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你说,那个陆相到底会怎么选择呢?要是能不打仗还是不打仗的好,战火纷飞,受苦的还是老百姓,京城是整个大齐的政治和经济核心,要是真的被战火给破坏来的话,受损的还是大齐啊。”苏秦不喜欢战争,战争就意味着死亡意味着生灵涂炭,她是大夫,最不喜欢看到的就是这些了。
“陆相活到了这个年纪了,怎么选择对他才是最有利的,他应该清楚的知道,你放心吧,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还有爹,还有哥呢。”至于那个还有王堇呢,苏晋小气地没有说,自己疼了这么多年的妹妹,眼瞅着就要成为王堇的了,苏晋想到这个还是觉得心里不失滋味儿。
苏秦看着哥哥的脸色哪里还不知道哥哥怎么想的,也觉得好笑,这男人啊,有的时候跟小孩子一样,不管是爹,哥哥,还是男朋友。
第1748章 谁之错
陆相在见过了苏百川和苏秦他们之后,苏百川又把龙骨制成的项圈送了回来,苏秦又长的跟蓉娘有八分像,陆相已经确定了苏家人的身份了,就是自己的儿子,还有孙辈。
不过想要认回自己的儿子和孙辈,这条路不好走啊,一来儿子的态度非常的强硬,二来孙子和孙女好像也不喜欢自己,不过,陆相并没有就此气馁,他这一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这么点小挫折还不能打倒他的。
只是,苏秦的最后一句话,非常有深意,苏秦让他好好想想她爹说的话,那她爹都说了什么了,陆相反复地想着自从见面开始,苏百川说过的每一句话,渐渐的明白了苏家人的意思。
“看来,我应该加快动作了,既然宫里的没有什么意见,剩下的就是朝臣了,至于府中,哼。”陆相想明白了苏百川和苏秦的意思,在回去的路上就把决定给下了。
丞相府中的于氏,手中念着一串开了光的佛珠,口中念念有词,现在只有念经才能让她的心情平静一些,而不在惶惶不可终日。
“嬷嬷,你说,今天相爷出去,是见那个庶子去了吗?”于氏念完了一段经文问道。
“这个,老奴不知。”嬷嬷哪里敢说什么啊,别说她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了,也不敢把消息告诉于氏啊。
“应该是了,京城被困也有一段日子了,相爷肯定顺藤摸瓜知道了那个庶子的消息,现在两军对垒,相爷手中握着京城的大权,要是想做点什么交换,还是容易的很的,嬷嬷,你说,当年的事,是我做错了吗?”于氏问的是身边的嬷嬷,其实又何尝不是问的自己内心呢。
“我没错,错的是他,榜下捉婿,他可以不答应的,就算是答应成亲,也可以不答应那些条件的。”于氏的目光没有焦距,看着远方陷入到了回忆当中。
“当年刚刚成亲,也是举案齐眉,夫唱妇随的,虽然他的时间很少,但是每天都会陪我吃饭,吟诗作对,弹琴赋诗,可以说是琴瑟和鸣,除了,除了没有孩子,还有什么缺憾呢?”
“我不能孕育子嗣,也不是不让他有嗣子继承陆家的香烟后代,不过是从于家选一个机灵可爱的幼子而已,他就推三阻四,到后来,渐渐的不愿意回来了,直到发现了那个女人和那个刚刚出生的孽种。”刚开始于氏还能心平气和的说话,直到提到了女人和孩子,她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了。
“夫人,夫人,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别在想了,保重身子啊。”老嬷嬷看着隐隐有疯狂迹象的于氏担心地说道。
“呵,现在我什么都没有了,丈夫不是我的,这府中也没有人把我放在眼里,我还有什么,我还要这身子有何用呢?这世道对女子本就不公平,我不过想要一份纯粹的感情而已,是我奢望了吗?”于氏眼中一滴泪水滚落到了腮边。
第1749章 小皇上
于氏的困惑和心痛,老嬷嬷不能回答也没有办法理解,只能是小声的劝慰着,尽量安慰着于氏,让她不要沉浸在痛苦当中。
陆相知道于氏的状态,脸上的表情都没有变过,“给夫人的药,不能断了,要照顾好她的身体,知道了吗?”陆相无意识地敲了敲桌面,身边的管家躬身应是,然后就下去了。
“夫妻这么多年了,我不会下狠手,但是,这么多年的恩恩怨怨总该有个了解了。”书房里只剩下陆相自己,这话别人不可能会听见的。
陆相在见了苏百川的第二天,早早的上朝了,小皇上的太后也都早早地坐在了朝堂之上,满朝文武百官看着陆相,都不敢吭声,陆相可是十几天都没上朝了,今天突然来了,肯定是有事情要宣布的。
而且太后今天也来了,要知道太后娘娘从来不管朝堂上的事情的,除了最开始的一年,小皇帝太小容易哭闹,需要太后哄着,后来就再也没有来过了。
今天太后娘娘也来了,看来事情不小啊。要知道最近七皇子大军围城,宣称手中有先皇遗诏和玉玺在手,弄的京城的文武百官和京城百姓都人心惶惶的,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谁说的是假的。
还有就是陆相和小皇上到底有什么样的反应,是打还是怎么着,总得有个说法啊。
大家心里都清楚的很,这件事情最后还是看陆相的态度,谁不知道陆相才是这朝堂上的实际掌权者,陆相又是不服输的性子,大家都担心一旦打起来的话,他们应该怎么办。
“皇上,太后娘娘,臣有话要说。各位同僚,想来大家心里也都非常的清楚,当初大皇子和五皇子发动宫变,大皇子挟持先皇罪大恶极,五皇子逼宫造反,兵败被杀。”
“这件事情的影响非常的大,同时也是我大齐的不幸,本相临危受命,在先皇失踪,玉玺不见的情况下,拥立当今圣上坐上皇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陆相站在百官之首,看着文武百官,大家都噤若寒蝉,不敢开口,连眼神交流都停止了,谁知道陆相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心中忐忑,不敢抬头。
陆相见众位大臣都没有什么反应,继续说道:“好在,天佑我大齐,没想到,七殿下暗中救了先皇,更是受先皇所托继承大统,更是剿灭了大皇子,打退了大元以及其他几个国家对大齐国土的侵占。”
“如今,该到了返璞归真的时候了。”说这句话的时候,陆相转过身来,冲着坐在龙椅上的皇上和太后深施一礼。
小皇上看了太后一眼,太后点点头,“丞相大人所言极是,我年纪尚幼,文不成武不就,不堪国之重任,早就该把皇位还给七皇兄了,众位臣工以为呢?”小皇帝说这话的时候,带着一丝从未有过的轻松。
“这。”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然后都齐齐地看着陆相。
“皇上所言,深明大义,是大齐之福,老臣想,七殿下也会明白皇上的苦心的。”陆相继续恭敬地说。
第1750章 各自安排
陆相知道,自己不表态的话,其他的人根本就不敢说话,不管是跟自己一派的人,还是对自己有意见的人,都不敢把这样的事情往自己身上揽,既然自己已经做出决定,也不在乎多说这么一句话了,不管到时候史书工笔怎么写,随便吧。
“皇上所言,乃大齐之福,万岁万岁万万岁。”大臣们见陆相都表态了,知道这件事情是尘埃落定了,能不打仗,对于这些大臣们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也知道他们可能是最后一次对小皇帝行礼参拜山呼万岁了,所以这次众大臣包括陆相都非常宫颈地行了大礼。
“各位大臣请起,既然我已经不再是这个皇上了,众位大臣都是我的长辈,不管是辈分还是学问都比我要好的多。丞相大人,接下来的事情,就拜托了。”小皇帝拱手行礼。
这个时候大家才注意到,小皇帝身上穿的并不是五爪龙袍,而是四爪蟒袍,那爪子上也不是用金线绣的,而是用银色的丝线,看着样式并不像是针宫局的手艺,想来是太后娘娘给儿子做的了。
由此可见,小皇帝也是真心想要退位让贤的,能够不流血,而完成皇位的更替,不管对满朝文武还是对大齐的百姓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大齐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动荡,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对外守住了国土,对内百姓也可以休养生息了,七皇子不管是从能力还是从品格上,都可以称得上是称职的皇位继承人,有不少老臣看着小皇帝稚嫩的脸庞,潸然泪下,为小皇帝的举动,也为大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