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卿(23)

作者:云依洄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桓温眯着眼,头靠着秦安歌的腿,静静注视着一切,淡淡莞尔。

不多时,从林子深处便走出一人,他衣衫褴褛,头发散乱,其貌不扬,走路姿势也极不协调,似乎腿有些瘸,单手拎着一副□□,后背还背着一个小巧的箭筒,看样子是有备而来。

待走近了,秦安歌才发现,他的左眼,是瞎的,这种瞎不似受伤所致,看样子倒像是天生如此,因此即使是瞎的,倒也并不骇人。

“苏芒来迟了。”他单膝跪地,对着桓温端端正正行礼,并简短说道。

桓温虽然虚弱,说不出话,但看见他,眼中却闪过一丝欣喜。

这个叫苏芒的男人面相丑陋,且不善言辞,他默默背起桓温,未曾对秦安歌说一个字,便抬脚就走。

苏芒健步如飞,犹如竹林野兽一般,在这山间疾行。他虽为说什么,但秦安歌心知桓温伤势耽搁不得,因此努力跟在苏芒身后,一路小跑。

苏芒对此地颇为熟悉,为了节约时间他抄了一条近路,但此路颇为崎岖,在越过一条山涧小溪时,一块晶莹透亮的玉玦从桓温身上滑落下来,掉入溪流下的泥石之中。这玉玦纹饰古朴,色泽翠绿,用一根红丝线穿着,是桓温的贴身之物,秦安歌一眼便认出这个玉件,知道此物对桓温意义重大,不可丢弃,连忙叫到:“等等。”一边说着,一边趟着水去捞那枚玉玦。

“一件死物,莫要耽搁大人伤情。”苏芒回头,粗声粗气骂道。

“这可不是一般之物,这玉玦是大人看得比命还重的东西。”秦安歌捞起玉玦,飞奔过来,嘴里忍不住嘟囔了一句。

苏芒并不理会她,低着头一路将桓温送回桓府。

一番人仰马翻、惊慌失措的混乱后,桓府在夜幕下也渐渐平息了下来,经过当地几位德高望重的名医施救,桓温的伤势终于稳定住了,第二天天蒙蒙亮时,他醒转了过来。

屋内零零落落趴着、跪着一大摊子人,在看见桓温清醒过来时,皆露出了欣喜的笑颜。

“家主,您可终于醒了!”赵无恙第一个冲到桓温面前,像个孩子般靠在他肩头,哭得稀里哗啦。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桓温之于赵无恙,是犹如父母般的存在,是以在知道桓温重伤时,赵无恙顿时觉得天都要塌了,那里还顾得上男儿不男儿了。

接着,齐氏携桓府一干亲眷前来探望,齐氏亲自喂药给桓温喝,又与他说了一番叮咛嘱托,注意身子云云,桓温都一一点头领受,并笑言已经无大碍了,请祖母莫要担心,齐氏这才拉着众人,一步一回头地离去。

桓温喜静,又在伤病之中,一干下人便都退到门外等候召唤,只留下赵无恙一人在桓温身边。

“苏芒人在何处?”桓温问道。

“苏芒?就是被家主回来那位壮士?还在门外候着呢。”赵无恙答道。

“他就是当初在与姜家一战时,那位隐藏在树林后的用箭高手。”

“啊?那他怎会……当时家主不是已经斩杀了么?”赵无恙有些诧异道。

“我见他目光磊落,是个敢作敢当的男儿,有些惜才便放了他。”桓温淡淡道,“没想到,他竟是个知恩图报的,也罢,那就留他在我身边,随我一道回荆州。”

“是,我这就去安排。”赵无恙领命道,转而一想,又觉得不妥,犹豫一番道:“可他,曾是姜府的人啊!”

“无妨,用人如博,若有心要反,早晚会露出马脚的。”桓温话音一转,眸光突然锐利而冷酷,散发着肃杀之气。

“把王婉缨给我押上来。”

☆、夜遇

秦安歌被几名桓府侍卫押解着带到桓温面前时,根本不知发生了什么。明明方才与他同生共死、殊死拼杀一场,怎地一转眼,就如此对她?

她跪在地上,挣扎开两旁侍卫的束缚,仰头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眨着一双晶亮的杏眼,大声喊道:“大人,你这是为何?”

“为何?你难道不知么?”赵无恙站起身,手握着腰间的剑柄忍不住反问。

“我真的不知!”秦安歌白了眼赵无恙,又看见他的手紧紧握着剑,似要拔剑相向,便冷哼道:“若要杀我,也请让我死个明白。”

“好,那我就好好跟你说个明白!”赵无恙剑步走向秦安歌面前,双目死死盯着她的脸,到:“家主此次出行,本是游玩散心,随心而行,因此任何人包括家主自己都不曾知晓路线,可偏偏中途遇见你,又在送你的途中遭人暗算,若不是你事先串通敌方,他们又怎会如此准确知晓家主所在?又怎会知晓家主此番,并未多带护卫?”赵无恙神色冷峻,言辞句句如刀,令秦安歌听得骇然。

“我……我没有。”此时此刻她突然觉得百口莫辩,跳进泥潭之中,怎么都洗不清了。

“还说没有,那你为何中途离开,偏偏那么巧,待你离开不久,家主便遇上了刺客?”

“我不知,我真的不知。”

被赵无恙这么一说,秦安歌自己都觉得,自己嫌疑颇大,可究竟是谁,设计如此狠毒的局,让她往里跳?

此时此刻,她的脑子嗡嗡乱做一团,所有的事情看似□□无缝,却在她看来犹如一团乱麻,理不清头绪。她求助地看向桓温,希望他能给她最后一点信任,然而,桓温靠在床榻只是冷冷看着她,双眼如深潭古水,幽深黯淡。

“我只问你一句,你是怎知,我掉落的那块玉玦,对我意义非凡?”桓温双手撑着斜倾的身子,似乎全身都在发抖,脸色如冰,一字一顿问道。

“我……”秦安歌顿时瘫坐在地。

“王婉缨!”桓温怒急,双眼泛着红丝,大吼道:“你到底是谁?”

“我……我是……”

秦安歌望着桓温,眼中泪水突然无法抑制地流下。

我是你青梅竹马的女子,秦安歌啊!她在心里默念,却无法对他说出半个字。

那张清冷俊逸的脸上,写满了不信。

即是如此,又何必多此一问?秦安歌暗自叹息。

……

桓温遇刺的消息传至荆州,当即一阵轩然大波,为防贼人再次袭击,常忆等人立即带领一拨精干护卫军,马不停蹄的赶来。

入了龙溪镇,浩浩荡荡的军队当即引起一番注目。桓温治军严苛,大明法度,是以他的兵个个循规守则,且体格健硕,散发着昂扬的男子气概,这与当今崇尚的阴柔之美相去甚远,却也别有一番风味,令在场的百姓无比心生赞叹,皆称有这等英姿勃发的好男儿守卫边境,甚是安心。

常忆安顿好将士,便来拜见桓温。为防荆州骚乱,他封锁了桓温受伤的消息,此次带兵出来,也只是对外宣称是剿匪。

桓温认为此举很是妥当,这几日他的伤也将养得差不多了,便开始着手准备回荆州,以稳定局势。他将赵无恙也叫到身旁,当着常忆的面,细细叮嘱了他们返程的事宜。他才刚刚上任荆州,不宜声势过大,搅扰百姓,但也不能悄无声息,令当地的世家小觑,这次正好借着返程的机会,好好扬一扬桓军的名声,是以他对军容仪表颇为注重,要求出发前所有将士沐浴更衣,整顿好军容,再行出发。

常忆和赵无恙各自领命后,正欲离去,常忆却突然想到了什么,转身又返回桓温面前,问道:“现下还有一桩事,不知家主是否有了决断。”

“何事?”桓温心中一紧,隐隐觉得常忆要与他谈论的事,不是什么好事。

“忆听闻家主遇刺,王姑娘有重大嫌疑,现在还被关押在府中,不知家主对她打算如何处置?”

“这……”桓温沉吟一番,眸光渐渐沉了下去。

常忆见桓温面露难色,知道桓温对王婉缨的处置还未下定决心。他看得出来,桓温对此女子甚是怜惜,屡屡为她破例,但身为桓温客卿,就必须处处为桓氏振兴大业着想,王婉缨这个女子,是再也留不得了。

“我倒有一法子,既可保全王姑娘性命,又可得使桓家得益。”常忆禀道。

“哦,说来听听。”桓温眼前为之一亮,饶有兴趣道。

“前段日子我对荆州的基本情形暗中细细研究了一番,才得知,荆州之地虽常年在姜家管控之内,但其中有一世家是连姜家都不敢得罪的,这些年荆楚无甚大事,也是因这一世家鼎力相助,才使得此地兵强马壮,无人敢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