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只有三个箭靶,大家不得不按着次序来。许多人排在后头等着,不知能不能轮到自家射一箭。
台上的傅锦仪瞧着这般热闹,不由皱起眉头。
“怎么有这么多人!”她朝身边挤过来的傅萱仪道:“好些都是文臣家里的公子呢,也来搀和!”
傅萱仪嗤鼻道:“还不是因着徐大将军和侯爷是京城里最炙手可热的权贵!一个是皇后娘娘的侄子、京城望族之首的嫡子、握着京城城防营的指挥使将军,一个是年纪轻轻的侯爷、萧妃娘娘的侄子。大家即便是不爱骑射的,这种时候也要争着在两位将军跟前露脸。”
傅锦仪撇一撇嘴,心道:如今这些公子们都学乖了,小小年纪就热衷于攀附权贵。只是他们闹也就罢了,人这么多,对自家却是不利的……
待会儿孙嫂子领了傅德曦过来,又如何能找到机会进场?连活蹦乱跳的傅德明都挤不进去呢!
傅锦仪吩咐孙显荣家的办的事,不是旁的,便是要让被关在逸云斋里多年的弟弟傅德曦进靶场,得到一次试射的机会。
傅家人将傅德曦关在后宅里,从不准出门,就是为了遮掩家里出了个痴傻嫡子的丑事。傅锦仪想偷着将他放出来,还要拉着他到徐大将军和众位权贵跟前,不得不说是十分冒险的。
但……傅锦仪这也是无奈之举。
傅德曦继续关在逸云斋,只能越长越傻。想要治好他的脑伤、将他从深不见底的深渊里彻底拖出来,就必须要得到傅老夫人和傅守仁两位长辈的支持,让他们能倾尽全力给傅德曦治病、相信傅德曦能够被治好,而不是仅仅看在所谓亲缘的份上供他吃喝一辈子!
第四十六章 吵嘴
而若是不做点什么,莫说傅守仁生性自私,就连傅老夫人也是不大愿意将精力放在一个痴傻的孙儿身上的。大房已经有了十岁的嫡子傅德明,一心将傅德明培养成家族的继承人就够了,傅德曦废了也就废了!
想让傅德曦一个痴傻儿得到家里长辈的看重,又何谈容易?好在到底有机会撞上了门,傅老夫人的寿宴上,傅守仁为了奉承两位将军,竟然提议到靶场射箭。
傅守仁提出这个建议时,傅锦仪都想要跪下来感谢上苍。
若是别的,什么作诗、作画、赛马、赌酒之类的,对傅锦仪姐弟来说都没有任何突破点。唯独弓箭这玩意……
傅锦仪没有忘记,傅德曦在狭窄的逸云斋里住了七年,漫长的岁月里他无聊至极,每天唯一的乐趣就是用弹弓打鸟。
弹弓是么……她听涵香说过了,傅德曦的弹弓起初玩得并不好,但经不住他每天什么都不做,只有这一样可以玩。一年一年地磨下来,铁杵都能磨成针了。这两年,逸云斋周遭那么大一片杨树林,麻雀竟越来越少了,涵香为此还想要跟老夫人请求多养一些麻雀。
弹弓能打准的人,换成弓箭估计也能有几分准头,毕竟原理差不多。
不过,就算傅德曦有这样的条件,也不代表一定能成功。傅德曦不是个正常的孩子,他是个痴儿,什么都不懂,连话也不会说。这里头的变数太多了,一着不慎,怕是真能闹成傅家丑事外传的洋相。那样的话……
傅锦仪都可以预见到,自己和傅德曦姐弟俩都会受老夫人的厌弃。
傅锦仪不是不害怕,她以一个庶女的身份,能得到老夫人的疼爱和看重,是非常不容易的。而傅德曦,他已经痴傻了,在傅老夫人心里的价值并不高,若再闹出丑事来,岂不更是……
纵然有重重顾虑,最后傅锦仪还是很快做出了决定。
不会有事的。她会守在这儿,她会做好所有的准备……机会只有一次,若错过了,难道下一次就能有更好的机会撞进手里?
按着傅锦仪的吩咐,孙显荣家的去了逸云斋。只是靶场这边……
傅锦仪看着底下乌泱泱的一群人,脸色沉了下来。
得想个办法才是……
下头靶场上人多,上头阁楼里的女孩子们也不少。正当傅锦仪发愁之时,女孩子们瞧见了人堆里的徐策和萧云天,顿时都露出兴奋的神色来。后头有一个年纪小的女孩子甩开了丫鬟的手,一边吃着手上的高粱糖一边往前挤。
“那是谁,她怎么能跟着下去?”刚挤过来的小女孩子指着底下站着的那个穿玫瑰紫衣裙的女子,拉着她身边的姐姐道:“姐,我也想下去!你看别人都能下去……”
她姐姐忙去捂住了她的嘴,道:“闺阁女子,别说这样的话!人家是服侍自己的丈夫,你指的那一个,是武安侯的夫人。”
“哟,她就是武安侯夫人?”有人艳羡道:“生得真美,难怪能嫁入侯府呢。”
大家一时都去看那傅妙仪去了。
那个年纪小的女孩儿却不罢休,又指着下头的另外一个宝蓝色衣裳的女子:“那她呢?方才筵席上也没有和我们说话,不知道又是哪家的夫人?”
“不知道,兴许是别的副将家里的。”她姐姐随口道。此时那位先前说过话的马少奶奶掩嘴吃吃一笑,道:“什么夫人。那是武安侯府家的妾室。”
“妾室?”一群女孩子们惊奇地凑了上来:“哎,这武安侯大人不光领着夫人上门赴宴,连妾室都带来了?”“是呀是呀,不是听说武安侯夫妇恩爱非常,这么快就有了得宠的妾室?”
马少奶奶闲闲一笑,道:“瞧你们,不知道了吧?”
“你知道,快说来告诉咱们啊!”女孩子们都起了八卦的心思,争着凑在她面前。
女孩子们对于八卦的热情,自然比对下头男人射靶的兴趣高涨太多了。偏偏武安侯府又是京城中极为显赫的权贵,大家对侯府的秘事更加感到兴奋。
“武安侯大人和这位侯夫人的确是新婚燕尔,更因着娶妻的时候娶得很急,故而传出夫妻十分恩爱的传言来。”马少奶奶神秘地笑笑:“只是,恩爱与否咱们不知,我只知道侯府的几个妾室可都不是省油的灯,如今都爬到侯夫人头上了。我还听说,那侯夫人三日回门的时候,似乎是伤到了脸,不知是侯爷打的还是侯府太夫人教训的。”
说着回头看一眼傅锦仪、傅萱仪几个姐妹:“侯夫人家里的妹妹们都在这儿,你们问问,就知真假了。”
马少奶奶这一席话不可谓不毒。
傅家大房的几个庶女和傅妙仪的关系的确不咋地,但那是关起门来,自家姐妹想怎么吵就怎么吵。如今一个外人,明着欺负她们家……
“张琦,你说什么呢?”率先站起来呛声的是六姑娘傅欣仪。她脾气急,更遑论傅妙仪和谢氏是她的靠山。她脸色涨红,指着马少奶奶道:“你又不是侯夫人,你知道地比侯夫人还多了?我是侯夫人的妹妹,这些事儿我都不知,你在这里造什么谣!”
那闺名唤做张绮的马少奶奶瞧她跳脚的样子,更乐了,笑道:“是,我不是侯夫人,我不过是个寻常官家的媳妇。但有句话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还有一句话叫空穴不来风,要是没个影儿,这些话能传出来吗?好歹是有些可信的。”
“哼,不都是些嚼舌根的人说出来的,也能信么?”傅欣仪一时急了,竟指着马少奶奶张牙舞爪起来。
一旁的傅锦仪瞧着,心里突地有一道亮光划过。
侯府的妾室也跟过来了?侯夫人傅妙仪此时和那小妾都在下头靶场?
傅锦仪觉得有些好笑。她正对着下头一群人发愁,不想瞌睡迎上了枕头,这枕头还不是旁人送的,是那傅妙仪送的……
萧云天把一妻一妾都带过来凑热闹,这么好的时机,不利用岂不可惜啊。
无声地冷笑,傅锦仪上前一步站了出来,朝马少奶奶道:“马家姐姐,您莫要同我家六姐姐争执。我是傅家嫡出的八姑娘,也是侯夫人的亲妹妹。瞧着您对侯府后宅如此感兴趣,您真有什么想问的,问我就是。”
马少奶奶眯眸看她一眼,神色轻慢道:“你就是傅家的嫡小姐?帮着你家庶出的姑娘出头来了?瞧你年纪这样小,也才十一二岁吧?”
大户人家里头,历来有嫡出的孩子出面主事儿的规矩。
嫡庶是一道分明的坎,嫡出地位尊贵、手握家族继承权,同时也要履行支撑门户的义务。就比如现在,傅锦仪是大房最小的女儿,但她现在是这个屋子里唯一的傅家大房嫡女。真遇上事儿了,出面解决的人可不能是傅家年纪最大的二姑娘傅柔仪,只能是年仅十二岁的傅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