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眼里,阿和就是有钱人,还是不要太过亲近。
也有些人是一脸的阿谀,想要从这一家有钱人弄到一些好处。
阿和也不喜欢。
甚至还有心有恶意,看到这里只有一个女主人,所谓的小主人是个豆丁。
还有一些奴仆,也是女的居多,男的少。
于是灵机一动,想要占点便宜。
还没有进入胡家的大门,就被人踹出来。
被胖揍了一顿,直接送到衙门。
璐江附近的官员,早就知道胡家是上面府衙特意关照的人,自然是判案的时候,铁面无情。
打了那些人一顿板子后,然后把他们充军发配。
胡家人有后台这件事,算是整个村子都知道。
其他人更是不敢招惹阿和,生怕玩耍的时候,磕着碰着,把一家人都送衙门里。
可以说,他们对余颖一家人是敬而远之。
余颖自然知道他们的顾虑,也没有多说什么。
现在的人普遍没有接受什么教育,都是所谓的睁眼瞎。
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什么梦想,也没有未来,只是一种本能让他们繁衍后代。
他们这些人从心里惧怕官府,有什么情况,宁可吃点亏,也不去官府告状。
官府之人,即使是操贱业的捕快,在老百姓眼里,都是无比厉害的,绝对不敢与之对抗。
那么有官府撑腰的余颖家,自然在他们眼里是高高在上。
等后来,他们知道这个大庄子里的主人是认识字,更加是不敢招惹。
读书识字的人,都在平民眼里是诸多高大上。
对于这些格格不入,余颖并没有在意。
这时候的她,还顾不上这些,而是打算在这些时间里,怎么尽快打下自己的地盘?
至于这个小村子的人,慢慢拿下就是。
当然阿和有些委屈,没有适龄的小朋友一起玩,他有些想狄晨。
现在胡家的到来,让阿和感觉家里算是热闹起来。
让小人儿心里高兴。
当然,因为守孝的缘故,余颖不准他大笑。
那么,阿和还是乖乖听话,
其实,在阿一接回来胡家人后,余颖一见,吃了一惊,没有想到胡家的孩子真心不少。
而且,大都是半大小子。
怨不得在边城的时候,活不下去。
因为半大孩子吃穷老子,而且胡家本身就是武将出身,孩子更加是肚子大,要花不少钱财。
对于这些,余颖不太在意,毕竟她有能力养活好他们。
而且孩子多了,好教育,孩子们会相互攀比的,学习有动力。
阿和这个孩子有了亲人,会更好。
大人们不念书,余颖不管,但孩子们那是必须读书的。
虽然她不指望着这些孩子成为大儒,但也绝对不可以被人骂了,还不知道。
在学习的时候,她注意不让孩子们产生厌学,不然就没有劲头学习。
就这样,在余颖的带领下,胡家人都好好地活着。
另外,阿一救的那个人,说起来还是进士,于是就当了这些孩子们的启蒙先生,教他们读书。
这位姓楚的先生,原本被救之后,是想着回自己老家的。
但妻女不同意,她们娘三个吓坏了。
回老家说不定还有人追杀,而且,他们根本就是充军分配,回家更麻烦。
最终,留在余江这里。
还别说,楚先生他很快就感觉这一家人,还是颇有能力的。
唯一让他不怎么满意的是,这一家人竟然是女性说了算,这位胡家女反而是家里的当家人。
而他的救命恩人,只是小弟的命。
可其他人并没有在意这个问题,甚至阿一自愿听话。
再加上南方的女子出来挣钱的人不少,所以楚先生就无话可说。
等到后来,他才知道这位胡家女好生厉害,视文认字不说,而且天文地理上也有一定的造诣。
这里的村子,原本就是一个小渔村。
那些渔民每一次出海的时候,都是拿命出外打鱼,因为海上的天气有可能多变。
后来等到阿一回来后,余颖就每天派阿一,告诉渔民们天气怎么样。
还别说,这种举动让渔民们少了不少伤亡。
时间久了,整个村子里的日子一天天过的好起来。
那些原本渔民对余颖一家人是敬畏,现在则是从心里佩服,再看到余颖一家人更加是无比的恭敬。
因为对他们来说,能预告天气的变化,真的是太好。
后来,他们发现,连村里的人要是生病,也有郎中可医治。
因为胡家请着专门的人。
这对村里人来说,真的是太好了。
时间久了,村里渐渐对胡家那真的是有好感。
后来胡家又给他们找到收购鱼类的地方,比之前要能挣很多钱。
那么,在村里人眼里,胡家简直就是上天来拯救他们的。
一直旁观的楚先生,对余颖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当然,他心里所看重的是,那种对天气的预报很准这件事。
好想学学,但没有机会说,于是他长吁短叹。
最终还是他的女儿知道,就跑来问余颖是怎么看天气的?
“......”
余颖没有马上回答,而且看了一下这个小娘子,才十岁的光景,现在涨红了脸,揪住自己的衣袖。
显然很紧张,小脸努力笑着。
于是她笑着说:“这需要人们的仔细观察,每一次天气变化的时候,在大的变化没有发生前,还是有些小的变化,比如说:水汽增加。”
......
说了一箩筐的话后,余颖停下,看着皱着眉,努力想要记下的小娘子。
“这些情况很多,需要细心观察,当然这个也是要看个人的天赋,有人就是看不出来。”
“啊!”
小娘子有些失望,她还以为很容易的,现在才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学会的。
余颖刚才的话,说了一大堆。
她没有记住,太多了,好想拿笔记下来,但写字的速度跟不上。
不过她还是记下来一部分,打算拿给自己的父亲。
“好了,现在没有记住不要紧,因为你们以后上课的时候,会讲到这一部分。”
“真的?”
余颖点头,小娘子很高兴,就欢欢快快地走人。
等到小娘子走后,旦旦冒出来说:“你是在教她吗?”
“是啊,有些东西有人愿意学,我很高兴。”
余颖喝了一口水,淡淡地说。
“其实,人类之所以进步,就是他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汲取前人的知识,最终量变引起质变。”
“只有更多的人掌握新的知识,人类才会进步。”
“嗯,也是,一味藏着掖着,只会在原地踏步,其实人类一直都是在垂死挣扎中,宜居星球有可能两极颠倒,有可能被小行星击中,诸多危险就可能把人类扼杀掉。”
“是啊,旦旦看得很明白,我现在感觉知道得越多,越是知道敬畏生命。”
“所以,你才会愿意传播知识。”
“嗯。”
而楚先生自然不知道余颖和旦旦之间的谈话,他听到一个好消息,女儿告诉他,那位竟然打算在课堂上讲述。
他后来找机会跟读,不得不承认有些进步。
可惜,他的五感只是普通人的水准,但有了学习之后,比之前摸索,少走不少弯路。
后来的时候,楚先生能感觉出来胡家在村里的地位,那是一天天高起来。
原本还打算算计胡家的人,彻底没有了底气。
因为村里有见识的人也知道,外面有人才有钱挣。
而他们现在唯一能和外面联系上就只有胡家,那么他们自然不会得罪胡家。
后来,村里的人跟着余颖开始建设这个地方。
余颖在一来的时候,没有大刀阔斧地做,就是因为,她在本地属于外来户。
没有一定的信誉,没有什么好处,谁愿意听话?
那么有了好处,有了信誉,村里人就会一点点靠过来。
只要是人想要过好日子,自然不会委屈自己。
就这样,过去了十年。
这段时间里,乱象已起。
首先原本这个皇朝就已经就出现很多弊端,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爆发出来。
但随着廖家女的自焚而亡,让很多有识之士纷纷齿冷。
一国之君竟然如此对待有功之臣,那么是不是有一天他们的价值被榨取干净,到了那个时候,也是毫不犹豫地被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