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晚说:“他看着我的时候,应该是想起了他的孙女了,是个可怜的老人。程骁,你不会讨厌他吧?”
程骁愣住了,半响都没有说话,就在苏晚晚他会讨厌萧长征的时候,程骁却说:“不,我不讨厌他,相反,我还挺喜欢他的。”
苏晚晚惊奇:“你说他看你的眼神不对,很怪,不喜欢他的眼神,但又不讨厌他,有点儿矛盾。”
程骁很坚定地说:“我不讨厌他,哪怕他的眼神再怪,我也没有一丁点的讨厌。他应该是通过我,想起了他的谁了。是孙子?”也就只有孙子才能够解释了。
想想,晚晚说得对,他是个可怜的老人,孙子孙女都不在自己的身边,孤独,他又怎么可能会去讨厌他呢?
相反,不知道为什么,他看到他的时候,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爷爷。
他没有爷爷,那三位老人,他都觉得亲切。
……
在苏晚晚和程骁谈论着萧长征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在同时谈论着晚晚他们。
“老萧,你今天怎么回事?我看你的眼神很不对,你在看着程骁的时候,怎么就流泪了?”石老先生问着萧长征。
萧长征没有说话,只是看了他和李教授一眼,低着头,满脑子却就跟浆糊一样。
现在,他的脑子很乱。
心也乱,有点儿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有点儿想不通。
此时此刻,他的心里说不出来的有一种刺痛感,那是一种让人无法体会的一种感觉。
“你是想起了胜利了吗?”石老先生又问着。
萧长征半响都没有说话。
“你要记得,胜利他不在了,程骁不是你的儿子啊。
萧长征长叹一声,“我知道,他已经死了,死在了战场上,但是……”
看着程骁的时候,他确实是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不是说他们两个人很像,而是看着他就情不自禁地想起来而已。
两个人的神态太像了。
当年,儿子坚持着要去当兵,他其实也是赞成的,所以送他上了战场。
但是他没有等来儿子回来的消息,反而等来了儿子牺牲的消息。
在那一刻,他的心痛到了极点。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感觉,谁也无法理解,无法体会。
“胜利他……”萧长征的眼里全是泪。
李教授看着这个样子的萧长征,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老萧多硬气的一个人啊,哪怕被人斗着,他都不吭一声,此时却流下了眼泪,心里得多痛,才能够掉下泪来。
虽然他不知道事情的详情,但从他们两人的对话中,听出了只字片言,应该是老萧看到程骁之后,想到了自己的儿子。
“老萧……”
萧长征抬手挥了挥,不作声地往自己的房间走。
“老萧他儿子……”
石老先生说:“老萧有一个儿子,今年应该三十三岁了,十一年前,他在参加海边战争时,被机枪扫中了前胸,当场死在了战场上。遗体被抬回来的时候,老萧在那一刻,差点就支撑不住。白发人送黑发人,他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胜利也没有给他留下一儿半女的,就这么走了,想想都觉得痛心。”
李教授唏嘘,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不管谁听到了,都会觉得同情,何况这是老萧唯一的儿子。
而且,还没有留下一儿半女,这怎么能够让他不痛心呢?
“那他的儿媳妇呢?”
石老先生说:“胜利没有结婚,也没有对象,……胜利当时多优秀,就这么牺牲了,让所有人觉得惋惜啊。”
李教授心里也觉得很难过,他自己没有儿子,但他的女儿很孝顺。他也没有觉得,没有儿子是多大的事情,但老萧不一样。
老萧有儿子,但儿子却突然去了,这样的事情换作谁都无法接受。
“我去看看他。”
李教授说着,就要往萧长征的房间走去,却被石老先生拉住了。
石老先生朝着他摇头,“别去了,老萧现在肯定不想见到我俩,不想他的样子被我们看到。”
李教授突然懂了。
萧长征就坐在房间的床上,双手颤抖着从行李箱里翻出了一张照片,照片里那个年青人正肆意地笑着。
他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照片,抚摸着照片上那张笑容,再也忍不住,眼里有泪水要流出来。
他往上抬起头,硬是将眼泪逼了回去。
嘴里喊着:“胜利……胜利……”
门外的李教授和石老先生听着,心里一叹。
第60章 争相收徒(捉虫)
让苏晚晚猜到了,那个占着房子的老杨,在听到住着这个房子之后,还要交房租,心里就已经有了犹豫了。
他们两口子也就一点儿退休金,在这个城里生活,可没那么容易,到处都需要票证和钱。
最后决定,他们把房子退了,一起搬回到乡下老家去,他们在乡下可还有房子,修缮修缮就能够住。
终于把房子彻底地要回来了,这让二房一家子都很高兴,终于可以搬去县城里了。
苏勤想把苏建国的户口也转出去,趁着现在孩子上学,托一下关系,就能够把户口转出去,这样以后找工作的时候,就不用那么难了,也能够直接接替他退休后的运输队工作。
“迁吧,迁了户口,建国也能够分到粮食了。”陆思华想了想说。
苏晚晚窝在陆思华的怀里,一边用她的小匙子吃着饭,一边竖起了耳朵听着。
她也知道,爹在城里上班,是想把大哥转过去,以后可以让他接替工作。只有城镇户口,才能够接替。
但是她的想法却不一样,现在看似好像城镇户口更吃香,农转非非常的难,但是等到改革开放以后,以后的城乡差异也就少了很多。特别是乡下有田有地,农村的户口更加的吃香起来。
更不要说,再过上四年,就能够恢复高考了,大哥如果想要转户口,随时都可以。不只是转到县城,以后上了大学,随时都可以转到大学所在地方。
“爸爸,那是不是又要花钱?”苏晚晚抬起头问。
苏勤说:“那是自然,不过政策也有规定,读书出去的人,可以优先迁出户口,只要钱到位,关系到位就行了。”
苏晚晚说:“我觉得,哥不急吧?”
她很想告诉他们,以后高考就恢复了,大哥的格局可不仅仅只是县里那么简单啊。恢复高考之后就能够考大学了,以后就能够考到外面去了。外面的天地更广阔。
但这话,她不能说,这事太敏感了,哪怕跟家人都不能说。
“你还小,不知道这里面的好处。”苏勤也想解释给晚晚听,但孩子小,未必就能够理解。
苏建国却不说话,只是默默地吃着饭。
苏晚晚看了他一眼,知道如果不跟大哥解释清楚,说不定他心里会有想法。
晚饭后,她就找上了苏建国。
“大哥,你是不是生我气了?我不让爸爸把户口给你迁出去?”
苏建国说:“没有,我怎么可能会生你的气。”
声音有些闷闷的。
苏晚晚说:“哥,我不让你迁户口,那是有用处的。”
苏建国挑起了眉,有些不解。
其实要说他不想迁去城里,那是骗人的。现在城里的户口多吃香,一提起城里,有多少人的眼睛是亮的?有多少人是充满着羡慕?
当年三叔就有机会迁到县城,当时刚考上高中的时候,但最后不了了之,因为太难了,需要花钱。
那时,并没有分家,爹还为了三叔能够迁户口到城里,日夜不停地干活,差点就累死。
后来钱不够,最后还是没迁成。
因为这件事情,老太太这才恨上了爹,说他耽误了三叔的好前程。
看他那个样子,晚晚就知道他误会了。虽然不至于埋怨她,但心里不舒服肯定会有的。
城镇户口对一个人的吸引有多大,晚晚也知道。
“大哥,我听人说,以后会恢复高考呢。真的,不骗你呢,真有人说。”她不敢说得太大声,这事不能被外人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