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步生莲续写篇+番外(151)

作者:凰九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晚饭前,成玉提着个小包袱回来了,探头探脑的走进元极宫的门,明明是回自己宫里,好像是去别人家做客一样,伸着脑袋在宫中大致走了一遍没瞧见连宋,晓得他还闷在房中,提了一口气,把怀中的小包袱抱稳了,心想还好重霖仙官今日恰好在太晨宫,能接帝君他老人家的瓷窑用一用,把自家夫君哄好了,兴许还能去北海玩一趟。

在一起许多年,四海八荒有趣的地方去过许多,却对北海没有过什么探访。

连宋果然在房中。

成玉没有叫门,轻手轻脚的推门进屋,房中略昏暗,连宋一身白衣靠在床柱上,低头看着一本什么。成玉走过去,发现他手上的是自己做完看的一个话本子,还被他拿倒了。

成玉清了清嗓子。

连宋装模作样的把话本子正过来,强忍着不抬头,想着话也不答,却嘴巴比脑子快的压抑着低声答,“你——你来了。”

成玉稳了稳手上的包袱,蹭到连宋身边探身轻问:“咳咳……三殿下……看、看书呢?”

连宋继续板着,点点头,却发现这种情况下,别说书上的句子看不下去,好像字都不认识了,只好把书又放下,抬起头,却没想到成玉站得太近,差点撞上她的下巴,这么一来,二人鼻尖只差一寸。然后……连宋看着渐暗的光影中成玉近在咫尺的脸,忽然就……消气了。

醋是醋着,没了心中别扭的闷气,连宋心中的无赖品性又上来了,他想逗逗成玉,不知道她会怎么样,故意不抬眼皮闷声说,“不看了。”

成玉讨好的笑笑,凑到他身边靠过来坐下,把手上的包袱抱紧,用肩膀碰了碰连宋,可怜兮兮的道歉:“那个帖子我主动接了是我不好,下午去太晨宫的路上遇着姑姑了,其实她和太子殿下也接了帖子。要说元贞,和姑姑还过一个凡间师徒的名分,所以姑姑和太子殿下也是要去的,但是听说太子殿下接帖子的时候也小小板了一下脸,其实二……北海水君和姑姑不是更没什么,不过一个作废过的婚约,这么一想,你生气我也不怪你。姑姑说就算帖子该接,也该是让你接,我还要摆一个不想去的样子才好顾你的面子,可我光想着去北海玩儿了,这次是我做的不好,你不气了好不好?”

连宋听着成玉絮絮叨叨像个吃不着糖的小孩子一样,心中觉得十分可爱,挑了挑眉,“若要我不气了……”

成玉睁大眼睛期待着追问:“待我如何?咳咳……你,莫要想些乱七八糟的,说些我能做到的。”

这回是连宋往成玉身旁挪了半寸,肩膀把成玉撞得像个小不倒翁:“本君呢,也不是小气的人,只要你能……”

“这个好不好!”

伴着成玉兴奋的声音,她从包袱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青瓷洗笔,上面绘了一双并蒂红莲,被她双手捧着堆在他眼前。

“这是……”连宋呆了。

成玉歪着头把洗笔放在他手里,垂眸吸了吸鼻子,翁声翁气的说:“我记得,以前我给桑籍也烧过一个,不过后来被少辛打碎了,我烧那个的时候,还是你教我的,烧出的第一个没什么样子……那天我陪着小瑶玩儿的时候,在你的书房看见了……”

连宋手指的温度传到洗笔上,像是一捧温软的玉器,他认真看着成玉十分用心的继续解释,“其实少辛打碎那个笔洗的时候,我很难过,还暗暗发过誓再也不烧瓷了,可是我今天想,想再给你烧一个。你瞧啊,这个笔洗,比我之前那个好很多,样子好看,上面的花也好看,其实呢……”

说到这里,成玉抬起头,却见连宋离自己很近很近,浅笑着深情看着自己的模样,其实不大像是一个在赌气的人,如果他没在气了,那自己的决心还要不要表呢?

“其实,如何呢?”

连宋低声轻柔问,又近了半寸,他说话的时候,温暖的气息都洒在成玉的脸上,她忽然发觉,即便在一起着许多年,她还常常跟个小姑娘一样,会被情郎这样迷乱的吐息弄得心跳加速。

成玉吞了一口口水,视死如归般得继续说。

“其实你发现没有,我也比从前好很多呀,那时候的我不够好,也不知道你觉得现在的我够不够好,但是你在我身边,我觉得现在的日子比以前最开心的日子还要好许多倍,朱槿说我要指天誓地的说永永远远只爱你一人才——”

笔洗被放在了床上,沽溜沽溜滚到了床中间,伴随着一句话被埋进一个绵长深情的吻中。

“我爱你,永永远远。”

连宋本想听成玉亲口说些什么,可是看着她,他却情不自禁的更想告诉她自己的爱,这个连让他赌气都没有力气的女子,永远都不会知道,在他连宋心中,没有什么永远会比她在身边的一刻长久。

成玉表衷心的效果很好,次日连宋便让朱槿收拾收拾,说要提前两日去喜宴上,也好陪着成玉游一游北海。

梨响陪着朱槿收拾的时候,发现他给成玉贴身的小包中放了两贴药膏,好奇的问:“这是什么?没见殿下和元君哪个病了啊?”

朱槿嘴角抽筋的解释:“殿下的脖子被什么硌着了,你也知道他有旧伤,许得注意些。”

梨响嘟着嘴巴困惑:“什么东西能硌着殿下的脖子啊,睡觉的枕头不舒服么?”

“不知道!”

“哦……”

番外(四)

长依长伴长相离(上篇)

少女背着个素青包袱,自喧闹的街旁走过,行人商家纷纷侧目,街上的母亲默不作声的捉紧了孩子的手,离他近的几个行人也略略侧步,胆战心惊的给她让出一条路来,霎时间喧闹的街市似被什么锁了声音,但少女似不怎么在意,瞧见卖锅盔的摊子,扔下几个铜板,当着拿着锅铲僵住的老板的面儿自己挑了个热乎的,把锅盔包好,一边啃一边慢悠悠的往城门走,周围忽然改变的气氛她仿佛没有意识到,吃锅盔的时候因为太烫不小心掉出几个馅儿,她还低头看了一会儿露出心疼的表情,无奈摇头接着走。直到少女鹅黄浅衫消失在城门口,街市才又复鼎沸人声,吵吵嚷嚷,其中夹着几句不满。

“怎么没人管管她,又这么跑出来,到时候疯言疯语的吓唬人,官府不捉她么?”

“官府怎么能捉疯子,街尾的白脸婆子不也是疯子,官府也不是不管?只是这姑娘……”

“典正寺的大师不能帮个忙么?”

“什么大师啊,听说就是那个了劫和尚收留他!”

“成天嚷嚷什么能跟花花草草说话怪吓人的,上次我在我家院子里做饭,她就坐在我家墙头告诉我说我做饭的烟熏着门口的竹子了,还说是竹子告诉她的……我家围墙那么高,她是怎么爬上去的……”

“别说了别说了……嘘……她兴许能听见呢……”

但她听不见,绕出城门,少女只是紧了紧身上的包袱,挑了条偏离管道的小路,小巧身影隐入葱郁茂密的山林中。

这山唤作熙山,山下的小城依着山名跟着叫熙城,山将小城三面环住,遍山都是高耸参天的大木,松林杨木白桦齐生,不论冬夏,满山的绿很是惹眼,大约正是因此,熙城中人自祖辈起便觉得此山别有不同,将其奉为护城护人的圣山,有这样一层信仰撑着,熙山上的草木没的外人打扰,自然生得更是繁茂,愈发有了一个灵山的气质。

但熙山并不是一座荒无人烟的茂林,山腰上落着一座古寺,院落小得只容了一个禅房一座正庙和一间容路过客旅暂住的厢房而已,其余的,便是院中的三株古菩提和一口水井。是以熙山上是有一条石板小径通向古庙的,在这有且仅有一条的路上,少女走累了,放下包袱,原地坐下休息,看着手里包着锅盔的已然已经空了的油纸,有些后悔只买了一个。

她抬起头望着被层层树冠隔开的天幕,光矢不放过任何一丝缝隙,笔直又光亮的映进林中,在弥漫着水雾和青草气息的古林中撑起一根根光柱,将林子照得明亮,林中水汽丰沛,在适宜的地方,还能瞧见出的几道轻虹,在满目的绿中揉出几分别样的色彩,瞧着十分惹人喜。

这些光除了映出虹,也会有几点落在她的脸上,摹出她娇俏标致的面庞,在微微沁出汗滴的鼻尖集成闪亮光点,还有盛进她眼底的,澄澈神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