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有恙,尔请跪安+番外(26)

“到底怎么了?你倒是快说呀!”杜仲晏越是沉默,赵妧就越是心急。

“没什么,一只野猫发疯罢了。”他说不出口。

“我命令你说!”赵妧好奇极了,动用她公主的权力逼迫他说实话。

杜仲晏终于无可奈何,向她道出了实情,谁料她非但不感到羞涩,还大笑道:“哈哈,杜仲晏,你是说,赵嫱的猫在对你发情吗?”

“公主可知何为发情?”她如此释然地把一个隐晦的词挂在嘴边,杜仲晏不知该笑还是难过,一个女孩子太过直率,也未必是件好事。

然而当他反过来问她“发情”二字的含义时,她似乎终于意识到这个词的隐晦之处,立刻羞红了脸,低头不语。

她已经与陆徴言定亲,教养嬷嬷会教授她一些男女之事,她虽然天真,却也聪慧,很多事一点即通,包括她和她未来夫君之间的夫妻生活。

看着她粉色的耳根,他觉得分外可爱,那种熟悉的酸胀感又在侵蚀他的内心,迷惑他的神智,一只手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伸到半空,直到桃奴一声叫唤,才打破这暧昧的氛围。

“公主,水来了!”

“哦,就放这吧。”赵妧抬头,拍拍脸颊,若无其事地说。

接下来,便是她照着他的样子,为他清洗伤口,他不怕疼,任由她摆布,待她为他包扎完毕,他便开始为她把脉,她的脉象变得很不寻常,有些急促,而他的脉象想必与之不相上下吧。

“再过几天便是上元灯节,陆侍讲想必会有所行动。”杜仲晏故意寻找话题,平复彼此纷乱的心。

“对哦,上元灯节,青年男女相会,陆徴言定会约见赵嫱,我们的机会来了!”

“他约的不是丽阳公主,而是公主你。”

赵妧一心想着揭穿陆徴言与赵嫱不为人知的关系,却忘了她现在才是与陆徴言有婚约的人,陆徴言再怎么不情愿,也要在外人面前做做样子,约她看灯会。

“啊,他可千万别约我,我宁愿跟一条狗赏灯,也不想跟他走在一起!”赵妧抱头抱怨。

杜仲晏哭笑不得,“他约你也无妨,途中你借故走开,他便会借机去见他心里真正想见的人,届时我们再见机行事。”他早已为她想好万全之策,不会让她失望。

“真的吗?万一他没有去找赵嫱呢?万一他欺负我呢?”陆徴言迫害她的往事已经在她心里留下了阴影。

“请公主放心,有银雀在,可以确保公主周全。”他也会一直陪着她,护她周全。

“哎,为了大计,本公主只好先牺牲一下自己。”赵妧垂头丧气地应下了,模样却颇为滑稽。

杜仲晏笑看着她,眉目含情。

作者有话要说:过了一天的上元节我回来更新啦!(其实是上了一天班……)

今天大家过节了吗?

第22章

皇宫大内前从年前的冬至开始,华阳府就开始搭建山棚,大檩条正对着皇宫的南门宣和楼竖起,宣和楼南是御街,宽约二百步,两边是御廊。御街的中心为中心御道,平时人马不得行走,但冬至起,游人如织,全都聚集在御街上,街边两廊下,有的表演奇术异能,有的表演歌舞百戏,一片连着一片,乐声与人语欢笑声嘈杂喧嚷,十多里外都能听见。

到正月初七,各国的使臣入朝辞别皇帝,再离开华阳城,早早搭好的灯山到了晚上一起点亮,金光闪耀,锦绣流彩辉映其间,作为各国使臣的送别礼。

从灯山到宣和门楼的横大街,大约百余丈远,用棘刺围绕起来,称为“棘盆”,里面设两根长竿,有几十丈高,以五彩缯布装饰,又用纸糊成百戏人物,悬挂在高竿上,随风摆动,宛若飞仙。

景隆帝与民同乐,宣和楼上正中间临时搭了一个宝座,四周垂着黄色的布帘,布帘之外,以黄罗设一个彩棚,侍卫御龙直手执黄盖的掌扇整齐排列着,而两个朵楼之上各挂着一个大灯球,大约方圆一丈有余,里边燃着如椽子般大的蜡烛,布帘内也有乐队奏乐。

坐在景隆帝两侧的是他的嫔御以及公主们,宫女与女官们侍立在侧,时有嬉笑声传到下面的城楼以外。城楼下边有一座枋木垒成的露台,围栏都以五彩锦绣镶裹着,两边并排站立着身穿锦袍,头戴幞头的禁卫军,他们的幞头上都插着御赐的绢花,手执骨朵子①,面对着乐棚,时刻警备。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月满冰轮,人踏春阳。

这日清早,景隆帝便驾临城外的重华宫,这是一座道观,景隆帝信奉道教,每逢初一、十五便会来此拜谒并食素斋,也会在此向随驾的群臣赐宴,直到晚间才摆驾回宫。

而在这一天,皇宫大内的所有人都可以上宣和门外的御街赏灯游玩,金吾不禁,直到第二天凌晨。

不出意外地,陆徴言通过赵嫱,在这一天约见了赵妧与他同游灯会,纵然赵妧心中百般不愿,为了大计,她还是应承了下来。

这是赵妧重生之后,头一回与陆徴言正面接触,她似乎有些忐忑,想着一百种与陆徴言见面之后可能发生的事,若是他对她行为不轨,她该怎么办?她手无缚鸡之力,应该是打不过他的,所以还是把希望都寄托到了银雀的身上。

这一次,她绝不会再赶走银雀了。

月上柳梢头,赵妧穿上一身圆领青衫,头戴小脚幞头,她不穿女装,而打扮成文士的模样,一来行动方便,二来也是一种乐趣。

上元这一天,街上男女颠鸾倒凤,女扮男装,男扮女装者比比皆是,仿佛是华阳城的一种风气,到了夜里,大街小巷都是人,大家聚在一起游戏玩耍。敲锣打鼓,响声震天,火把、蜡烛照亮大地。人人戴着兽面面具,倡优杂技,诡状异形。

赵妧也戴上了青面獠牙的面具,可能是为了应节日气氛,也可能是怕自己见了陆徴言之后控制不住自己害怕的情绪。

“桃奴,杜仲晏呢?”赵妧正要出发,不经意间又想起杜仲晏,隐隐觉得,如果他也在她身边,或许会更加安心。

“杜太医?应该在太医局吧。”桃奴理所当然地答道。

“这个杜仲晏还是老样子,什么都不为所动,可惜了一个上元节。”赵妧低头叹息,好似不大高兴。桃奴发现最近他们公主越来越在意杜太医了,有点不大对劲啊!

“哦对了,这是杜太医让奴婢交给公主的。”桃奴从袖子里取出一个锦囊交给赵妧。

赵妧疑惑地打开了,里面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莫怕,一切有我。

短短六字,足以令她心安,嘴角禁不住飞扬,前进的脚步也变得飞快,原来她想见的不是陆徴言,而是杜仲晏。

*

出了宣和门,御街上人头攒动,百戏艺人争相表演,多数人戴着兽面面具,禁卫军立在街道两旁维持秩序。

陆徴言与赵妧约定在宣和门楼前见面,由于大家都戴着面具,分不清谁是谁,她站在门楼前,原地不动,不久,一个熟悉的身影向她这边缓步走来,他身穿藏青色襕袍,未戴面具,面容略显憔悴,双脚行走时不似从前步履轻快。

是陆徴言,他来了。

因为赵妧戴着面具,他没有一眼发现她,而是先认出了身侧的桃奴,他有了方向,便朝赵妧靠近,彬彬有礼地作揖:“信之见过公主。”

“言哥哥,你总跟我这么客气。”赵妧没有取下面具,好似嗔怪地说。

她从前与陆徴言相会,两人虽已互诉爱慕,交流却始终有些别扭,好像是相敬如宾,她只觉得他知书识礼,现在想来,他根本不愿与她太过亲密。

他倾慕赵嫱,又与青楼女子来往,唯独对她不削一顾,所有甜言蜜语都是逢场作戏,接近她只是为了争权夺利,真是可悲又可笑。

陆徴言但笑不语,片刻后,伸手邀请她上街赏灯。

赵妧见他步履艰难,有意问他:“言哥哥,你的脚伤好些了吗?”

提及伤痛,陆徴言顿时黯然失色,摇头自嘲一笑:“是我不争气,好好一条腿,就这么废了,我……”他忽然看向赵妧,欲言又止。

赵妧对上他的眼睛,他的眼神有些奇怪,像是受伤后求助的眼神,充满悲伤,赵妧险些就要上当了,好在天女散花,一声巨响震醒了她。

她不会再上当了,眼前的人一直在伪装,在欺骗她,他彻彻底底就是个伪君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