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多年以来,成安帝心目中最佳的继位人选一直是太子李琮。
太子的生母乃是中宫谢皇后,外祖乃是世代显贵的陈郡谢氏。而他四皇子李壁的母妃兰氏,不过只是成安帝潜邸时王府的一个小小婢女——在这禁廷之中,出身下贱本就是原罪,再加上无显贵的外戚可以傍身,更是寸步难行。
太子李琮从生下来便被立为东宫储君,真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从小聪慧过人,更是得了成安帝亲自教养,那九龙御座上的成安帝如同天下的千万慈父一样,给予自己儿子非同寻常的骐骥和厚望。
一切四皇子李壁所骐骥的东西,对于太子李琮而言,都那么的轻而易举,唾手可得。
可成安帝忘了,四皇子李壁也是他亲生的龙儿。
从小到大,四皇子虽在学业骑射上不精于太子,可也算勤勤恳恳,从来没犯过大错。他天真的以为,自己这样乖巧讨喜,成安帝便会多看自己一眼。
但事与愿违,在成安帝眼里,太子李琮是这禁廷里唯一的一颗明珠,而他四皇子李壁,却只是一块不值一钱的顽石。
年少时,四皇子也曾为“不得成安帝喜爱”消沉过一段时日,后来,他的生母兰妃因宫中蛊祸之乱被打入冷宫,含恨而终,他才恍然明白——一日不登上那九龙御座,一日便要生死由人,被那中宫谢皇后和东宫太子随心所欲地捏圆搓扁。
他不甘心。
他不甘心,无论自己做出什么成绩,成安帝都视而不见,他不甘心看着太子李琮站在光芒下接受群臣敬仰,而自己永远只能是躲在阴影里籍籍无名的陪衬。
四皇子生性善于察言观色,及其懂得揣摸别人心意。自打兰妃在冷宫逝去之后,四皇子便吃斋念佛,只在成安帝面前尽孝尽忠,朝堂之上不争不抢,看上去毫无野心。
回想起那段不算美好的记忆,四皇子李壁不禁眯了眯眼。
他不动声色,暗中筹谋多年,如今,定是上天也看不过去了,才叫太子受重创,给他这般千载难逢迎头赶上的时机!
……
四皇子面色阴阴沉沉,兀自发了许久的呆。
只见下首的韩烨一身锦袍,神色疏朗,放下手中的茶盏微微笑道,“近日下头新选上来了几十个幕僚,殿下可要亲自看看是否有可堪大用之人?”
四皇子回过神儿来,忙道,“劳烦韩公替本宫做主便是。”
韩烨也并不推辞,一脸温润端方的淡淡神色,“眼下朝堂多庸才当道,却不料,这批选送上来的幕僚中却有几位可成大器之才,诸如曹忍、李牧之流……只需稍加提点,假以时日,必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四皇子闻言,忙拱手笑道,“本宫不求能再得韩公这般的将帅之才,只求那些幕僚在本宫和韩公用人之际想出一二良计,不至于滥竽充数便是。”
韩烨勉强笑了笑,握拳在唇边轻咳了两声,面上浮起几分苍白,“殿下谬赞了。”
韩烨这一咳,听得正堂中众人皆是心头一跳。只见四皇子一脸急色,“韩公可是心疾又犯了?”
韩烨并不言语,自袖中掏出一白色玉瓶,倒出两丸碧色药丸,以茶水送入口中服下,方笑道,“不过是陈年旧疾,叫殿下担忧了。”
四皇子皱眉道,“韩公这心悸的病痛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医治起来自然是比旁的疾病要多费些年月。本宫听闻,那前太医院院首林氏曾医治过此等心疾,如今林氏一族早已归隐山林,不如本宫差人前去叩开山门,为韩公求得良药一二……”
“不必。”韩烨当即打断,脸上笑意不变,“天地本一梦,我自醉春光。”
“万法相互缘起,凡事顺其自然,不必刻意强求。韩某人此生,只求了却身前之事,至于命数长短,皆交由天定便是。”
四皇子听了这话,不禁哑然。
若今日四皇子是第一次见韩烨,听了这白衣银冠的清隽郎君说出这番言语,定以为他是那超然物外,心境澄明的翩翩儒士。
可谁叫四皇子偏偏亲眼见过韩烨一身银甲的锐利模样,还有他那明锐果决、整顿三军的雷霆手段!
面如菩萨,心有阎罗。大抵说的便是这许人也。
作者有话要说:桃子专栏求收藏~
下本写《帐中娇》《总裁与咸鱼小姐》
桃子撒娇打滚求预收~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册子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tibecca、大大大太阳5瓶;烦恼的多肉君4瓶;After a long time 3瓶;贰又叁分之一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4章 花朝(上)
凝园正房,顾熙言懒懒倚坐在锦榻上,纤纤素手捧起茶盏,小小啜饮了一口杯中的明前龙井。
杯中茶汤清亮,芽叶舒展,一口入喉,醇香回甘。
这明前龙井乃是今春头采的新茶,茶树历经霜雪冒出的第一波嫩芽,滋味最是清香醒神。
仲春时节,柳丝吐绿,芳菲斗艳,一片欣欣向荣。与此同时,大地万物阳气升发,人体内肝气日渐旺盛,极易肝气郁结,损伤五内。
顾熙言身边陪嫁来的丫鬟婆子里,有两三个是母亲顾林氏从林家带来的家奴,因受了杏林世家的世代浸染,颇为看重时令养生之道。
故而,前两日,王妈妈特意和厨子交代过一声,叫小厨房里颇为应景地做了些补虚气、祛肝火的吃食,以求五内协调,阴阳平衡。
黄花梨木小方桌上,摆着一例清蒸蟹粉狮子头,一例烫干丝,一例蟹黄小笼,一例油焖春笋,一例百合莲子桃胶羹。
顾熙言每日早起都有些泛酸吃不下东西,经过这小半年的时日,小厨房也渐渐摸清了主母的习惯,每日呈上来的早膳秉承着“少量多样”的原则——每样吃食分量都不多,但胜在色香味俱全,足以叫人食指大动,胃口大开。
那竹编的小蒸笼里盛放着寥寥三只蟹黄小笼,靛玉夹了一只放到顾熙言面前的粉彩碗碟中,劝道,“小姐,空腹饮茶最是伤胃,不如先吃点东西垫垫。”
那小笼包只有婴儿拳头大小,皮薄馅儿多,隔着晶莹剔透的包子皮儿,隐隐能看见里头饱满的蟹膏蟹肉。
顾熙言点点头,夹起蟹黄小笼轻咬了一口。
一口下去,包子的汤汁瞬间在口腔里四溢开来,满是蟹膏的鲜美与丰腴。
顾熙言正吃的开怀,那厢有丫鬟打帘子进来道,“秉主母,侯爷下朝回府了。”
顾熙言闻言,不由得一愣。
以往每日萧让上朝,算上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大抵要耗时将近两个时辰才能下朝回府。今日怎么刚过了一个时辰就散朝回来了?
顾熙言正满心疑惑,那厢男人已经打帘子进来了。
顾熙言见状,忙放下筷子起身上前,亲自解了男人身上的玄色织锦披风递与一旁的下人,拉着男人的大手坐到锦榻上,笑道,“侯爷今日散朝的格外早些。”
萧让接过下人递上来的茶盏,饮了口清茶,“皇上龙体欠安,今日早早便散了朝。”
原来,近日成安帝的风寒病症日渐加重,太医院开了四五次药方,成安帝一连喝了半个月的苦药依旧不见好转。
今日金銮殿早朝,那翰林掌院学士胡文忠胡大人刚出列准备启奏,成安帝竟是捂着心口咳嗽的喘不过气来,无奈只能中途散朝。
顾熙言听了,心中暗想,上一世成安帝便是缠绵病榻,不理朝政,四皇子和太子才会肆无忌惮的大起干戈。可是,上次除夕宫宴上,顾熙言远远望见成安帝,觉得这位真龙天子声如洪钟,步伐稳健,看上去身子还硬朗的很。想来,成安帝这次身染风寒应该只是一场小病小痛,很快便会痊愈。
萧让对成安帝染病一事并不过多赘述,他神色淡淡,扫了眼桌上几碟像是没动过一般的吃食,不禁皱了眉,“夫人早膳竟用的这样少,和那小猫的饭量也差不了多少。这么下去,身子怎么强健的起来?”
顾熙言颇为不好意思道:“妾身今日起得晚了些,故而早膳也用的晚了些,草草吃了一点便觉得有些腹胀了。”
今日萧让一早上朝去了,没了男人在枕边骚扰,顾熙言舒舒坦坦地睡到自然醒,方起身洗漱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