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未迟+番外(19)

“瑶月有些事耽搁了,没能给你送成披风,又说你和阿晋在一块儿,我也放心,瞧着天渐黑了,料想他该把你送回来的,却没想到他这么贴心,竟把披风也给你了。”萧氏怕唐玉晚追问披风的事儿,便这样道。

“是呐,子安哥哥是个体贴的好人。”唐玉晚想到萧晋的好,遂笑吟吟的对萧氏说,小梨涡在脸上都打着旋。

“阿迟你怎地叫他哥哥,该是舅舅。”萧氏无奈。

“子安哥哥说的,他想有个妹妹,看我也欢喜,便让我这样叫着,有什么不可以吗?阿娘。”阿迟疑惑问萧氏。

“按理说,叫舅舅或是哥哥都说得过去,只是······罢了,你们开心就好。”萧氏摆摆手示意阿迟她不介意了。

“我把求的平安符给子安哥哥了,阿娘。”

“阿迟可真是个好孩子。”

”子安哥哥身子不好,大氅给了我,他再病了怎么办?“

”你子安哥哥都多大的人了,他晓得照顾自己的,倒是你,出门也不带个披风,不怕冻着了。“

阿迟靠在萧氏怀里,与她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两个人唇边都带着笑,画面温馨,路过的丫鬟嬷嬷都放轻了脚步,生怕打扰到。

阿迟认床,半夜还翻来覆去睡不着,想着子安哥哥没说完的话到底是什么,犹犹豫豫的,绝不是那些,想的脑袋都疼了,却还没有丝毫头绪,干脆放弃了,想着下次去还大氅时带些什么好吃的给他,就茯苓糕好了。

茯苓粉·面粉·糯米粉和葡萄干·白糖用牛乳活成面团,放蒸屉蒸两个半时辰,出锅凉透,白嫩软滑,甜糯糯的又带着弹性,好吃又不粘牙,又有宁心的功效。

这样想着,阿迟安然入睡,一夜无梦。

清晨还是那个小师傅来送的饭,小师傅脸上总带着笑,怪喜气的。

第24章 风云起

一大早萧氏就吩咐收拾东西下山,临行前,萧氏特地派人去问萧晋是否同行,却被小僧告知他天不亮就离去了。

下山比上山容易的多,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

邺城在唐玉晚不在的两天里,发生了许多事,一是唐国公府上,也就是唐玉晚家,发卖了一大批嘴碎的奴婢小厮,搁在以往,世家媳妇打个丫头都够人议论两天,何况牵扯了这么多的人。

的但在第二件事的衬托下,这就算不得什么值得提上一提的事儿了。

不知谢家打哪儿听说宁帝打算答应北疆的要求,昨儿黄昏时候,谢家家主就带了谢家嫡系六十余口人,跪在宫门前,文人学子素来崇敬谢家,即便不知是什么事儿,但也纷纷响应,天还没黑透的时候,宫门前就稀稀拉拉跪了上百人。

宁帝类于卖国的举动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没半个时辰就传满了邺城还有周边的邯城和临江城,有头有脸的世家就算是为了脸面和富贵也跟着响应了。

宫门的守卫看着跪在前头身形都不带摇晃的谢家主,也没一个敢上去赶人的,看着人数逐渐增多,也不见宫内那位有什么反应,大臣求见他也一律不见。

第二日一早,还有学子带着蒙蒙雾气赶来,宫门前都快跪不下了,才算见了皇帝的御辇,前头的宫人洒扫清道,后头的禁卫威风凛凛,确是有皇家风范,看的人不禁心头一颤,前头的谢家主面色苍白,却勾唇带了嘲讽。

本都是文人,身体娇弱,平日里也不受磋磨,春日乍暖还寒,夜间尤甚,一个晚上的世间,就是武夫都受不住,何况是他们,好的面色如纸,摇摇欲坠,身子差的早就晕过去好几次。

好在邺城的百姓,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朱门大夫,心里都是拎的清的,一拨又一拨的送去热水吃食,有的也跟着跪了。

宁帝确是一晚没睡好觉,眼底下带着乌青,眼球浑浊,御辇之外没人见得到就是了。他自小是被当作闲散王爷的标准教养的,会的都是吟风弄月的风雅事,对于治国理政,他父皇从来没给他透露过半点,像这样大规模的请命,他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朕为大齐天子,尔等为我大齐子民,如何敢逆朕意?”遇到这种事,应是安抚为上,万是不敢强硬的,生怕惹怒民意,却未料宁帝反其道而行。

“陛下,如小民等不跪,大齐怕是明日就要改作南齐了。”底下有一年轻学子呛声道。

本北疆使者还在,百姓长跪请愿是件有损国体的事,但是比起国体,还是大齐的未来更重要些。

“放肆!”一介小民竟敢和他堂堂天子呛声,简直不知所谓,宁帝的手狠狠拍上了御辇里的龙头描金扶手。

“陛下,这学生说的对啊,陛下,您要三思啊。”底下铿锵浑厚的声音响起,一位身形敦实中年男人探出头。

“陈御史,你竟然也在这儿!”陈御史是宁帝真正的心腹大臣,向来是以为宁帝铲除异己为己任的,宁帝见亲信背叛,更是怒不可遏,眼眶似都要瞪出来。

陈御史不敢正视御辇,他敢帮着宁帝篡位,但不敢帮着他卖国,这是遗臭万年的事儿,他不敢啊。

“尔等若不离去,休怪朕不客气!”宁帝咬牙切齿一字一句强调。

底下跪着的人还是不见减少,这就是明晃晃的打了宁帝的脸。

宁帝气急败坏的下令把人赶走。禁卫抽出刀打算吓退这些柔柔弱弱的文人,却没想到前头一个带着青纶巾的年轻学子伸手扯住禁卫的刀,直接抹了脖子

“为国,吾宁死以励同道之人!”

他的血话间绽出一丈开外,腥甜的味道弥漫在宫门前,身侧的人都沾了滚烫的液体,那温度似要烫到心里去。

场面一下子控制不住,变得混乱起来,文人的血性似是被前头的血一下子激发出来了,一干人上前与禁军撕扯开来。

宁帝看着动.乱的人群,心里不安,想吩咐开道回宫。御辇却被冲上前的人拦了下来,进退不得,他们倒是不敢真正对宁帝做什么,但宁帝确是大齐自开国以来最狼狈的皇帝。

“叔父。”少年清冷的声音在喧闹的人群中格外扎耳,宁帝却能清楚的分辨出这是他侄儿萧晋的声音,比起上次三年前见他,多了几分成年男子的沙哑。

他透过重重的明黄色鲛绡帘幕,看到萧晋跪坐在四人抬的步辇上,他步辇的帘子没有垂下,眉眼清晰冷峻,在如此混乱的地方也能安静淡泊,像极了年轻时的先帝,不过苍白消瘦些。

宁帝恍惚看到了三十年前的皇长兄,那样高高在上,那样的不可企及,自己就像跳梁小丑一样,滑稽可笑。

尤其在此刻,自己如此狼狈,而那人却恍若超尘世外,宁帝羞窘的不知手该如何安放。

直到谢家主带领一干人等跪地高呼“殿下千岁!”宁帝才回过神来,这是他的侄子,不是皇兄。

争斗不知何时已经停止,地上留着失控时的斑斑血迹,空气里弥漫着粘稠的腥气。

“平身。”萧晋淡淡的抬了抬手示意他们起身,全然接受了这个模棱两可的称呼,不顾宁帝铁青脸色。

殿下,可为长安王殿下,亦可为太子殿下。

当年先帝在时,虽不如宁帝这般看重文人,但没有薄待他们,正因文武相辅,国力才蒸蒸日上,游历各国时,皆得他国另眼相待,为大齐文人,曾是无限的骄傲。

现如今,已大不如前。

文人又习儒家之理,骨子里刻的是显圣的纲常伦理,见不到宁帝这样罔顾人伦的做法,即便他看重文人,他们也不屑。

“叔父,有些事还是三思的好。”萧晋坐姿不变,左手伏在膝上,右手抬起,示意放宁帝回宫。

“……”宁帝只张了张嘴,没能发出什么声音,便颓然的由着司辇的太监将自己抬回宫门。

第25章 心悦你

这次请命便以皇帝妥协回宫而告终,众人时刻竖着耳朵打探最新的动向,一旦宁帝有丁点儿想要应了北疆使者的苗头,众人便是豁上命也要再拦一遍。

唐俨没有带人去请命,消息传播中的推波助澜却都是他的运作。

待下午唐玉晚回到邺城时,只剩下满城百姓的窃窃私语,和宫门前未冲洗干净的血迹,一时间,邺城气氛紧张。

唐玉晚确实是念着萧晋的,第二日午饭后,包了大氅,又特地捎上现做的茯苓糕,就去了长安王府。

上一篇:咬一口喜欢下一篇:他的小樱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