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上回被君凰吓那一回,之后去摄政王府传的圣旨,刘公公一应打发底下人去。
一众传旨的内侍离开后,君黛便激动的上前拉着周茯苓的手,眼眶泛红,“女儿,你终于回到母亲身边了。”
那双温暖的手掌握着她的手时,周茯苓有些晃神,有种仿若做梦一般的错觉。前些时日她还是京博侯府中的婢女,转眼便成了大小姐。有宠爱她的父母,有时时关心照顾她的哥哥。
放在从前她想都不敢想。
即便如今圣旨下,她已是名正言顺的周茯苓,她却不敢这般坦然的去接受。不断在心里告诫自己,时刻谨守本心,不贪恋不推拒,做到得之珍重,失之无悲。
“多谢……母亲。”
听她唤母亲,君黛的眼泪便再也止不住,直接抱着她,“女儿,娘的乖女儿,你受苦了。”
近旁的周予夫和周子御看着她们这般神情也极是动容,周子御还好些,周予夫却是连眼角都有了泪痕。
“好了母亲,如今妹妹回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便莫要哭了,且先领着妹妹去祠堂祭拜,不日办个大宴,将妹妹正式介绍给众人。”
“去祠堂祭拜之事许得晚些,昨日皇上着人送来旨意,让你父亲去迎禾术使臣。”
君黛说着,便有几分歉疚的看向周茯苓,“女儿,此事……”
“母亲不必介怀,父亲奉的是皇命,正事要紧。”
“父亲”二字成功让周予夫愣了好一瞬,半晌才反应过来,“你……茯苓,你肯认为父了?不不不,你能认……不是,你能原谅……也不是,你能唤为父一声父亲,为父便是死也无憾了。”
素来沉稳的人连说话都不顺畅,足可见周予夫的激动。
“都是为父无用啊!害得你……”
周茯苓神情不刻意讨好也不刻意疏离的打断他,“父亲切莫如此说,若非有父亲母亲,女儿也不会来到这世上,是父亲母亲赋予女儿生命,如此大恩已胜过世间许多事,更莫要说女儿这条命还是母亲早年前救下,说来你们是给了女儿两次生命,女儿心生感激。”
三人听着她这一番话,心中五味杂陈。
周予夫与君黛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淡淡的苦涩。
周子御亦多打量周茯苓两眼,他这个妹妹的心思太过通透,知本分懂进退说来原是好事,然用在他们身上便显得生疏了。
她终究还未打从心底里接受他们。
“女儿……”君黛动动唇,却不知该说什么,女儿能迈开第一步认下他们已是个好的开始,她不能太贪心了。
然听到女儿这般略带疏离的话语后,她心底还是会泛着点点的疼。
周子御沉默一瞬便转开话题,“说起这禾术使臣,母亲,千流云不是说让景渊亲自于城门相迎?这个差事怎又落到父亲身上?”
听到千流云的名字,周茯苓心下微诧。
禾术使臣?他是禾术国人?
周茯苓没想到这般快便能再度听到他的名,忽觉藏在衣襟里那块白玉佩好似发着烫一般,让她的心脏也隐隐不安稳起来。
君黛无奈一叹,“景渊的脾性你还不知?他本就对皇上还有心结,皇上越是压着他,他便反抗得越厉害。”
说着看向周茯苓,“不过茯苓,据闻你早前救过流云,此事母亲还未来得及细致问你。”
一直垂眸的周茯苓闻言猛地一惊,骤然抬头看向君黛,“我……我……”
------题外话------
*
已修
二更晚九点
第155章 千流云到,京博侯迎(二更)
周茯苓以为是她救下千流云的事已传出去,不说她无故救下一个身受重伤之人会否得罪什么人,那时房中仅有她一人,坏了她的名声不打紧,倘若因此让京博侯府丢了颜面,她必是万死难辞其咎。
是以才会这般紧张。
君黛看到她紧张中又带着少许焦急与恐惧的模样,心疼而无奈,“莫要紧张,此事流云已与我提过,我知晓事情来龙去脉,不会责怪于你。”
周茯苓一愣。
君黛继续解释:“我与流云的母亲乃是闺中密友,这些年偶尔也会有些书信往来,流云此前去驿馆见过我一面,便是那时将此事告知于我。说来昨日回君都,流云还与我们结伴而行,只是你一直在马车中故而未曾得见。”
昨日与他们一道入城?周茯苓一想,之前的路途中半道休憩时她都会下马车,昨日因着赶了许久的路有些困倦,便一直未下过马车,若她当时下去,岂不是就见着了……
如此一想,周茯苓竟有些后悔。
她知道这般想法是不对的,但她长这般大还从未见过如此俊逸温润的男子,他一袭白衣如谪仙临世,看似凶狠实则温柔,不然也不会因着她的举手之劳便以那般贵重的玉佩相赠,并允下一个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