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为皇(292)

“既然徐州是如此风气,楚曲裳这般扔下丈夫,独自逃命的——就是弃夫不顾的女人,她凭什么还活的那么滋润?就该自尽谢罪才是。”她拍着红木沙盘,‘啪啪’做响。

“……”姚千蔓的表情,一言难尽。

“楚曲裳有孟家的血脉,她娘就是孟家人,自然更该以身做则,要是宽于律己,严于律人,孟家凭什么自称圣人之后?”姚千枝斜挑眉头,嗤笑道:“他们敢用那些破玩意来充州闹事,残害我治下百姓,那么,我今日就一模一样的还回去,且让他们尝尝苦果吧。”

孟、杨两家连手,用内应闹出的那波儿女四书事件,害了多少充州女孩儿,白家姐妹显些死在那场里,最后,更是让姚千枝要用‘焚书坑儒’这般激烈手段压下此祸,如今,豫州那边还有人因此而骂她‘妖女妄孽’……这口气,她可还记得呢。

如今有机会还回去,她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什么三贞九烈、三从四德……孟家不是挺讲究地个吗?此一回兜头照回自个儿脑袋上,他们且试试那滋味吧!

“但是……我听孟姑娘所言,孟家对女儿,似乎并不重视啊。”霍锦城皱了皱眉,“若是他家就此舍了女儿,该如何是好呢?”

人家就大义灭亲,就用楚曲裳一条性命换得豫亲王的好感,卖个顾全大局的‘人设’,那他们不就做白工了吗?

“舍了楚曲裳,不就证明孟家承认她的作法是错的吗?那么,有她这个犯了‘大错’的妹妹,孟侧妃那两儿子身上就背上了污点,甚至,豫亲王妃若是反咬一口,说是楚曲裳蠢顿,无意泄露口风,破坏了楚敏和唐睨的计划,这才导致逼宫失败……这样的罪名,孟侧妃和她那两儿子,真的敢承担吗?”姚千枝嗤笑一声。

“只要楚曲裳死了,不管是因为什么,那屎盆子扣脑袋上,孟家就解释不清楚。豫亲王妃完全可借此事从娘家要个姑娘进府,生个儿子重新培养,哪怕豫亲王岁数不小了,但谁都不敢肯定他就生不了……人家孟家本已占了大优势,府里唯二两个儿子都是韩侧妃生的,他们做甚冒那个险?”

“都是豫亲王的左膀右臂,他们和唐家地位是相当的,怎么就非得那么委屈,好好搭进个未来的‘公主’——楚曲裳不说,还得迎面接个屎盆子?生生把个大好局面,‘让’成‘扑朔迷离?”她摇了摇头,“孟家没那么傻。”

“所谓的大贤名声,什么女四书。那不过是他们手里的‘武器’,是教化制人用的,人家根本就没信过那个,否则的话……”姚千枝斜睨瞧着霍锦城一眼,语重心长的道:“你还记不记得,央儿曾经提过,孟家那族长的女儿,她那四堂姐,是二嫁了的?”

“要是孟家真信那一套……族长的女儿啊!既然守了寡,那不得把贞洁牌坊背身上,恨不得日夜带着呀?又哪里会二嫁!”

一语落地,屋子里瞬间一片宁静。

霍锦城和姚千蔓俱都满面严肃,垂眸百般思索考量起来。

好半晌儿,“唐家和孟家争起来,还牵扯住儿子和未来的大业继承……豫亲王,应该会被拖住的。”霍锦城如是说。

“我亦觉得,此事可行。”姚千蔓同样点头。

两人都同意了,姚千枝就此拍板,“那咱们就干,我记得,央儿应该是在杨城吧,让她快点赶来燕京,她是孟家女,从小在徐州长大,由她来指挥布置暗人行动,咱们辅助,这样应该是最妥当的。”

“那行,这事我来做。”姚千蔓应声,转身就想走,去给孟央传信。

“等等……”突然,姚千枝叫住了她。

姚千蔓便回头,“嗯?”

“大姐姐,咱们如今……已经在燕京站稳了脚跟,就让祖父他们搬过来吧。”姚千枝仿佛不经意似的提起,“他老人家半辈子都在燕京,早就习惯了这里,是当故乡那么看的,原本,咱们是没那个条件,如今我都成了摄政王,该让他老人家归乡了。”

“咱们做晚辈的,孝顺长辈不就是如他们的心愿吗?那就合家都搬回来吧,北地那边让千叶、千朵还有花儿她们看着就是。”她如是说着。

姚千蔓眸光闪烁,脸上的表情很复杂,眉头死死拧着,好半晌儿……“好,我会派人护送他们过来。”

“交给你了。”姚千枝就道。

姚千蔓点头,深深吸了口气,转身毅然而然的走了。

那背影,竟有几分说不出的萧瑟之感,然,脚步却异常稳重。

姚千枝瞧着她,唇角勾出抹笑。

一旁,霍锦城无声的看着这一切,默默缩着身,低低垂着头儿,他无限减少存在感,明明嗓子痒的厉害,偏偏连咳嗽两声都不敢。

说来,主公家里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她们怎么‘运筹帷幄’,为什么要把姚家长辈——那些在自家主公、大姑娘,‘开国元老’苦刺和孟央都离开北地的时候,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姚家军决策的人,都挪来燕京,放到眼皮子底下看着,这内里是什么意思?霍锦城不想猜,亦不敢猜。

反正,他就知道,姚家二老此番上京,肯定是会把从小养在他们膝下,最疼爱的小孙子——自家主公的亲弟弟带过来的。

——

八百里加急得了姚千蔓的密信,孟央坐得小船,走了水路,不到两天功夫,就来到了燕京。

几人密谋一番,说了打算,孟央自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一夜无眠,思量了整晚,次日,顶着两大黑眼圈儿,她拿出了一套可实际操作的‘方案’。

姚千枝瞧了,觉得很是可行,就此拍板,这事便定了下来,就此实施。

姚家军安全部得了军令,自然忙碌着行动起来,原本潜伏在豫州的钉子们,纷纷‘浮出水面’,开始四处‘游动’了……

第一百五十章

姚家军在豫州安的钉子们——因是时日有些短, 地位确实不怎么高,然而, 扇风点火这点事, 他们总是能做的。

辗转联系了埋在豫亲王妃院里的做粗使小丫鬟的‘安全部’, 他们隐晦,并小心翼翼的行动起来。

而孟央, 则是唯恐天下不乱的, 把她亲爹娘——孟余和井氏这对让孟家养毁了的‘大儒子媳’, 悄眯眯放了出来。

豫州、豫亲王府。

正院里,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栊照射进来,斑斑点点散落唐王妃的身上, 映出一股阴沉的气氛。

穿一身淡月色素服,她是个看起来约莫四十出头的妇人, 相貌秀美, 身材丰腴,肌肤白皙而光滑, 保养的很好,只是, 不知为何,头发竟是花白了一半, 神色亦有些怔怔的,很有几分憔悴之感。

呆呆的坐在窗边,她手里拿着件竹青色的衣裳,机械性的揉着, 目光空洞扫过窗外,不知在看什么。

外头梢间,大丫鬟香阳轻手轻脚的走进来,透过门帘儿往里窥了两眼,见唐王妃像长在窗边儿似的,自晨起便没动过,心里不由暗叹口气,有些不知所措。

“嬷嬷~”冲着站门帘儿边的柏嬷嬷招了招手,她低声唤。

柏嬷嬷就瞧见了,对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心窥了唐王妃一眼,见她根本没有异动,好像没听见似的,这才踮着脚儿,悄无声息的出来,“怎么了?”她问。

香阳一脸为难,小声道:“二公子和三公子……他们过来请安了。”

豫亲王子嗣少,世子还远‘质’燕京,承欢膝下的只有两儿子,便没有分家,唐王妃做为嫡母,庶子们理应恭敬,每日晨昏定醒,自然不能少的。

本来,唉,三州这等风气地方养出来的女人,唐王妃性格是不错的,很是温和宽厚,哪怕亲儿子被‘质’出去,一别十多年不见,庶子庶女们眼前乱晃儿……她同样是个慈爱而公正的嫡母,从来没说面甜心苦,苛刻过谁,哪怕不能把庶出们都视如亲子,然,都是一视同仁,她尽了做嫡母的责任,孩子们都平平安安养大,没见谁被养废了。

这许多年,豫亲王府就没夭折过幼儿,就是因为这样,豫亲王对唐王妃很是尊重敬爱,这么多年了,夫妻俩没红过脸儿。

就算是府里有两子一女,占‘半壁江山’的孟侧妃,在主母王妃面前,都得恭恭敬敬,不敢有丝毫怠慢。

正院里,哪怕世子‘质’在燕京,但像香阳这样的大丫鬟,出外都很受尊敬,便是府里的小姐们,都得叫她们一声‘姑娘’。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