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伟哼了声,开快了脚步。
沈梦吐吐舌头,颠颠的跟了过去,“二哥,你这次期末考试有没有把握第一啊。”
沈伟学习也是不错的,平时在班级也是前三。
“那必须的。”沈伟仰着小脖子。
自从跳级失败,沈伟就塌下来心认真的学习了,成绩日渐稳定。
所以回答的格外有底气。
“那你也要坚持住。”给二哥顺完毛,看着他表情愉悦了,沈梦夜跟着弯弯嘴角。
“我会好好学习的,到时候和你考一个初中,你初中不会还跳级吧。”要是不跳级,他们兄妹俩还能做一年的校友呢。
沈梦顿了下,实话实说,“二哥,你太高看我了,我在小学厉害,到了初中兴许都没法子拔尖了,因为都是各个小学的尖子生啊。”
沈伟一想也是,“那也得好好学习啊,你可和爹娘吹牛考大学呢。”
沈梦点头,考大学这条路是她自己选的,哭着跪着也要走完的。
进了杨家,她们一家四口都在。
沈梦照理收到一波表扬,她在家长这的人气绝对是居高不下的。
“杨婶,我是来和杨大哥借初一的书的,假期也没作业,我就想提前预习一下。这是我五年级的书和记下的笔记,给慧慧用的。”沈梦转身从沈伟手里拿起书和笔记本递给慧慧。
杨婶转身问慧慧大哥,“你初一的书放哪儿了,用不着了吧,赶紧给小梦找出来。”
杨慧大哥翻了会才把书找全,还好她和沈伟两人一起来的,要是她自己,有可能捧不回去。
“谢谢杨大哥。”沈梦看书,就知道杨大哥是个爱书的,都包了书皮,很是整洁。
“可不是给你的,等你开学了还我啊,高二总复习的时候可能会用到。”杨大哥的表情有些不舍。
“看你那小气样。”杨婶笑骂了杨大哥一句。
沈梦点头,“知道了。”
“你报的是铁西一初吧,我也是那个学校毕业的,那里老师比较负责。”随后杨大哥说了些学校的基本情况。
沈梦都牢牢记住了,这都是经验啊。
幸好她早有打算,要骑车上下学,这样就不用中午吃食堂了,也不用领教杨大哥嘴里的猪食了。
沈梦和沈伟抱着书和笔记,和杨家人道谢后就走了。
现在家家都睡得早,她们得有些眼力见。
半路上,沈梦想着刚才杨慧和她说的话,黑丫也要不念了。
其实她之前能念书,还是因为她们一起租书挣了钱,骗她娘杨慧家给出钱上学,她娘贪便宜才同意的。
可那钱也不算多,上学可不光学费、书费,还得买纸笔啊,所以也就两年就没了。
后来就传出多次黑丫她娘不让她念了的话,可结果是黑丫还是一直在念着,这回好像是她自己不想念的,说是学的东西越来越难,她学不懂不想念了。
这年头家长们对上学有些比较两极化的看法,一方面是对学历的重视,谁家娃考上初中、高中,都要念叨的。但另一方面确是轻易的允许孩子们放弃,有些孩子一时学习不怎么样,想不念就不去念了,其实家里并不是没有条件继续供的。
黑丫的情况倒是不在此列,不过像黑丫娘的也不在少数,特别是对闺女念书更是觉得花钱没用。
沈梦挺替黑丫可惜的,不过她也帮不上什么忙,她亲姐说不念就不念了呢。
只不过黑丫今年才十一岁吧,她就是力气大点,估计厂子也不会要的,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
她爹娘够呛舍得花钱让她学门手艺的。
“小妹,初中要学这么多本书啊,能学的完么。”沈伟颠颠手里的书。
“嗯。”沈梦转头看看二哥,“高中更多呢。不过有老师讲呢,只要认真都会学会的。”
“那你要认真点,等我上了初中学不好好问你。”沈伟觉得压力有些大啊。
“我尽量吧。”初中的知识她也是不敢打包票的。“放心,还有苏元呢。”
对,还有苏元这个真学霸呢,有不会的可以去问他。
她俩考上初中不难,沈梦心里盼着她们能再分到一个班级。
这样以后互相谈论问题就方便很多了。
第102章 各种海鲜
沈梦得了书之后就好好放了起来,也没立马就看,她等苏元回来一起学呢。
这趟去大连,来回算装货时间两天也够了。
也就是明天晚上苏元就能回来。
沈梦想到各种海鲜忍不住咽咽口水。
苏元晚上回来的太晚,就没过来,是转天一早来的筒子楼。
那天正是沈伟期末考试的日子。
沈伟正在那抱怨杜勇偏心眼呢,为啥他考试不给炸麻花。
还是被沈母拍了两巴掌才消停,撅着嘴巴子开始喝粥了。
“大元你来了,快点吃饭。”沈母招呼苏元吃饭。
沈梦用眼睛问他,买到了么?
苏元点头,意思是买到了。
沈梦差点高兴的跳起来,加快喝粥速度。
终于把沈爹娘他们靠走了,沈梦抓着苏元急声追问,“买到啥了?”
“都在我屋里呢,好多样呢。”苏元看到沈梦高兴,他也跟着露出笑脸。
沈梦拉着苏元往外跑,“走走走。”
杜丽看着两人“拉拉扯扯”的,无奈的摇摇头。
两人一口气跑到杜老爷子家,“呼呼…让我喘两口气,你…开门。”
真的是合理安排,一点时间都不浪费呢。
苏元无奈的摇摇头,轻拍沈梦后背,给她顺气。
“我好了,好了。你快开门。”沈梦推着苏元开了门。
沈梦直接奔西屋去了,看到炕稍上两个大尼龙袋子。
“哈!这么多!”沈梦窜过去,就开始解袋子。
苏元靠着墙,他和陆哥到大连的事,“我们路上挺顺利的,主要是这路陆哥跑熟了,在哪休息他心里都有数。就是车有点颠,特别是出了沈阳城,路况很差,垫的屁股疼。”
自从陆哥做了司机,他坐过两回车,可这么长途的还是第一次,其实说实话并不那么好受,特别是新鲜劲过去之后。
沈梦一听屁股疼,忍不住就笑,笑的手抖,更解不开袋子了,忍不住回头嗔怪了苏元一眼。
苏元心跳的更快了,“我害怕东西掉出来,缝的很结实,我去拿菜刀。”
苏元让沈梦往边上靠靠,省得菜刀碰到她,刷刷两下把线割开。
沈梦开始往外掏宝贝,“这是鱿鱼还是墨鱼?这是什么海鱼?我天,你买这么多干海带啊,以后凉菜有着落了,哈哈…海虾,我最爱吃虾了。”
沈梦直接剥开虾皮开吃,她也不知道什么品种的海虾,一节一节的,个头也不小,快赶上她巴掌大了,她也不吃独食,“你也吃,好好吃哦,又鲜又有嚼劲。”
有些太干了,稍微有些费牙,但是真好吃啊。
苏元别看去了趟大连,还住了一晚,但真没顾得上怎么吃,接过干虾咬了一口,“味道是不错。”
他就知道小梦喜欢虾,不枉他跑了好几家。
吃了两个过过瘾,沈梦继续掏,紫菜也不少,以后可以煮汤喝。
“鲍鱼干,这大小得有两头吧,真的是极品啊。”沈梦不想最后又给她一回惊喜。
上辈子,沈梦就比较爱吃鲍鱼,但是那时候一般都是养殖的不说,还都是小鲍,七头八头的。
鲍鱼不是按个卖的,都是按头卖的,一般同个品种的鲍鱼一斤有八个,那这叫做八头,如果只有一个,那就叫做一头。
苏元带回来的都是二头三头的,而且这个年代可都是野生的。
“这又是什么?”怎么还来个袋中袋呢。
苏元探头看了下,“这是他们搭给我的,是海虹干。渔民们说是长在石头上的,一片片的,这玩意可多了,最是不值钱,我是大主顾,她们一高兴就把这个送我了。”
“也是好东西。”沈梦颠了颠,得有十来斤,正经能吃好些时候呢。
“那个海参干我没弄到,那个渔村人们不吃那个,说弄到也直接扔了。”苏元问了好几家都没有。
沈梦还真没想到,原来这时候人们居然不怎么认海参啊,“没事,比我预计的多多了,花了多少钱?”
苏元摇头,“真没花多少,我不是弄了不少肥皂么,大部分都是用那个换的。这些海虾我用四块肥皂换的,海带、紫菜更便宜,只用了两块,海鱼是最贵的,因为它肉多,关键时候可以当粮食的,我给了八块钱外加五块肥皂,鱿鱼两块,鲍鱼也两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