范宫正都不知道,只有我,毛骧,太医院院判大人,茹司药还有皇上这五人知道。从表面上看,茹司药的确是最可能泄露秘密的人,但我相信,以茹司药十年深宫行医的阅历,绝对不可能是告密者,因为她从中得不到任何好处。”

“我也相信她的谨慎,可是……”范宫正说道:“无意中泄密,也是大罪,并不无辜啊。”

胡善围说道:“万一不是呢?万一是其他四人,包括我自己无意中泄露出去了呢?请范宫正给茹司药一次机会。茹司药这个人心高气傲,你把她当贼审问,她心里就有抵触,怎会配合?”

范宫正半信半疑:“为什么不配合?她不怕死么?”

胡善围想起那天茹司药毅然拒绝她假装诊脉,伪造达定妃“心疾”的脉案。

当时茹司药的话仿佛就在耳边:“我首先是个大夫,然后才是女官。一生只会救人,不会害人。你们要么不让我治,要么我就全力以赴治疗病人,哪怕明知她会死,也不会放弃任何一种救她的可能。”

“……你为孝慈皇后,我为医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茹司药为了追求医道,连谈太医的爱情都残忍拒绝了,谈太医痴心不改,一直顶着各种压力,打着光棍。茹司药有难,也是谈太医第一个求胡善围帮忙。

胡善围一叹,对范宫正说道:“对于茹司药而言,有些东西比生命更重要。”

范宫正想了想,反正现在也问不出什么,既然胡善围愿意把这个烫手山芋接到自己身边,那就让她带走,我命人守在她屋子门口,茹司药插翅难逃。

到时候皇上问起来,就推到胡善围头上去。

甩锅小能手范宫正点头同意了。

茹司药从宫正司监狱带出来,除了有些憔悴,看不出受过刑的样子,看来范宫正所言非虚。

范宫正和两人约法三章:“第一,茹司药只能吃宫正司检验之后的饭菜茶水。第二,茹司药不得迈出胡司言住宅半步。第三,三天之内,胡司言必须给我一个交代。”

两人应下。

茹司药跟着胡善围回去,没等她开口问话,茹司药说道:“监狱又脏又臭,我要洗澡,在洗干净之前,我什么都不想说。”

茹司药是大夫,有些小洁癖。在宫正司监狱和蟑螂臭虫为伴,对她而言已经是刑罚了。

胡善围说道:“不急,你慢慢洗,我还要去一趟钟粹宫。”

休假结束,胡善围去给郭宁妃请安,对于孝陵之乱,郭宁妃和鲁王母子两个智商有限,都相信官方说法——北元人想捣毁大明龙脉,齐王和潭王护陵身亡,重病的达定妃悲伤过度而亡。

知道的越少越安全。胡善围很羡慕郭宁妃,傻人有傻福。

郭宁妃拉着胡善围的手,感激涕零:“本宫都听檀儿说了,危机时刻,是你提前示警,命人把檀儿抱到地宫地藏起来,自己跑出去放鹿刀阵抵御外敌。得亏有你,要不然本宫这个热血沸腾的傻儿子就要不知深浅出去和北元人拼命。”

好险!幸亏胡善围把他藏起来了,要不然就像齐王和潭王一样战死孝陵!

她只有鲁王一个儿子啊,这是她的命根子。

胡善围说道:“微臣也没有想到鲁王会去孝陵,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好料理达定妃和两个亲王的丧事便是。”

提到达定妃,郭宁妃滴了几滴高兴的眼泪,“可惜我这个妹妹无福,红颜薄命,第一个侍寝的妃子就这样没了。”

前几天达定妃头一个睡洪武帝,郭宁妃生了好些闷气,醋海翻波。现在达定妃一夜之间什么都没有了,郭宁妃不禁觉得,无敌是多么的寂寞,无敌是多么的空虚,她什么都不用做,躺着就能赢。

看来我真的要转运了,封贵妃、甚至封后都指日可待啊!

第123章 我养你啊

郭宁妃踌躇满志,自觉继后之位唾手可得,顿时信心满满。

洪武帝以达定妃毕竟是二嫁之身、齐王和潭王还没婚配,何况宫里还在为孝慈皇后服丧的理由,宣布达定妃母子三人丧事一切从简,交给礼部送到凤阳老家下葬,都不用在宫里忙。

宫正司和锦衣卫在宫里抓“北元奸细”,一下子空出了好些位置,郭宁妃赶紧把想要提拔的人等安插进去,换成自己人。

郭宁妃感慨万千:“以前我借孝慈皇后周年祭往宫外放人,安排自己人,结果被曹尚宫领头的六局一司给驳回了。现在好了,都不用放人,位子自然而然空出来,正好一个萝卜一个坑,安插自己人。”

郭嬷嬷赞道:“所以说胡司言是一员福将,谁得了她,谁的运气就会变好。”

此时“福将”胡善围来钟粹宫请安后,匆匆去找曹尚宫。

曹尚宫对她向来没有好脸色,“宫里一夜之间少了好些人,我不相信他们都是北元奸细。达定妃母子三人一定犯事了,我这个尚宫从头到尾都瞒在谷里。你如今是皇上和郭宁妃身边的红人,你一定知道真实原因。你今日来做什么?要逼我退位让贤?”

胡善围直言说道:“我是为了茹司药而来。”

曹尚宫冷哼:“听说茹司药涉嫌通元,是北元奸细,被宫正司抓捕审问去了。”

胡善围说道:“此时茹司药是我的座上宾。”

曹尚宫眉头一挑,“你又多管闲事,接下这么烫的山芋,范宫正估计心花怒放。”

胡善围说道:“曹尚宫果然目光如炬,看得通透,下官着实佩服。”

曹尚宫冷笑,“无事献殷勤,你这马屁不是白拍的,说吧,你要干嘛?”

胡善围说道:“尚宫局管着所有宫人的名册和档案,我想看一看茹司药的记录。”

曹尚宫问:“你既然怀疑她,为什么还要保她?”

胡善围说道:“现在千头万绪,涉及的都是大人物,我不知道在三天内如何找到真凶,但至少我也可以努力证明茹司药是无辜的。”

这是反证的方法,当时知情人只有胡善围,院判大人,毛骧,洪武帝,茹司药五个人。其中茹司药是最软的柿子,当然最先捏她。

曹尚宫是个面冷心正的人,她把茹司药的履历取来给胡善围,“我不晓得茹司药到底出了什么事,不过她这个人所求只为医道,一定有什么误会。”

胡善围翻看茹司药的记录,从她入宫开始,家里有何人,何人作证,每年宫内外和亲友的信件,甚至有信件的手抄版留底。

茹司药的背景很干净,出身百年书香大族,这样的人有牵绊,如果人生没有出现重大变故,导致和家人反目成仇,一般不会粘上谋反的事情。

胡善围一无所获,回到居所,茹司药已经洗完了,换了身干净的衣服,一头半干的青丝垂下,斜倚在温暖的熏笼上烘干头发,昏昏欲睡。

难得见到茹司药慵懒闲适的一面。她放松自在,一点都不担心三天后如何交差。

听到脚步声,茹司药靠在熏笼上说道:“我真的没有对任何人说过达定妃中毒之事,也不会无意中泄密——我在后宫十四年,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何况,那天我拒绝诊治达定妃之后,一直注意避嫌,每日只和医书药材打交道,没有给其他人看过病,也没有和他人说过闲话。”

暮兰舟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