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犬将军锦绣妻(175)

气喘吁吁的秋女官站在宗人府的朱门前,往里一瞧,可是又吓了一跳。

关押太子妃的院子外头已经围了乌泱泱的一圈人。有几十位腰间佩戴弯刀的御林军,有几位衣饰不俗的大太监和掌事姑姑们,另有无数低眉顺眼站着的小宫女和小内监。而最显眼的,莫过于院门前停着的那一乘金丝楠木铸造的鎏金御辇和其后的两只朱红色的、硕大的曲柄华盖。

朱红色华盖……不是皇后娘娘是谁!

秋女官心里猛地一咯噔。

她心里如擂鼓一般,脸上神色都怔了,不知该不该进去,里头守着门的内监倒是瞧见了她,立即出来一把拉住她,道:“这就是宗人府里伺候太子妃殿下的秋女官吧?皇后娘娘有令,回来了便带进去!”

皇后二字如同沉重的金锤,砸在秋女官的心口上。秋女官只觉着浑身摇摇欲坠,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升腾而起。

皇后被禁足她是知道的。没有圣上的允许皇后是出不了她的寝宫的,可是现在皇后为何会过来……

来不及细想,那几个内监已经将她架着胳膊扭了进去,做派相当地不客气。关押太子妃的小屋子里门扇大开着,里头好几个宫人端着铜盆进进出出,脸上的神色都无比慌张。秋女官被人按着跪在了外头厅堂的角落里,押着她的人道:“且先跪着待罪。”

在这个角落里,还有十几个女官都跪在这里,刚跪下来的秋女官身上尚且完好无损,她们这些人就没这么幸运了——人人脸上都是青紫的伤痕,应是掌嘴所致;另有三个女官半死不活地趴在地上,后背上淋淋的血把衣裳都浸透了,也不知是受了什么样的刑具。

秋女官瞧着这等架势,心里最后一分希望都破灭了。她只是个受人指使的奴婢,不明白上头主子们到底在做什么,但她明白的是,自己这个小小奴婢,很快就会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了!

不管是皇后翻身,还是豫王得胜,她们这群人恐怕都出不了宗人府的门了!

秋女官脑中昏昏沉沉,入宫多年的历练使得她在生死面前绝不会轻易放弃,她开始搜肠刮肚地思索活命的办法。只是不约片刻,她又被两个力气大的内监扭着胳膊拖起来了,这回一路拖到了里头就寝的屋子,拖进去之后就有人拿着鞭子在她后背来了三下子。

那鞭子可不是寻常的柳条,而是带刺的铁鞭子,不过区区三下,打得人后背显出三道皮开肉绽的血痕。秋女官从喉咙里发出惊恐的惨叫,趴在地上几乎疼晕了过去,还不忘了求饶道:“求皇后殿下饶命……”

第三十六章 苦肉计

屋子还是那个屋子,只是因着皇后的到来,门窗都洞开了,整个屋子里亮亮堂堂的。

床榻还是那个床榻,上头躺着两个人,无疑就是发病的太子妃和傅锦仪。她们就像此前无数的日子那样一同躺在并不宽敞的床榻上,只是傅锦仪满嘴是血,脸色惨白,昏迷不醒;太子妃尚有神智,浑身无力,面露痛苦之色。

皇后就坐在她们床边上的一把椅子上。狭小的空间,简陋的桌椅,皇后对此倒是丝毫没有嫌恶的意思。她认真地盯着眼前跪着的女官,慢慢地道:“你就是王秋云?”

王秋云疼得浑身冒汗,勉强道:“是奴婢……”

“这个贱婢胆敢给太子妃殿下和荣安县主投毒,真是罪不可赦啊!”一把清亮的女声毫不客气地插了进来,正是皇后身边服侍的心腹大宫女。大宫女冷眼看着秋女官道:“皇后殿下何须与她废话,扔进那暴室里,七十二道刑具一一地招呼一番,可不是什么都吐出来了。”

这话直把秋女官吓得魂飞魄散。她疯狂地一下一下地磕头,道:“奴婢冤枉,奴婢冤枉,奴婢没有谋害主子啊……”只是下一瞬,那嘴巴就叫人给堵上了,随后她就看见皇后轻轻地抬了一下手,先前的两个内监便立即上来,将她往外拖。

秋女官没命地挣扎,她知道,皇后是默许的意思了。她要被拖去的地方,是暴室!

她在宫里伺候了二十多年,吃过苦,受过难,也曾经历过生死。只是她还是想不到,最后自己的死法会是最凄惨的。比起那些犯了错之后被白绫绞死、被毒酒毒死的宫人,她的下场,是要受尽酷刑而死!

她想要咬舌自尽,可是嘴里已经塞了东西。她什么都做不了……

秋女官被拖下去了,坐着的皇后脸上则扯出一抹冷笑。她看了看四周狭小的空间,极其缓慢地说了一句话:“让暴室的人好生地审问,问清楚这群女官们究竟是受了谁的指使,竟敢谋害太子妃和县主。”

这话说得平静,然而屋里屋外听见的人却再也平静不了了。大家谁都不是傻子,都听明白了皇后的意思——

能是谁在指使呢?除了豫王那一派的人,又能有谁。

皇后此前跟随太子一同被禁足已有半月多,此时重见天日,她通身的威仪丝毫不减,面上神色中更是透着一股子成竹在胸。她知道,她们很快就会翻身了。

想要用七公主的死来陷害太子?以为勾结了朝中的御史们、积蓄了足够多的力量,就能一举夺嫡?呵,邱家未免太天真了些!

是,圣上病重以来,精神很是不好,脾气也越来越古怪。对年过三十、手握权势的太子,他越来越不待见了。想要利用圣上的疑心来杀人?豫王啊,你能想到这一点,旁人未尝不能。

太子在朝中党羽众多,豫王何尝不是一样。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事情……

皇后心里快意,又侧目看向了躺在床榻上生死未卜的两个女孩子,不由地微微叹息一声。

只是可怜了自己的儿媳妇和傅家的这个孩子。为了这一出苦肉计,她们可是真的服毒了……

这个主意还是太子妃提出来的。先前她们得到了圣上病重的确切消息后,便决定以身犯险。只要她们中了毒,再有宫外太子的势力刻意安排,豫王一党就会被扣上谋杀她们的罪名!

比起七公主的死,这一出戏显然更能令圣上信服!七公主身份并不显赫,太子谋杀七公主又能有什么好处呢?显然这一点说不通,太子夫妇之所以还没有被废黜,也正是因为很多朝臣们死死咬住这一点,劝阻皇帝彻查清楚后再做决定。

七公主并无价值,但太子妃可不一样了!

豫王谋杀关押在宗人府里的太子妃,这事儿一出,就算没有切实的证据,大家也都会相信。太子一党摇摇欲坠,朝堂上众臣子们各执一词、不能定夺,圣上也犹犹豫豫,废位的圣旨悬而未发。豫王一着急,自然就想要用暗杀的方式来结果太子妃的性命……

最后再制造一个畏罪自裁的假象,就皆大欢喜了。

这其中的关窍,圣上一清二楚。因此,当下头人慌张地来禀报说太子妃中毒的时候,他立即发了火。

联想到这几日朝堂上的动向,圣上的火气越冒越大。

因为不光是太子妃快要被毒死了,朝堂上的太子也快人掀翻了,甚至皇后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磋磨……

就在前两日,朝堂上的风向变了。起先阻止皇帝废太子的人里头,有不少开始倒戈……这导致废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另有一位大学士提出了皇后是否也参与了七公主的谋杀案,建议一同废黜皇后!

皇后的侄子、二品京城指挥使徐策,请罪辞官后便被软禁在府中,徐家四周也被御林军团团围住。然而即便如此,和徐策不和的臣子们还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落井下石。以萧云天为首的武将联名弹劾徐策,揭发徐策在淮南为官时以残酷刑法处置土匪盗贼等罪不至死之人,甚至有一位御史指出徐策曾误杀百姓,属于草菅人命的大罪,建言应重罪论处。

而昨日夜里,贴身为他侍疾的萧妃竟然向他进言,要求以“不贤不德、不孝不悌”的罪名废黜太子!

什么时候连萧妃母子都搀和进来了?!

其实在昨日,圣上已经发觉了不对劲。他病重的时日不久,对朝堂局势还算熟悉,他原本以为,废太子这事儿估计要牵扯三五个月才会有个决断。支持太子的朝臣那么多,拉锯起来可是耗时耗力。太子毕竟年过三十,又深受朝臣百姓的爱戴,想要废了他可不容易!

然而……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出乎意料。太子的党羽内,竟有不少人在临头倒戈一击,联名上奏废太子的折子里,人名越积越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