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犬将军锦绣妻(424)

她恬静地微笑,伸手为身侧坐着的林氏——如今已是安王太妃了,缓缓斟了一盅清亮的花茶,道:“李贵妃娘娘驾临府邸,才叫我们安王府蓬荜生辉。这几日,宫中事务倒也清减了?怎地贵妃娘娘有闲情出宫呢?”

李贵妃连忙道:“自皇后娘娘被叛军挟持受了惊吓后,一直在凤坤宫静养,我这赶鸭子上架接手了宫务,一时间也手忙脚乱地,哪里能有什么闲心思!只是……听闻王妃孕中虚弱,我心里担忧,怎能不来探望呢!”

她是当朝贵妃,又因皇后抱病,白捡了个主持六宫的大权,如今全天下人都知她炙手可热。只是在安王一家面前,她的言辞中难免带上了些许恭敬。

傅锦仪含笑低头,看了看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

这孩子……真是一波三折,还能活下来,不容易。

如今御医诊治,说是胎儿偏小了,毕竟已经五个月了,却只是稍有显怀。

傅锦仪采纳周御医的建议,没有急着服用大补的药材和山珍海味一类,在每日如常服用“寸寸思”解药时,命令明觉寺日日配送斋饭,另请宫中御厨奉上撇了油的乌鸡汤和寻常蒸煮的花菇鸭掌、奶汁鱼片、糖醋里脊等再普通不过的菜肴。

按着御医和徐策请来的郎中所说,寸寸思的毒性只侵害母体、夺走母亲的性命,对胎儿反倒没有伤害;而使得傅锦仪这一胎虚弱的原因,并非中毒,是她孕中忧思过度。

能不忧思么!徐策离京时并没料到她会怀孕,后来徐策征战淮南,她在京城按计划收拢势力,尤其是为了拿到晋国公府麾下的几支队伍,她简直费尽心机。

运筹帷幄可是一件费精力的事!

为了静心安神,她被徐策下令不允许出门了——闭门养胎时,那热衷佛法的太妃林氏还兴致勃勃地从明觉寺借来檀香、神龛、经文等物,建议她日日诵经。

傅锦仪:……

第八十五章 另外半张夜宴图

“贵妃屈尊降贵来探望我,我自是感激。”她微微低头:“好在,我并无大碍,只是身子虚弱了些。”

“王妃身份尊贵,不必这样自谦了。”李贵妃笑道:“如今啊,莫说是我,满京城的诰命夫人们都递了帖子想要探望你,都想进这安王府呢!咱们大秦国历来没有册封异姓王的先例,安王殿下……算是头一遭吧!”

李贵妃说的不错,大秦的帝王们都是一群疑心病比较重的家伙,连皇室宗亲都信不过,何况外人?

异姓王这种封位……不存在的。就算是家世显赫如徐家,身为太后的母族,他们的爵位只是国公,那是一朝臣子能得到的最高封赏。

徐策封王一事,臣民们不是不感到疑惑,只是再想想圣上登基以来叛军的霍乱,还有那天夜里皇宫险些易主的惨状,徐策立下这等功劳,圣上给个亲王的爵位倒也是合情合理。

傅锦仪只是客套地笑笑。

李贵妃热情恭敬的态度让她感到满意。比起野心勃勃的陈皇后,这位贵妃娘娘显然识趣地很,谨记着自己作为一个……傀儡,的身份。

就算李沣没有死,就算徐策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摄政王,她也不敢有什么二心。

这很好。

大家各取所需。

李贵妃又寒暄了两句,挥手让身后随从们奉上了带来的礼物。

“这些都是宫中贡物,王妃瞧着,看有没有能用的上的。若用不上,随手赏赐给前来拜见的夫人们,也是好的。”她笑着,又将一卷丝帛极快地塞进傅锦仪手中。

傅锦仪眉头一挑,低头道:“这是什么?”

“这……先前王妃已经吩咐我,去晋国公府拿一件您需要的东西。只可惜,晋国公府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晋国公手底下还养着不少能人,我的人混不进去……好在,这半个多月下来,倒也不是一无所获。”

傅锦仪眼中精光一轮。

“你不必自责,那东西何等珍贵,岂是随意能找到的。”她温和一笑,将被塞进手中的丝帛挪进了袖子里:“那么你现在拿回来的,是线索吧?”

李贵妃忙笑道:“王妃英明。”

傅锦仪淡淡摇头。

“线索分为有价值的和不重要的。若是不重要的,还请贵妃继续查下去,真正查到了再同我说。”

李贵妃只是笑了笑。

“不会令王妃失望的。”她的神色有些莫名的隐秘。

傅锦仪不由好笑,捏了捏袖子里的丝帛。

“那就先谢过贵妃了。”她说道,伸手端了茶。

贵妃见她是要送客的意思,不敢叨扰,起身告辞了。

傅锦仪很快从袖子里掏出了那卷丝帛。她握在手中,最终没能打开,踟蹰着交给了身侧正朝她伸着手的林氏。

“日后应当支会贵妃他们一声,有什么要紧事,直接回禀我就是,不要再来找你的麻烦了。”林氏说着兀自展开丝帛。

自徐策受封安王、安定侯府门前牌匾也撤换成安王府后,傅锦仪的日子并不舒心。

她因有孕被徐策禁足,不能出门也就罢了,连外头的大小事务都不被允许接触!这大半月下来,无论是明面上的招待宴请、拉拢结党,还是私底下掌控军情、串通有无,都是林氏在承担徐策后援的重任。

而自己……

如今倒活成了安王府的吉祥物。

她扑闪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望着林氏手中的东西。

“看什么?”林氏朝她点了点下巴:“哦,到时辰了,你该吃药了!来人,把药端上来吧!”

一提那药,傅锦仪浑身一哆嗦。

“母亲,不到时辰吧!”她在席子上扭来扭去:“对了,这几日宫里拿回来的荔枝越来越少了!荔枝的时节快过去了,我,我以后怎么办呀!”

“荔枝那东西燥热上火,不吃也罢!你不如用我这茉莉花茶下药!”林氏闲闲道:“来人,还不赶紧端药上来!”

很快温热的药碗被端上来了,一如既往地飘出一股子酸臭。傅锦仪忍着要吐的恶心,颤抖着拿起了手边上一小碟代替荔枝的玫瑰果脯。

几个心腹下人都恭敬地跪在身边。

林氏习惯了儿媳妇闹着不肯吃药的小性子,一壁吩咐道:“盯紧点”,一壁展开了手里的丝帛。

傅锦仪皱眉扔下果脯道:“母亲……我不想喝!”

“灌下去。”林氏不耐烦地吩咐道。

傅锦仪连忙抓住了药碗道:“我喝我喝!但在喝之前,我想看看母亲手里的东西。”

“这不是你该看的。”林氏道:“晋国公府的那件宝物我会派花朝去取的,她混进府邸也有十天了。”

傅锦仪讪讪笑道:“这……我自然相信花朝姐姐的本事,不过,我就想看一眼!我看一眼就吃药,行不行?母亲,这件宝物当初还是我一手谋划的,如今我很想看一看!”

林氏挑眉看她:“那就瞧一瞧再吃药?这话是你说的。”

傅锦仪猛点头。

随即从林氏手里接过了丝帛。

“另外半幅夜宴图的下落……”傅锦仪喃喃出声,目光在那张丝帛上巡梭着。

晋国公府如今唯一能让她看得上的宝物,就只有这玩意了。

毕竟其余的东西……晋国公府都已经慢慢地失去了。

晋国公麾下的那些将领们,早就在她的有心谋划下一一投奔了徐策——而在徐策获封安王之后,更是定了这群人的心。

众将领忠于徐家,虽有武将的仗义,实则人人都想求个好前途。晋国公年迈,徐荣颓废,徐敏体弱……只有徐策是他们能效忠的明主。

而事实证明他们做了正确的选择。随着徐策获封安王,他麾下无论是将领还是幕僚,都跟着鸡犬升天。有人官升两级,有人顶替了关键的职位,有人攀附了一门好亲事。

八月三十日跟随徐策一同攻入京城的,算是他嫡系心腹。眼看徐策携天子以令诸侯,大家自然能想到将来泼天的富贵;而其余没有参与、或干脆不知情的人,只看徐策救驾有功,以为他受皇室看重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同样看到了自家耀眼的未来。

已经没有人对老晋国公抱什么希望了,这还不算,更多的下属军官们望风使舵,本是效忠晋国公,一看跟随徐策的人得到了天大的好处,自家也纷纷心动。半月以来,前来拜见安王妃、安王太妃的人数不胜数,连从南疆回京述职的徐家大老爷、徐策的庶伯父、当朝正二品节度使,回京后从宫里出来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安王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