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逆袭法则[快穿]+番外(34)

陆珩颔首,说道:“四哥,你去父亲书房外的第二根廊柱底下找找,父亲说他把虎符藏在那下面。”

陆瑜艰涩道:“好。”

陆珩朝着陆瑜点了点头,起身叫醒了正在流口水的纪知意,说道:“知意,回屋子去睡。”

纪知意揉着惺忪的睡眼,神情委屈:“烤鸡没了。”

陆瑜笑道:“知意先和公子回院子,我马上叫人给你弄烤鸡,你要多少只?”

纪知意掰着手指头想了很久,先是犹豫着伸出两根手指,后来想着两只烤鸡可能不够吃,干脆把整个左手都伸了出去,不确定道:“先就这么多吧。”

陆瑜干脆的应下。

在西陵关,陆珩是纪知意唯一肯亲近的人,其余的人,什么五花八门的拉拢方式都不好用,在给了他好处后,却被他转身就卖给了陆珩。

在城中修养了两日后,陆珩对李传三人的去留也做出了决定。

所谓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三人的自身优势都很明显,当然要把他们安排在相应的位置上,让他们在晋国称霸天下的路上发光发热。

李传擅长兵法谋略,自然是留在西陵关,让他为晋军出谋划策。

罗言鸣能言善辩,那就让他去分化离间别国君臣关系,叫人反目成仇,让晋国坐收渔翁之利。

宋柯是谋士,送他到晋都为萧烨出谋划策,平定晋国朝堂。

在送罗言鸣和宋柯离开西陵关之前,陆珩专门叫来纪知意,问他是否有话要带给纪知年,可以写成书信让护送宋柯到晋都的将士带给他。

纪知意吸着通红的鼻子,哭丧着脸道:“把知意带回去可以吗?”

陆珩微笑道:“也不是不可以,如果不怕你大哥生气的话。”

纪知意顿时不想和陆珩说话了,跟在陆珩身边这么久,他是越来越喜欢他。也有不喜欢的时候,他特别不喜欢被他戏弄。

不过郁闷归郁闷,要和大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他有好多话想和大哥说。首先要和大哥告状,就说公子经常欺负他,让大哥把他接回去。

纪知意不太会写字,他又不信任别的人,所以为他写家书的事就落在了陆珩的身上。

陆珩几乎是全程抽搐着嘴角给纪知意写完家书的,家书的内容让他不知该自豪,还是该觉得好笑。

整封家书,其中半多都是纪知意的控诉,控诉他平时是怎么欺负他的,连扔了他中意的野鸡毛也记在里面。

最后纪知意也没忘记卖可怜,希望大哥看到家书后能让他回到他身边。

陆珩:“……”

他敢保证,纪知年在看到纪知意的家书后,非但不会应他所求接他回晋都,还会捧腹大笑。

西陵关的消息随时都有人加急送往晋都,萧烨在平衡朝堂之余也会花许多精力在边关的事情上,每次接到西陵关来的消息,他都忍不住紧张,生怕担忧的事会发生。

这次西陵关传回来消息的时候,萧烨正和纪知年商议完朝中事。他摊开记载了西陵关消息的布帛反复看了几次,面上的激动几乎掩饰不住。

他从椅子上起身,在殿中来回走了两圈,大笑道:“好!好!真是太好了!”

纪知年问道:“大王,是西陵关有什么好消息传来吗?”

他记得西陵关上次传回来的消息是大将军陆奇失踪,莫非:“可是大将军无事?”

萧烨行至纪知年跟前,将手中布帛递给他:“先生,您看。”

纪知年接过布帛,目光快速的从布帛上扫过。

西陵关传来好消息,说赵陈两国的将领陆续死亡,赵陈两军陷入混乱。

纪知年捧着布帛,脑海中浮现出与陆珩在平阳城相处时的情景。

他还记得,当时他和陆珩有个赌约。

陆珩说,若是他能保证晋国在半年内不被赵陈的铁骑踏破,就要他来晋国效力。

这个赌约,在梁国和赵国因为跃城事针锋相对时,他就知道他会输。这份加急,让他更清楚的知道,当时的陆珩不是信口开河,他是胸有成竹,所以说的理所当然。

还在晋国境内,就着手算计梁国,谋算赵国。

让赵国处在麻烦中,自然分身乏术,攻打晋国的计划就只得暂时搁着。

没有了赵国的陈国,能兴起多少风浪?

而今陈国也乱了,晋军就有足够的时间修整。

届时再战,谁敢轻易定输赢?

这份远谋,他自愧弗如。

纪知年笑道:“该是六公子的手笔罢!”

萧烨眉宇间有得意漫出,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第29章 血染山河28

外患暂时安定,朝中内忧再起,原先就不满意削减贵族特权的朝臣又相拥着蠢蠢欲动。面对这些人,萧烨二话不说,直接对他们施以铁血手段,该贬谪的贬谪,该流放的就流放。

贵族对此又是不安又是愤怒,于是联合起来想给萧烨难堪,后来才之后难堪非但没有落在萧烨身上,反而加倍落在了自己人的身上。因为在不知不觉中,平民朝臣数目早已超过贵族朝臣,便是所有贵族都不肯参与朝政,平民朝臣也能支撑起朝堂的稳定。

这也就罢了,在他们发泄怒气的时,萧烨还趁机换了几个朝臣,让本就所剩不多的贵族朝臣更是快速减少着。

贵族朝臣蠢蠢欲动的心彻底落进了谷底,为保住家族荣耀,有的贵族厚着脸皮去向萧烨求情。

萧烨根据他们的办事能力,以及犯事轻重来决定他们的去留。

有的贵族则是起了邪心,既然萧烨要逼迫他们上绝路,那他们也不再对他客气,直接联合也有异心的公子安在晋都城中闹了起来,要迫萧烨退位。

萧烨在得知这些消息时,脸上也没有多余的表情,不悲不喜,不伤不怒,他目光幽沉的眺望着远方,淡声道:“诛!”

接下来的几日,晋都都处于血雨腥风中,晋国的贵族皆处于惶恐中,没有谁再敢质疑新王的手段,也没有谁敢再反驳他的决定。一场洗刷过后,所有的朝臣都恨不得夹着尾巴做人,生怕悬挂在头顶的屠刀落了下来。

陆陆续续的清洗过后,晋国的朝堂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明。萧烨在纪知年,庄良等人的协助下处理国事也越发的得心应手,整个晋国的颓势缓缓散去,露出蓬勃的生机来。

晋都的血腥还没完全消散,宋柯在将士的护送下入了晋都。因为他是陆珩举荐的谋士,萧烨自然亲自接见了他,并在肯定了他的才能后在朝中给他安排了相应的官职。

宋柯是受过谋害的人,对在朝所有人都有着极强的戒备心,除了纪知年。在得知纪知年的遭遇后,就与他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惺惺之感,在纪知年的开导下,宋柯也逐渐敞开了心扉,在晋国的朝堂发光发热。

朝堂日渐稳定后,萧烨和朝臣们就着手稳固民生民心,让晋国从上到下都变得强大。民生民心的稳定,关系到边关将士的牵挂,要稳定民心,首先就得让他们吃饱穿暖。

在萧烨与朝臣商议过后,晋国关于税收的新令颁发。

首先,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不收任何税。

其次,往后三年的税收都只收全部收成的两成,多种多得。

最后,鼓励多生孩子,每家每户,若是十岁以下的孩子数目超过六个,都可以领取朝堂的救济粮。

晋国的情况日渐好转,赵国和梁国间的明争暗斗却是进入了白热化,梁国试图染指跃城的矿脉,赵国当然不肯答应,两国僵持不下,谁也不肯让步。

为了守住跃城的矿脉,赵王直接派了赵国的战神赵明信驻守在跃城,而正与晋国对峙的赵营,则是派了个名声极显,本事却不大的朱姓将军。

赵陈两军十数名将领被杀,他除了跳着脚骂了人,收编了已死将领手下将士来壮大自己的势力,有用的事是半件都没做。

接二连三的失去将领,赵陈两军的军心乱成一团,士气也迅速衰竭,而朱将军思考的不是要怎么重振士气,他想的是把排除异己壮大自身,也是因为他的这种心理,让赵陈两军的局面是雪上加霜,乱中添乱。

更是因为朱将军有这种‘添油加柴’的本事,才让陆珩再三从纪知意的手中把刻了野猪的石子拿出来,没让他死在纪知意的狼牙棒下。

送走宋柯和罗言鸣后,陆瑜就把六千重骑交给了陆珩,让他负责训练。同时,他也凭借虎符着手整顿晋军,收拢军心。

上一篇:大唐理工学院下一篇:苏断他的腰

公子优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