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静月又道:“不过茶园虽是二叔管着,但是我有个建议,咱们沈家产业的账目要好好理一遍,不能放任不管。”
沈太公点头:“这个是自然,要好好梳理一遍。这事这几月我正在派人做。”
旁边的沈二公,也就是沈太公的族弟。他赞同道:“如今沈家家大业大,开销靡费巨大,若是不好好管管,将来再出一个周管事那就完了。”
旁边的几位族公也纷纷点头。人生在世需要吃喝拉撒,这些都要“钱”之一字。沈家经过百年,分支开始多了起来,摊子大了,开销重了。沈家茶行生意好不好那可是关系到了他们未来子孙的生计。
所以沈静月这么提议,深的沈家其他各支各房的心意。他们早就想了解沈家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只是苦于家规不允许罢了。
沈静月见众长辈都赞同,微微一笑继续道:“我只说了其一,还有其二。这查账呢年年查,但是年年都有人暗中撬墙角,偷我们沈家的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查账治标不治本。”
众位长辈一听,顿时若有所悟。
其中一位十分苍老瘦削的老者开口问:“那大姑娘你怎么想的,说一说。”
沈静月认出他来,是沈家德高望重的太叔公。他辈分比沈太公还高,只是因为不是嫡房。不过沈太公一直很尊重他。
沈静月恭敬道:“太叔公有问,孙女不敢藏私。孙女是想,规矩是人定的,当初祖宗定产业只能由大房接手,这个是为了防止我们沈家产业被子孙分得七零八落的,辜负了祖宗打拼下来的产业。这条我觉得挺对的,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会去改变,但是如果一切都握在大房手中,不管盈亏多少,都是大房说的算,变成了监守自盗。就算大房公正但却无法服众,长此以往,沈家人就会互相猜忌,互相攻击。”
此话一出,座上的几位长辈们都纷纷点头。这个问题困扰了他们很久了。
沈静月继续道:“我们可以学别人家的,组个专门的账房管事,管事底下几个账房先生。账房由各支长老管着,只有监察权,大事还是大房决定,这样既不用违背祖宗家法,也可以监督底下的人轻易不敢乱做手脚偷我们沈家的产业。”
提议一出,各房长辈们都纷纷赞许点头。
沈太公缓缓道:“那这么说银钱都要在各房眼皮子底下过一遍,那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沈太叔公沙哑着嗓子:“江山代有才人出。我看大姑娘这主意很好。免得沈家再出一个周管事,王管事……这家大业大,人心不好管。沈家其他房的子孙们也不要做米虫,能者就上。不能做生意的,要么就去读书,要么就是耕田做个田家翁也不错。”
“就是就是!这法子好!”
“就是啊,有的子侄也不会读书,也不会做生意,整日无所事事,就去农庄种地也免得在家里天天生事。”
“大姑娘真是兰心蕙质,这是为了沈家着想啊。难得难得。”
“……”
慈和堂上都是一片赞扬声。沈静月俏生生立在当中,面上笑容淡淡。
她不想和沈家人争财产,但是也不想自己辛苦的成果做了别人的嫁衣裳。只有银钱公开,大家一起争她才有胜算。
终于沈太公和沈家的长辈们都同意了沈静月的提议——设立一个专门的账房,进出银钱大家都要过一下眼,有疑问的提出来再去复查。趁此时机,沈静月将袁掌柜查到的十家沈家茶行的账目亏空抛了出去。
除了沈太公外,其余人一片哗然。他们都不知道原来茶行亏空这么多,这可不是小数目,因为京城眼皮底下都这样被人亏空了,那别的地方呢?茶园呢?农庄呢?米铺茶铺呢……
他们强烈要求立刻彻查之前到底是谁在管,谁在过这些银子,消失的银子到底到了谁的手上。沈太公一片焦头烂额。
……
二房书房中,沈诚狠狠砸了手中的茶盏。王氏听到声响赶紧过来瞧瞧。
她见沈诚脸色沉沉,赶紧问:“老爷到底是怎么了?”
沈诚骂道:“母鸡司晨,天下大乱!这个大姑娘太不像话了!简直是……简直是……妖孽!”
王氏从没有听过沈诚这么不客气骂着沈静月。她赶紧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好好的吗?大姑娘也没做什么事啊。她还把家中中馈给了我们,这不是很好吗?”
“你懂个屁!”沈诚骂道,“她就是故意害我们的!家中中馈能有几个银子?你管到现在才拿了多少好处?每天还忙得看不见人影。这是是赚的吗?她倒好,中馈给了我们,自己跑去管茶行,她有抽水的!那抽水随便都比中馈高好吗?”
王氏听了顿时傻眼:“你的意思是,大姑娘要和我们分家产?不是吧?她没提过啊。”
沈诚骂道:“说你头发长见识短,你还不服气。我说的是分家产吗?这大姑娘分明就是……就是……”
他骂了老半天都想不出合适的形容词。他那脑袋瓜子实在是跟不上沈静月的思路。家中中馈给了二房,他当时以为她走投无路,只能这样来对抗姚氏。
可是一转头沈静月就去拿了茶行的管事权,扭亏为盈,一下子盘活了茶行。
++++++++++++++
昨天少了一千多字,今天补上,么么哒!请大家多多评论,多多投花花,鼓励下本文。谢谢啦!
最近国庆节大家都在玩,我还在苦逼码字,这种字数对我这种渣手速的人来说真的很挑战,很痛苦,但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宅斗,格局大点,侧重权谋和人心,希望给大家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和观点,么么哒各位!
第二百零二章 大女子的格局(2)
盘活茶行后,他感觉沈静月就像是开了挂一样,谁都不能阻止她了。沈太君那个老太婆你她放在眼里吗?沈太公恨不得把她当成救星。
现在他辛辛苦苦去争茶园,原本十拿九稳,沈静月突然又提出账房单独分出来让各房监管。这意味着什么?这简直就是卡在他脖子上的一条锁链!
他就算管了茶园又能怎么样?做假账分分钟被人查出来,那几房早就看沈家嫡系一支不顺眼了,他做假账偷银子就等于找死。从中拿好处吧?上下都盯着呢,他怎么拿?
自己拿了茶园管事权又能怎么样?茶园的秋季又到了,太阳那么晒,他就算去茶园看着都能晒脱一层皮!就算给点辛苦钱,值得他沈家二老爷前去当监工吗?
这沈静月事事都算在他的前头!有种他怎么蹦跳都跳不出她巴掌的感觉。
这个格局,这个心胸,这个智谋……沈静月才十四岁不到吧?竟然这么厉害。要不是沈静月还是沈静月那张脸,他简直怀疑有人换了。
沈诚气得胸脯不停起伏。王氏见他这么生气,不得不劝道:“老爷,算了吧。这大姑娘有本事的人,你和她争没用的。你看她背后还有长公主,郡主,外面交友的都是珍宝斋白东家那种人物,人家随便给她出个主意就够她用的了。你和人家争,争不过的啊。”
沈诚听了一下子跳了起来。他最恨就是人家说他才能不够。说他不如沈太公就算了,毕竟那个是他爹。老子比儿子厉害那是天经地义,但是说他不如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他怎么能咽下这口气?
他骂道:“你个婆娘给我滚得远远地。不懂就不要乱说。我不和她争能好吗?将来这个沈家的产业还是在大哥手里。大哥整天诗词歌赋,不管事,他能败掉整个沈家。你……你不懂!滚滚滚!”
王氏被他骂得灰头灰脸。她发现最近沈诚明显变了,以前闷不做声,最近这几个月就和吃了炮仗一样,一点就炸。
她哼了一声转身走了。沈府事多,她可没空管他。
沈诚等王氏走了,还在生闷气。良久,他冷笑:“一个黄毛丫头,再厉害也只是个女人。我就不信……”
……
面对沈家产业的变化,多的是叫好的,还有的是自危的,还有的是忧心忡忡的。总之都不一样的心情。
沈青倒是看得开,本来沈家产业和他没份,现在沈太公给了沈诚茶园,为了公平给了他管农庄。
沈家的农庄也不少,不过事情自然没有茶园事多。沈青又是个爱交际的,每年两季下农庄随便巡查下又能游山玩水又能体会当大爷的好处,乐呵呵的。