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河道还有这么多门道儿呢?我倒是不知道了,回去让我哥问问里正伯伯,要是真的能行的话,也算是一件功德,这银子也不是拿不出来。”苏秦看着越来越远的河道说。
上河村和下河村就因为这条河得名的,这河水不算宽,也不算窄,虽然没有名字,但是却滋养了两个村子,甚至是更多的村子,也因为这,两个村子的日子,即使在大旱之年也能糊口。
苏秦觉得自己家在下河村出于一种模糊的地位,要说显眼那是足够显眼了,这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发生了多少事儿,多少次自己家都被推到风口浪尖儿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要说透明其实也透明,跟自家交好的也就是那么几家儿,最要好的就是九婶儿家,剩下的就是里正家,还有关氏和春花嫂子家也算能说得上话,至于三叔家,那不能算,那是亲人呢。
苏秦想要改变这样的状况,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契机,她想要让自己家融入到下河村里去,而不是总处于这种游离的状态,也许拿这条河做做文章,是个很好的突破口。
“姑娘,你不是真的要修河道吧?这不是咱们一家的事儿啊,咱们家那那些地本来就离着河不远的,灌溉什么的都很方便,您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丁四春疑惑地问,他实在想不明白,这是为了什么,难道是有钱烧的,他敢这么想,但是可不敢这么说,他还没活够呢。
“其实,我早就想要打破家里和村里人这种状态了,明明我们就生活在下河村,但是下河村的人,对于我家要么就是敬而远之,要么就是当做不存在,人总要生活在人群当中,这样下去,我怕将来有一天,万一发生什么事儿了,我家就被孤立起来了,这不是我想看到的。”
“而且,我听师父说,这考秀才和考进士,有一项是考评考生的名声的,你觉得我们家现在的状态,我哥能有个什么样的评价呢,我估计有个中,就算是不错了,这不是我想要的。”苏秦摇了摇头说。
第571章 药田情况
她以前是知道的太少了,觉得关起门儿来过日子谁不招惹谁也就行了,其实远远不是这么一回事儿,万一遇到什么大事件,比如说天灾人祸的,乡邻的作用是永远也想象不到的。
丁四春听了苏秦的话,其实也在思考,“姑娘,你说的这个是不是公子念的那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丁四春犹豫了一下儿之后开口道。
“我还没有你说的那么伟大,我只是想让家里人生活的更舒服一点儿,不想过于特立独行了,以后我哥要说亲,小元要嫁人,甚至你啊,小桃啊,还有庄子上的人都是要跟外面接触的,与人为善,还是强于遗世独立的。”苏秦淡淡一笑。
“姑娘,不管是怎么样,就冲着你能想着拿钱帮着村里人疏浚河道,小的就佩服你的气度,想当初,家里出事儿的时候也没见到谁帮一把手,后来炭窑开了,都能来上工,又要帮着大家修河道,带着大家中枸杞的,小的现在是心服口服,姑娘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丁四春真的是彻底的被苏秦给收服了,不是因为钱,也不是因为势,而是因为苏秦这个人。
“我没有你说的那么好,其实我还是自私的,咱们家的那些地虽然挨着河,不过,我也看了,要是遇到发大水啊,被淹的可能性极大的,我修河道也是为了自己,既能利己,又能利人,何乐而不为呢?”苏秦没有想那么多,要是想的太多,那岂不是太累了。
主仆二人说着话就到了庄子上了,因为没有提前通知,李氏他们见到马车了,才知道是主子来了,“奴婢见过姑娘,见过丁管事,姑娘怎么今儿个过来了,太阳挺大的,姑娘屋里坐吧。”李氏赶紧过来见礼。
“今天不用去济世堂,我就过来看看,王叔他们呢,可是在小山那边儿,药苗和枸杞都怎么样了?我没有时间过来,全靠你们费心了。”苏秦下车说。
“这都是奴婢们的本分,药苗儿有些没有成活,但是还是成活了大半,枸杞倒是全都活了,现在已经重新发芽儿了,尤其是那些人参的苗儿,竟然一棵都没死,看来在树底下种这金贵的东西,竟然真的能行呢。”
李氏简单地跟苏秦汇报了一下情况,她觉得这种药材还真是不可思议呢,以前光是知道药材都是山里的,没成想,也能想庄稼一样种在地里,种在山上呢。
“那可是真不错,我以为能留下一半儿就不错了,我也不进屋坐了,去瞧瞧。”苏秦一听,结果竟然这么好,那可是必须要去看看了。
顺着庄子上的小路往上走,留出来的几处药田,已经被单独的隔出来了,种下的庄稼有些也已经发芽而了,远远地望去一片嫩绿的颜色,看着让人心里欢喜。
照顾药苗儿和枸杞的老王自然也看到有人过来了,他五岁的儿子眼尖,知道是那个给了自己家好日子过的姐姐来了,也不用人带着“噔噔噔”地从上面跑下来了。
第572章 药材的重要性
“苏姐姐,苏姐姐来了。”五岁的孩子,因为以前吃的不好,长得有些瘦小,不过,这段日子以来吃得饱穿得暖,已经白净了不少,满脸欣喜的神色,一看就是喜欢苏秦的,孩子是不会撒谎的,对他好的就欢迎,对他不好的自然是不搭理的。
苏秦对这个名叫虎头的小家伙也挺喜欢的,从丁四春那里拿了一些点心给他,这原本是丁四春给苏秦准备的,现在倒是便宜了这个小子。
“虎头,你在庄子里过得好不好?高不高兴啊?”苏秦笑着看虎头吃点心,样子可爱极了,像是一只偷吃坚果的小松鼠。
“高兴,苏姐姐,我娘跟我说了,都是因为苏姐姐,我们家的日子现在才能过得这么好,就是柱子和阿宝他们不能跟着来,没有人陪我玩儿了。”才五岁的孩子能把话说的这么有条理,已经很不错了,可见平时大人教的也好。
这时候虎头的娘过来了,赶紧赔不是,“姑娘,虎头这孩子还小不会说话,我们一家能跟着姑娘,是福分。”
“虎头娘,你也不必如此小心,我不是那喜欢为难长工的地主,只要你们好好干活儿,我是不会亏待你们的,虎头,以后苏姐姐多教柱子和阿宝他们家一些认识的草药,那么他们的日子也好过了,你们以后还是有机会在一起玩儿的。”苏秦半蹲下来跟虎头说。
“真的?谢谢苏姐姐,我就说苏姐姐最好了。”虎头一听这个高兴的不行,穷人家的孩子都早慧,苏秦说的话他都明白,还在为小伙伴儿高兴呢。
苏秦站起身来摸了摸虎头的后脑勺儿,老王这个时候已经过来了,“姑娘是来看药苗儿的,大半都活下来了,只是有一些死掉了。”老王搓着手还有些忐忑,毕竟那些药苗儿苏秦那么宝贝儿,现在死了,怕苏秦怪罪下来。
“我刚才听李嫂子说了,能活下来这么多已经算是意外之喜了,王叔不必介怀,我们去看看吧,看看还能不能培育出新的药苗儿来补种,还得王叔费心了。”苏秦对这个不怎么爱说话的老王还是十分信任的。
“姑娘不怪罪小人就好,姑娘请。”老王弯着腰请苏秦往前走,药田还在上头呢,那小山上的人参苗儿倒是大部分都活着呢,苏秦越看越高兴,要是真的能成功,明年就要扩大面积了,就算有些损失也在所不惜。
她和师父都有一个愿望,让天底下所有病患都能够看的起病,用的起药。
培养一个大夫需要很长的时间,毕竟像苏秦这样的只是特例,不能一概而论,一个小学徒从十岁上下或者是更小的年纪开始学习,等到出师至少也要是几年的时间,想要培养更多的大夫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是药材就不一样了。
现在一些穷人家不敢生病,生不起病,关键还是在药材上,药材是实在是太贵了,更是大多数都掌握在世家或者大药商的手里,他们把持着更多的药材来源,药价一直下不来,想要让天下百姓都看起病的愿望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实现呢。
第573章 成功的第一步
因为有了苏秦和孙博闻这样的共识和愿望,才有了苏秦对于人工种植药材的试验,至少现在看起来,这第一步还是迈出来了,总算是个好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