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穹的那个中年队长看她一眼,叹气:“你干这行几年了,还说这种门外汉的话?”
荆思瑶沉默。
在不确定废墟下方人员情况的时候,工程器械的使用其实是相当谨慎的。
各种建筑材料堆叠在一起,挪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造成二次坍塌。
初期救援时,甚至还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加固以减少风险。
经过2个多小时作业,最后一个失踪人员终被找到。
没有呼吸,尸体左侧身体已经完全被砸变形了。
好几个人合力下去,用担架将尸体抬了上来。
医护人员徒劳地做了基本检查,无奈摇头。
气氛有一瞬间的凝固,大家很快又忙碌了起来。
台风将至,凌乱的废墟需要整理,伤亡人员也要运回岸上……
甚至,还有记者和摄影师架起了机器,开始了拍摄和采访。
总指挥穿着橙色的消防服,只简单说了两句便推开话筒叮嘱:“差不多就可以了,你们也早点回船上准备撤离。”
那记者点着头,转身看到应峤抱起狗跨过建筑废墟,又连忙把话筒递了过去:“您好,请问……”
应峤整张脸都埋在雨衣的帽兜里,摇摇头,绕过了记者和摄影师。
记者无奈,正犹豫着呢。
恰好青穹那个胖外联经过,便往前一脚截住了记者:“您好,我是青穹救援队浦州分部的外联负责人。”
记者眼睛一亮,一手按着被风吹得膨起的雨衣帽子,一手将话筒朝着外联递过去。
那外联也真是个人才,刚才还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一到镜头前就显得特有深度,侃侃而谈。
“其实我更擅长水上救援,废墟救援不是专长。像今天的情况,我们首先要借助生命探测仪、搜救犬来精确定位伤者……他们定位不到伤者,大家谁都没办法。如果是水上救援,我还是有信心平安将人全部带回的……”
许漫听得刺耳,不由自主地站住了。
这么大的雨,伤者掩埋得又深,Black探嗅不到,难道不正常?
而且,按医生刚才的说法,那名死者几乎是瞬间遭到致命撞击的。
哪怕华佗在世,恐怕也没办法起死回生。
那外联压根没注意到她,仍旧在口若悬河地自夸:“我从事公益救援工作十几年了,群众的安危一向是放在第一位的。我们不畏艰险,风里来雨里去,图得是什么?金钱、地位、荣誉?我们图得是问心无愧,图得是不忘初心……”
许漫见惯了应峤的沉默,被他这一番自卖自夸惊讶得目瞪口呆,一个声音却蓦然在身侧炸响。
“你来这里干什么?”
许漫倏然回头,就见应峤站在她身后。
探照灯自他身后打来,照得他沾满了泥水的头发和雨水白蒙蒙一片。
雨衣的帽子遮挡住了他大半张脸,只一双眼睛凌厉地看过来。
许漫不由自主退了一步……雨水从头顶的帽檐处直泻而下。
“谁带你上岛的?”应峤已经几步走到她面前了,手心还攥着Black的狗链,“我说的话,你一个字都听不进去是不是?”
“队长……”
“我不是你队长,回去以后别在说你是野蜂救援队的人。胆大包天、任意妄为,你连当个志愿者的资格都没有!”应峤一把攥住她胳膊,拖着就往车上走,“你老老实实跟着伤员一起撤离,别再给我添乱了!”
他手劲极大,许漫被拖得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泥地上。
一只雪白的手横插过来,扶住她胳膊。
“对自己的队员这么不信任,你也配当这个队长?”
荆思瑶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一手拿着防水手电,一手扶着许漫。
应峤看到她,明显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你带她上来的?”
“是啊。”荆思瑶毫不畏惧地看着他,“她交流赛的表现我看到了,信得过——你真不要了,我们青穹要。”
她说完,冲着许漫道:“喂,来不来我队里?我给你上一线救援的机会,现在就给!”
“我……”许漫受宠若惊,有些惶然地扭头去看应峤。
应峤的帽子已经被吹歪了,半张脸被探照灯照得冰雪一般白,半张脸却笼在黑暗里。
他更紧地将许漫往自己这边拉了拉,雨水一滴滴沿着发丝往下滴落。
“至少现在,她还是我的人。”
第十六章 风雨同舟路(二)
应峤说完,也不管荆思瑶什么反应,拽着许漫就往车那走。
广播却在这个时候响了起来:
“各应急小组注意,在礁石群上发现两批被困游客,请水性好的队员!至广场集合,各应急小组注意……”
应峤愣了有一秒钟,将狗链往许漫手里一塞,冲着欧阳畅想等人喊道:“野蜂的几个,跟我一起过去!”
荆思瑶也不甘示弱,一边往回走,一边吼道:“青穹水上行动队的,全部到广场集合!”
短短几分钟时间,废墟不远处的酒店小广场上就聚集了几十个人。
其中一大半都是海事局和消防的人,青穹也占了十几个,还有几个其他救援队的,都已经爬上去码头的车了,听到广播又跑了回来。
野蜂规模本来就不大,一大部分又留在陆上加固堤坝,进队列的加上应峤也就4个人。
许漫远远地观望了半天,最终还是把狗托付给一个不会水的小队员,不远不近地在边上等着。
她实在是怕再惹到应峤,但人都到这里了,让她现在离开确是办不到的。
更何况,自己隔壁宿舍那女孩也还没找到呢!
说不准,就在那两批游客当中。
说不准,自己就能帮上忙呢!
救援人员被分成了人数差距挺大的两组。大分队去被困人数更多的竹屿岛,小分队则去猫头礁救两个被困的小青年。
许漫一听被困的是两个小青年,心里不由自主猜测是不是路佳佳和她那学长男友。
恰巧应峤和青穹的几个队员也分在那一组,她不远不近跟着,忐忑而又焦躁。
风雨越来越大了,海浪泛着白沫,高高举起,重重落下。
竹屿岛说是岛,其实也不过是块面积较大的礁石,历来是海钓圣地。
这批钓客沉迷爱好不得自拔,一直熬到风浪越来越大才准备撤离。
不想小船临时出了故障,他们便只能被困在原地等待救援。
偏偏这附近信号特别差,求救电话都拨不出去,一直到有救援队伍来搜救才发现他们发出的求救信号。
暴风雨加涨潮,海平面较平时升高了不少,整个小岛已经被淹掉了一大半。
礁石群大船进不来,小船又容易被掀翻,救援难度可想而知。
猫头礁的情况倒是简单不少——那块大礁石因为形似猫头而得名,距离主岛极近。
如果不是风浪太大,水性好的自己都能直接游回来。
可偏不凑巧,正撞上台风了。
大猫头形的礁石如今已经被淹得只剩下两只耳朵了,一男一女俩小情侣聚集在右边的猫耳上,风吹雨淋,抖得像是两片枯叶。
带队指挥拿着扩音喇叭冲着他们喊话,却得不到一个字回馈。
浪涛声实在太大了,连他们哆哆嗦嗦的比划都看不大清楚。
这么差大能见度,抛投器连打了两次,都没能打到礁石上。
应峤看了看海面,申请道:“趁着现在风浪还不是最大,我下水试试吧?”
青穹那个外联指挥也跟着应和道:“我体重大,还是我去!”
现场指挥还没出声,荆思瑶先出声反对:“不行,那样太危险了,如果可能还是申请空中救援吧。”
“开什么玩笑?”应峤打断道,“这个天气直升机根本飞不起来!”
“跨区域申请就没问题呀。”荆思瑶道,“竹屿岛那边的情况不容乐观,很大可能需要空中援助。”
青穹毕竟是全国性的大型救援组织,队员参与的大型救援数量就远远高过野蜂这样的小队伍。
小队伍救援时候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快速便捷地把人救出来,大队伍想得更多的却是多部门的调度和配合。
荆思瑶参与过多次空中救援任务的地面调度,自然知道台风对不同地形不同区域的影响差异极大。
浦州附近没有起飞降落的条件?
没关系,省里的空中救援基地受台风影响还不严重,可以远距离赶过来增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