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辣妻山里汉+番外(325)

“好,那秦儿等我,不要着急哦。”王堇忽然低下头,在苏秦扬起的脸上亲了亲,那滚烫的热度,出卖了苏秦现在紧张的心情。

“你,好啦,别磨蹭了,赶紧回去吧,明天不是要去县里呢,我要回去睡觉了,好困啊。”然后苏秦还夸张地打了个假的不能再假的哈欠。

“好,我看着你进去,我再回去。”王堇再不舍,时间也已经不早了,就那么站着,等苏秦进去了之后这才转身回了自己的院子,虽然吃饭可以在苏家吃,不过这个过夜的问题嘛,还是要更加谨慎的,丁四春他们这些下人可以住在外院,但是身份苏秦未婚夫的王堇可不能在苏家留宿的,这是规矩。

第二天苏秦和王堇早早的就去了县里,王堇把苏秦送到了医馆,跟孙博闻见过礼之后,这才走了。

“丫头啊,王堇这小子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原本刚刚回来的时候像是一把利剑一般,现在越发的圆融内敛了,为师年轻的时候也算是走南闯北见过的人也是无数了,像是王堇这样的还真是少见,只用了这样短的时间,就把自己磨砺到如此的境地,以后不愁出人头地,秦儿丫头啊,你的福气在后头呢。”孙博闻摸着胡须,看着王堇的背影说道。

“师父,你可别夸他了,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他不知道吃了多少苦,糟了多少罪呢,师父,他的药方该换换了,我去抓药了啊。”苏秦不想提王堇吃得苦,想想心里都钝钝的疼。

“好,去吧,正好儿今天的病人不少,你这个医馆的继承人也不好好的照看医馆,等忙过这段时间可不能偷懒了,师父的年纪大了,以后济世堂都靠你了。”孙博闻笑意盈盈地看着苏秦。

“师父,哪里是徒儿偷懒了,这不是这段时间太忙了嘛,等秋收结束了,我药田的那些事情结束了,我就天天都过来,师父也得好好歇歇了,您去年生的病也是留下病根儿了,今年可不能再出现什么问题了,要不然就不好医治了。”苏秦很是把孙博闻放在心上,那次生病的事情可是把苏秦吓坏了。

“好,有你在啊,师父就不那么操心了,这饭菜也有人照顾了,你就放心吧,不会再生病的。”孙博闻看着忙来忙去的苏秦,眼睛里都是慈爱的光芒,这个徒弟收得好啊。

第903章 鼓励开荒

“师父,流民安置的事儿已经坐实了吗?我偶然听了一耳朵,倒是没有具体的,你给徒儿说说呗?”苏秦给王堇抓了十天的药,又给几位来看诊的病人诊脉抓药,忙了大半日,这才有时间跟师父好好说说话。

“章程已经下来了,这次的钦差说是朝廷派下来的,说到底还是七皇子带来的,像咱们这样的小县城,自然迎接不来皇子,这位钦差就带着七皇子的指示来安抚流民了,开仓赈济,愿意回乡的分发一定的口粮让流民返乡,返乡之后也能减免赋税。”“

要是不愿意走的,就地安置,不过,全都要划为军户,每家出一个壮年劳力当兵,划定军田,保障军队的粮食供应,说起来也算是不错了,听人说,有一半的人会选择成为军护,好歹有口吃的,还有地种。”

“要是回乡的话,能不能走回去是一回事,回去了,田地也毁了,没有了营生还不如搏上一搏,虽然,当兵死在战场上的可能性极大,不过,好歹一家人也能活下来啊。”

“咱们这里别的不多,就是地多,官府手里掌握了大片的土地,正好儿分给这些军户充作军田,咱们这里地广人稀,随随便便开上一些地都能种粮食,养上两三年打的粮食也就能多点了,日子还不是能过起来了。”

“另外,七殿下还鼓励开荒,不管是军户还是普通百姓,只要是开荒在衙门交了银子过户的,都算是自己的地,三年不征税,第四年和第五年只征一半的税,五年之后才正常缴税,对老百姓来说,也是好事。”

孙博闻说这个话的时候,心里也挺不是滋味儿的,其实要是早些赈灾的话,可能情况会比现在更好一些,谁知道朝廷是怎么想的呢,不是他们这些平头百姓能知道内情的。

“这鼓励开荒,是七皇子的主意,还是朝廷的主意?”苏秦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这跟王堇说的有点儿不一样。

“这个就不知道了,估计是朝廷吧,开荒的地打粮食不多,也就是让人饿不死吧,还得用肥养着,伺候起来也格外的麻烦,所以老百姓很少愿意开荒的,尤其是没有大牲口,全靠人力的话,很难开出成片的荒地的,还要照常交税,现在有了这个政策啊,估计开荒的人会更多起来了。”孙博闻倒是没有想那么多,开荒地免税这事儿,总归是对老百姓好就对了。

听师父这么说,估计这个事是萧天翊自己的主意,要不然怎么没听王堇提起,这免税的问题可大可小啊,现在是大皇子把持朝政,弄不好的话,七皇子是没吃到葡萄倒是惹了一身骚啊,想为老百姓办点实事怎么就那么难呢。

不光是苏秦在犯愁,王堇现在的脸色也很不好,他悄悄地潜入了钦差大人的后院,亮出了代表自己身份的玉牌,这才跟那位吓的不轻的钦差交换了情况和信件,听到开荒免税的事情,也是一皱眉。

第904章 一筹莫展

“殿下也是没有办法,大皇子代替皇上下了圣旨,要殿下在一个月之内肃清流民,要不然的话,朝廷就要派兵镇压了,到时候这些百姓还能有多少人留下姓名呢,这就是在逼迫殿下应下这份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殿下心系百姓,不愿意自己的百姓丧命在自己的士兵手中,也是不得已才想出了这样的办法,只要老百姓有了地种,有了盼头儿就不会变成暴民,只是这件事到底没有得到大皇子的认可,也没有经过朝堂议事,实在是,唉。”

这位钦差也是七皇子的心腹,要不然也不能派他来给王堇传信,现在大皇子盯着自己这个七弟是越来越紧了,消息传递太不方便,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的。

钦差是少数几个知道王堇身份的人,所以才敢在王堇面前说这样的话,现在的局面对七皇子非常的不利,他也是希望王堇能够想出来一个办法,能够帮帮殿下。

王堇岂能不知道这事情可大可小,一个不小心的话就是万劫不复,那他们之前做得所有努力就全都白费了,没有了萧天翊这个主君,他们这些人还能翻起什么浪来。

“殿下既然敢这么做,肯定是做了准备的,我们也只能是尽力为殿下分忧了,如果真的因为荒地减赋的问题,大皇子一手遮天责问殿下,那么就发动民愿,为殿下正名,这件事我来做。”

“从黄河灾区一直到这里,基本上有流民的地方,我都留下了人手,暗中潜伏了下来,想要煽动一些民议还不算是难事,这件事情,对殿下来说,是个坎儿也是个机会,不要小看这些老百姓,谁能做的稳皇位,还得看这些百姓们的。”王堇捏了捏手指说道。

“要是这样的话那可就太好了,殿下在明面上的人手都被盯上了,不方便行动,要是你能帮助殿下的话,殿下的困局也就可以解了。”那个钦差真是喜出望外。

“大人还是不要高兴的太早了,这件事能有多大的影响还是未知之数,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只要殿下安然无恙,我们就有翻盘的机会,大人这里人多眼杂我不便多留,告诉殿下,我这里一切顺利,请殿下保重。”说完这句话之后,王堇冲着钦差大人拱手行礼,然后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从进来到出去一共是一刻钟的时间,半个人都没有惊动。

“殿下能找到如此良将,也是殿下的福气啊。”钦差大人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些许欣慰,还好,殿下身边还有人相助,他也可以放心地办安抚流民的事情了,殿下的处境艰难,他们这些人就要竭尽所能为殿下办事才行啊。

王堇在县城的街上转了几圈儿,苏秦还有刘夫人她们办的粥场还在呢,还有一些流民在粥场附近徘徊,不过人数已经少了很多了,估计有不少的流民已经踏上了返乡的道路了,毕竟前面有刘老爷牵头儿和县衙合作已经分发下了不少粮食了,加上这次钦差带来的东西,总能满足一部分流民回乡的口粮和费用了,这对于乌蒙县来说是好事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