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傅守仁都有些语无伦次了。他压着心内的惊涛骇浪,讷讷道:“皇后娘娘竟如此看重下官这个才疏学浅之辈,真是隆恩浩荡啊……”
徐策微微垂眸笑着,半晌道:“如今局势不明,咱们大秦朝的高门望族,多半是不能置身事外的。若末将记得不错,傅大人府上似乎发家也才不到百年吧?”
傅守仁有些惭愧地道:“您说得对,下官虽自诩书香门第,实则祖上没有大的功绩。下官的曾祖父是给皇室养马的仆从,凭着一点点皇恩让子孙捐了个官位,下官的祖父又没有考中科举,只有父亲成为进士后以五品府台的官位致仕……”
和那些真正的名门望族比起来,傅家实在是根基浅薄。
徐策点头道:“一个家族的兴盛与否,也是天命所归。虽然傅大人祖上不显赫,只是傅大人您是才华出众之辈,早晚有出人头地的那一日。想要封王拜相、光宗耀祖,自然就避免不了卷入上位者的争斗中去了,这一点想必傅大人是很明白的。”
傅守仁听着,脸上神色既尴尬,又恭谨。
徐策的意思也很分明了。傅家骤然被皇后拉做了太子党,对即将到来的争储的腥风血雨感到恐惧是理所应当的,而所谓富贵险中求,若是连这点风险都不愿意承担,那傅家还谈什么光宗耀祖。
想要避祸?可以啊,那就去个上头人看不见的清水衙门,做个没人稀罕瞧一眼的小官。到时候上头闹起来了,也不会牵连到你。
只是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傅守仁乐意看到的。
正相反,傅守仁还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将两个女儿都嫁给萧云天,就是为了往上爬!如今皇后娘娘竟主动朝他伸出了橄榄枝,他欣喜若狂还来不及,又怎会拒绝这样的好事呢!
不过是自家的女儿得到了皇后的赏识,他这个做父亲的就得到了刑部侍郎的官位……傅守仁心内不禁感叹,真是富贵迷人眼,若是不冒险加入太子党,他的前途又在何方?
“徐大将军的话,下官都明白。”傅守仁起身给徐策敬酒,道:“皇后娘娘和徐大将军都看重下官,下官实在受宠若惊啊。大将军请放心,下官是个读书人,不是那等忘恩负义的小人。皇后娘娘擢拔下官、给了下官天大的恩德,下官无以为报,唯有来日为皇后娘娘肝脑涂地了。”
徐策今日特意赶来傅家拜访,正是为着稳住傅守仁这个新拉拢的朝臣。事情的结果让他很满意,傅守仁这样官位不高又野心勃勃的人,最适合做太子党的棋子。
而更重要的是,那个五日之前在未央宫大出风头的荣安县主……徐策忍不住勾了一抹淡笑,傅锦仪,日后咱们相见的日子可就更多了。
“傅大人言重了。”徐策笑道:“傅大人是个重情义的人,本官这就放心了。”说着喝了一口茶,站了起来。
傅守仁瞧着徐策不欲多留的样子,也连忙起身相送。
***
傅家被拉进太子党的事情很快禀报给了傅老夫人。傅老夫人对这个结果早有察觉,如今应验了,倒也叹息了一番。
傅老夫人年迈,又是个妇人,她和傅守仁的心思还真不一样。在她看来,保住傅家全族的性命比那高不可攀的荣华要紧地多。
然而,她拗不过傅守仁。
早在多年前傅守仁将长女嫁给武安侯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家儿子的秉性了。为了官位不择手段,不甘心一辈子屈居末流。当年为了攀附萧家傅守仁使出了浑身解数,自然也没有考虑到萧贵妃育有一个皇子、将来极有可能卷入皇位斗争招致杀身之祸。如今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主动拉拢,他自然喜不自胜,在接到调令后红光满面,还忙着安排去东宫拜见太子的行程。
而那身为太子嫡亲表弟的徐策,更是傅守仁溜须拍马的重点对象。
傅家被傅妙仪挪了大笔银钱后,过了年也没缓过劲来,全家上下本是要开源节流的。傅守仁倒好,刚上任刑部侍郎,不单从公家账上走了五千两银子打点拉拢刑部的那一群下属们,还四处打听了太子的喜好,并以高价购得前朝一件形似仙人的奇石送入东宫,可谓下了苦功了。
而宫中皇后和太子党羽看傅守仁如此上道,自然高兴。两日之后东宫家宴,又把傅守仁拉了过去,大醉到天明。一场筵席下来,傅守仁和太子党内的几位重臣都熟识了,也是相谈甚欢。
这么几日下来,傅守仁在太子党里头倒是混得如鱼得水,回府后心情舒畅,和此前的阴郁判若两人——那翠鹃闹出来的凶案,和几十万两祖产被嫁出去的女儿挪用的丢人事,都被他抛在脑后了。
太子党里头重用傅守仁,外头人也有不少贴上来拍马的,如此情景更让傅守仁春风得意。他心情好了,便对在宫中得到皇后赏识、促成这一切的小女儿傅锦仪青眼有加,多次宣称傅锦仪是他所有孩子里最得他心意的,也是能支撑门户的,平日里更是对她疼宠有加。傅锦仪本就是太后亲封的县主、在傅府中地位超然,又被父亲偏宠地没了边,她现在的日子可是和从前天上地下了。
只是,她面上再得意,在傅老夫人跟前倒是受了冷落。
对皇后提携傅守仁之事,傅老夫人非但不赞同,还深感不安。众皇子夺嫡近在眼前,傅家如今是一时荣华了,谁知道这荣华过后,还有没有命在啊。
而傅老夫人显然也是个明白的。她那日是亲身经历了皇后的千秋节,傅锦仪当堂抓住了公主的把柄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傅老夫人如今一回想起来,对傅锦仪就有些成见了。
“祖母,我,我真的不知道会这样。”傅锦仪坐在傅老夫人炕底下的绣墩上,吞吐道:“当时我眼看就要被那昭娇公主斩首,咱们傅家也会大难临头,我一时情急,就……祖母,您就别生气了,我哪里敢左右父亲的官途,我那不也是没法子了么……”
因着傅守仁调任刑部侍郎,不少同僚们都送了礼物恭贺,也投其所好地送了上好的食材药材供给傅老夫人。傅老夫人如今手边上摆着的是上好的和田玉花樽,帘子上头挂着的是赤金琉璃小狮子,丫鬟们喂进嘴里喝的是汝南进宫的金丝官燕,这些东西都不是拿钱能买到的,自然是傅守仁那些同僚们争相送过来的。
第一百二十三章 政局
这样的用度哪里是从前她身为三品官眷能用得上的,然而就算如此,傅老夫人也高兴不起来,对傅家被拉进太子党的事情忐忑不安。偏偏傅锦仪这个始作俑者还似往常一样,殷勤地前来服侍她念经,她现在看着傅锦仪,心里都有些厌烦了。
“八丫头,你长大了,有了能耐了,我这个祖母是管不了你的。”傅老夫人声色沉沉地道:“你回去吧,我这个老婆子跟前不需要伺候,倒是听说宫里皇后娘娘又要召见你,你早作准备地好。”
傅锦仪噎得说不出话了。
平心而论,她对傅老夫人是两辈子的感激,上辈子她给傅老夫人丢脸,可傅老夫人还相信她的清白;这辈子她是庶女出身,若不是傅老夫人的偏袒疼爱,她又怎能扳倒傅嘉仪和傅欣仪,最后将谢氏打入地狱?没有傅老夫人,她还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
只是事情发展成这个样子,她也很无奈。
“祖母,我没有,我年纪小不懂事,我……”
她讨饶的话说到一半,那傅老夫人却抬手止住了,道:“你也不必和我废话了。八丫头,我从前只觉着你可怜,认为你心地纯良,只可惜我看走眼了。”
这话就说得有些重了,傅锦仪一时承受不住,讷讷问道:“祖母,您,您说什么?”
“八丫头,你别以为我老了。”傅老夫人掀了掀眼皮子,缓慢地道:“其实上回在明觉寺里,我就听说了一些事情,譬如苗氏的裤子是怎么掉的,赵太后又是怎么获救的……你是个能成大事的,你做的那些事情,我并不会觉得不妥,还会替你高兴。只是这一回在未央宫里的事儿,你就别和我装傻了。”
傅锦仪愣愣地看着她。
“你为了自保,揭出昭娇公主的靴子本没什么错。只是……”傅老夫人说着叹一口气:“都已经洗脱了冤屈,你就不需要再对昭娇公主落井下石了吧?醇王妃是徐家的远亲、是皇后的心腹,她趁势打压昭娇公主是应该的,你又去凑什么热闹?也亏得你一个三品文臣的女儿,倒是胆大包天,敢和醇王妃一唱一和地当众讥讽昭娇公主、败坏公主的名声。我当初还真是看错了你,还以为你是个老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