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太一听,附和道:“是这个理!我这就去景和院里求见老夫人。”
傅锦仪所想的,何尝不是傅老夫人的心意。一是为了挽回名声,二是为了和傅妙仪划清界限、以免遭到太子殿下的怀疑,傅老夫人当日就修书给了傅家的老族长,请他至府上主持仪式将傅妙仪出族。这事儿办得雷厉风行,不过第二日,傅妙仪的大名就从傅家的族谱里划走了。
傅家干脆地将傅妙仪赶出了家门,无疑是给了那梁进忠一记响亮的耳光,告诉他我们傅家无论如何也不会和你一个阉人做亲家。梁进忠得知此事后,气得暴跳如雷,却也拿傅家没辙。其实梁进忠和傅家身处不同的党派,各为其主,原本就是死对头,这梁子也不是第一日结了。
梁进忠恨极了傅家,却对傅妙仪喜爱地紧。他在傅妙仪出族后的第三日就在府中举办了盛大的宴饮,声势浩大地迎娶了无依无靠的傅妙仪。听闻当日还有不少攀附梁进忠的权贵们前去赴宴,梁家的府邸内歌舞升平、热闹非凡。
此事传到了傅府后,傅锦仪怔怔地听着,神色茫然。
“傅妙仪究竟是个能耐的呢,虽然是嫁给一个阉人,然而这梁进忠是圣上跟前的红人,在朝堂上都能翻云覆雨的人物。”傅锦仪轻声道:“没想到,我这三姐姐还真能东山再起了。”
“什么东山再起,嫁给一个阉人,也亏她做得出来!”对面坐着一同绣嫁妆的傅萱仪面露不屑,啐道:“什么玩意儿,还四处宣扬是明媒正娶的正室,还嫌丢脸丢得不够么!偏偏这么一个没脸没皮的贱人还与咱们有着血缘,连带着也损了咱们的名声了!”
傅锦仪倒是面色平静。她一双好看的秀眉轻轻皱着,半晌道:“她能做梁进忠的大房,也是她的本事了。梁进忠后院里那么多女人,不过都是当玩物的,也没见他扶正了谁。傅妙仪一进门就是大房,可见是收拢了那梁进忠的心。”
傅萱仪听着嗤笑道:“她倒是豁的出去,怕是不知使了什么勾人的下作手段。只是我听说,这好女色的宦官可是不好伺候的。傅妙仪能把梁进忠伺候好,算她的本事!”
傅萱仪说得不错。宦官和宦官还不一样,寻常的宦官,找个对食宫女是为着搭伙过日子,或打发心内的孤苦的。这种情况下,男方自伤身份,多半会对女方非常珍爱,两人也能过得好。可梁进忠这样好色的宦官,就很难伺候了。
他既好色,便会用尽各种龌龊的手段来享用女人的肉体。宫中“暴室”是关押犯错宫人的地方,那里头就有不少癖好恶劣的老宦官,听说进去受刑的宫女,出来后下头都是烂的,可见是受了什么非人的折磨。
而手握重权的梁进忠,他的私宅里塞了上百个美人,更是经常传出那些出身卑微的女子被折磨死后抬出去扔了的消息。
就算梁进忠不会把傅妙仪折腾死,也绝不会让她好过了。
傅锦仪听着却不说话了。傅妙仪过得好不好和她没有任何关系,问题是,傅妙仪活着一天,对她来说都是个大威胁!她的心里沉甸甸地,暗暗道:傅妙仪这颗野草,没能一把火烧干净她,如今让她翻身了,日后还不知会有多少后患呢!
***
傅妙仪摇身一变成了梁进忠的正妻,此事成了京城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种事儿,虽然牵扯朝堂的政治漩涡,但毕竟娱乐的倾向更大些。尤其傅妙仪这个人物,出身书香门第的名门傅家,随后嫁到萧家成了堂堂的侯夫人,最后被休弃后竟又沦为宦官娘子,她的人生经历既富有传奇色彩,又充满了不堪入目的笑料。对于贵族圈子里这些龌龊事,大家历来热衷地很。
第二十三章 野心勃勃的暴发户
顺带着,大宦官梁进忠在后院养了百八十号美女的传闻也越演越烈。
这八卦散播开之后,傅家的名声首当其冲受损。好在傅家及时将傅妙仪逐出宗族,到底没烂得彻底。而与此相对,傅妙仪的前夫萧云天倒是被连累地很惨。
萧云天早已将傅妙仪休弃,但这改变不了傅妙仪曾是他正室的事实。自己的女人最后成了宦官的玩物,说得难听点,如今的萧云天和梁进忠就成了前后脚了……萧云天好歹是当朝武安伯,又是萧妃的侄子、皇亲国戚的贵族,大家竟将他和一个阉人相提并论,这实在是莫大的侮辱。
更遑论八卦这玩意儿,向来会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传来传去,京城里竟传出了一条新的消息——据说这萧云天和梁进忠两个人曾为了争夺傅妙仪一个女人,打得水火不容,而最后得胜的显然是梁进忠……
这话传到萧云天耳朵里,差点把他气得吐血。他已经开始后悔——当初休掉傅妙仪的时候,就该当场杀了这个惹是生非的女人!
如此,傅妙仪一个人搅和地萧家、傅家两家不得安生。好在,随着夏日的暑热日渐消弭,萧家倒是迎来了另一件喜事。
冯家唯一的嫡女冯珍儿,她即将嫁入皇室成为六皇子妃,婚期就定在了九月初五。
***
冯家身为京城最显赫的望族之一,冯珍儿又是要嫁给皇子做正室的,这场婚事自然备受世人瞩目。而萧妃为了给六皇子造势,干脆花了大价钱将婚事筹备地无比热闹,邀请了满京城的贵胄们前来观礼。
皇家的婚礼一向声势浩大,而冯家和皇室的联姻,在众人眼中显然有着更多的含义——与其说是冯家和皇室做亲,不如说是冯家和萧家做亲。冯家步入了夺嫡这个没有硝烟的惨烈战场,也标志着六皇子这个十一岁的幼子站在了和两位兄长对立的位置上。
太子殿下和豫王殿下两人针锋相对的局面,或许就此会被打破。而随后迎来的,将是三足鼎立的平衡,还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混战?一众名门望族们谁能从中捞好处,谁又会成为最倒霉的牺牲品?
冯珍儿的出嫁,无疑是一块在节骨眼上丢进池塘里的大石头,关键是那池塘里的水本就浑浊不堪,这一搅和,更翻起了青黄发绿的浪花。一切都是未知数,这里充满了危险,更充满了诱惑。
这种情势下,自然不会有人缺席这场婚礼,无论怀着什么心思,亲自前去打探消息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此,递牌子进宫观礼的人简直多不胜数,比先前太子妃殿下出嫁时的盛况都要热闹了。
如此盛景,自然合了萧妃的心意。只是宫中另有严苛的祖制,若是六皇子娶妻的场面超出了太子殿下的婚礼,怕是会被有心人拿做把柄,日后指责六皇子逾越。萧妃收帖子收到手软的时候,笑着和底下人道:“这进宫觐见的人太多了,倒是让本宫难做。”
底下宫女们都喜气盈盈地,笑道:“人多热闹。原本以为没有这么多人的,不想都来了,可见咱们六殿下是没有半点不如几位年长的皇子的。”
大家都笑着,萧妃也高兴,心道:自然是没有不如的,她的小六不过年纪小些,谁说就一定不能夺嫡了?皇家立储都是立贤,嫡长子那一套在皇室其实不大好使。古往今来的帝王,真正是嫡长子出身的又有几个。
几人笑了一阵子,到底有个机灵的女官,提议道:“若这些名门望族们都进宫观礼,阵仗太大了,也是个问题。奴婢瞧着,不如分出一些人,让她们去冯家送嫁,既全了宫里的规矩,也不会损了喜宴的热闹。”
萧妃听着来了兴致,道:“你这话是怎么说?”
那女官笑道:“如今是秋天,冯小姐出嫁的日子又靠近重阳节。咱们不如趁着嫁娶当日,在冯家设一场菊花赏,请贵人们前往赏花,实则是送嫁了。如此进宫的人数少了,旁人说起来也不会指责六殿下逾越。”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萧妃听得笑意更浓,眼珠子一转道:“那就依了你!这去冯家送嫁,可比在宫里赴宴更有意思,如此也是给冯家长了脸面了。”
萧妃下了决定,下头人自然赶紧着安排起来,又忙着给冯家送信去。
***
九月初五的日子一天天地近了。
京城的贵族们都接到了两份请帖,有宫里萧妃娘娘分送的,有冯家送过来的。傅老夫人各自打开瞧了两眼,丢在了桌上,冷笑道:“萧家倒真扯起虎皮谋大事了。”
对萧家这个曾经的姻亲,傅老夫人是越发瞧不上眼了。萧家是握着兵权的,门第显赫,但却不料到,那萧妃娘娘被这种显赫冲昏了头脑,竟要去夺那个九五之尊的位子。六皇子还不到十二岁,大张旗鼓地娶了冯家的女儿,将冯家一同拉入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